有效处理教材具体如何操作
所谓教材处理,就是教学中的“课文处理”,即技巧地高效地利用课文,充分地角度精致地运用课文中的教学资源。那么,有效处理教材具体如何操作呢?下文详细为您介绍。
1.抓住教材的一条主线
教材一般都有其主要的线索,包括整个学科、每一册、到每一单元,以突出学科的性质与功能。我们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程标准“内容与要求”为依据,按照“抓住主线、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安排有序”的指导思路,有效处理教材的具体内容。教材主线的精神所体现的其实是一门学科的基本理念,如地理学科的主线是“人地关系——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教材就包含了这个精神;物理学科主张“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教材也体现了这种思想。各门学科的理念在新课程标准中都作了一定的阐述,同时隐含在教材的内容之中,我们应该以此来作为处理教材的指导思想。
抓住主线处理教材的目标要求,是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得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方法,智力与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所以,遵循教材主线的精神,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与提炼,要能够“线索清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帮助学生在其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学得和习得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内容,也达到一定的要求,使教材处理实现有效性。
按照这一要求体现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建议将教材线索、教学过程联系制成一个课堂的“流程图”或“流程表”,包括主题流、教学流、学习流和各相关的目标要求,横向沟通,纵向衔接,形成系统。
2.结合实际的选择与调整
我们的另一个意见是,世界上没有一份教材是绝对“普适性”的、任何学校和教师拿到就可以照本宣讲了。所以教材不是“圣经”,不是不可改变的“法本”,而应该联系实际对教材作合适的选择与调整,以适应不同学校的实际和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这才算是有效处理了教材。
学校与学生的差异是对教材作选择、调整的首要依据。我们注意到有学校在拿到新教材后,先让学生分析、评价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分别是属于“不学也已经知道了”、“教师稍加点拨就能够知道”、“希望教师作讲解”、“感到很费解”等几项中的何种,作判断解答。该校生源良好,选择前两项的比例已很高,教师对教材就必须作相应的选择和调整。当然,更多的学校没有这样的生源,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简单地照用教材的所有内容及其安排,而同样应该在了解学生基础上作适当的选择和调整。
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是对教材调整的依据之一。一般教材中知识点的编排序列有学科本身的规律,由远而近,由古而今。但学生是生活在现今社会中,感受最亲切的是其生活中经验过或经验中的知识,所以同样可以考虑作一定的调整。如信息技术运用于地理学习的教材内容,是按照技术发明的时间序排:航空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但中学生接触多、与学科联系密切的首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教材处理就需要作调整,由(GIS)切入,教学比较容易成功,这样的教材处理就体现了有效性。
3.联系学生补充鲜活的内容
除了调整以外,我们主张还要针对学生的生活经验,选取一些学生能了解的社会知识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的思想方法;并主张要正确处理知识的“预设性”和“生成性”关系,教学内容注意体现鲜活和生动。这里有两个因素需要考虑:对资料的更新,学生预习环节的利用。
教材编写时有关资料因偏早,不免有陈旧处,所以教材中的不少数据是需要更新,甚至延长的。还有的是,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同样课题下的新成果、新资源出现,就有必要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替代教材中旧的素材,补充更为鲜活生动的学习内容。
学生预习所获也是值得在教学中补充的资源。学校课程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等鼓励学生丰富学习经历,学生由此的收获,教学中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可作为让学生交流讨论的内容,是预设的教材中所缺乏的。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就会注意利用好这个材料,来活化现成的教材,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
教师需要利用自己的经验,通过最新读物、网络资源、专业年报年鉴和其他渠道来补充教材的这些不足,如对音乐艺术教材就可以补充多种现代舞蹈等表演艺术方面的新内容,给课堂教学内容注入一股活水。
最新文章NEWS
- • 如何才能顺利出书?
- • 出版教材还需要申请书号吗
- • 可以自己出书给学生当教材吗
- • 如何出版一本教科书
- • 自己出版一本教材需要多少钱
- • 编写教材的稿费一般是多少
- • 出版教材直接找印刷厂行吗
- • 自己写的教材想出版怎么办
- • 教材如何编写?
- • 图书馆管理工作专业评高级职称时需要发布著作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