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嗪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川芎嗪作为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脑血流和活血化燎的药物,用于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变,疗效肯定。本研究应用川芎嗪针治疗脑出血,并与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8月-2006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10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r证实为脑出血,均为首次发病或既往卒中不影响本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者,病程≥1周,排除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异常、血流动力学低秸状态、有长期饮酒史及脑茄、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1) 川芎嗪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8 -75岁,平均(62.3 ±8.1)岁;病灶位于基底节区23例,额叶7例,颜叶10例,枕叶5例,脑子3例,小脑2例;出血量4 -30时,平均(16.8 ±3.6)ml;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为(18.54 ± 12. 35) 。 (2)对照组: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39 -74岁,平均(62.5士7.8)岁;病灶位于基底节区26例,额叶6例,颓叶9例,枕叶4例,脑干2例,小脑3例;出血量3 -28.5时,平均(16.5±3.4)ml;ADL总分为(19.65 ±11.46)。两组患者以上情 况均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人院后予以常规控制血压及颅内压,防治感染,防止应激性溃荡,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治疗;)11穹嚓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穹嚓针80mg稀释于生理盐水250ml后静脉滴注,1次/d,共2周。 在给药前和治疗后2周,检测所有患者的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1.3疗效评定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4周分别进行欧洲脑卒中评分(ESS)。通过增分率判断疗效,增分率=(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100-治疗前评分) x100%。基本痊愈:增分率86% -100%;显着进步:增分率 46% -859岛;进步:增分率16% -45%;无效:增分率16%。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统it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检验。
2结果
2. 1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周ESS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2.3小良反应川弓嗦组2倒出现轻度胃部小洁,减慢滴 速后消失,余未见不良反应。
3讨论
脑出血后,除血肿本身的占位性损害外,尚有周围脑组
织血液循环障碍,有学者用50ul微气囊充胀模型研究单独占位效应引起的缺血性改变,发现远隔区的缺血性损害明显少于注入同等血量的脑出血模型。脑出血引起的神经细胞和轴突的急性坏死是不可逆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的主要原因是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缺血半暗带内神经元的病理改变在一定时间内是可逆的,在此时间窗内采取适当的干预性措施,可使受损组织恢复功能。血肿周围存在缺血"半暗带",脑实质微循环受压或血肿释放代谢产物引起血管收缩所致。自由基清除剂或具有清除自由基作用的药物,有望成为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治疗脑出血的重要措施。中药川茸具有行气活血、止痛、温通血脉之功效。币。为川茸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毗嚓类生物碱。通过实验发现咽。及其代谢产物均具有很强的捏自由基清除作用,在细胞水平上保护脑细胞,加速神经功能恢复。现代医学表明。具有解症,降低血管阻力,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抗血小板凝集,ea2+拮抗,抗纤维化等作用。相关研究还证实tMP含数十种化学成分,能抑制血小板的激活,升高血栓素Az水平,抑制血细胞在缺血区的浸润和教附。
脑出血继发出血限制了普遍活血化痕药的应用。关于脑出血继续出血发生时间的问题,目前尚无一致意见,有研究认为多发生在6h以内,也有研究认为发生在24h以内。国内猪氏通过50例尸检显示90%发生在1周以内。因此我们选择在脑出血后1周应用川穹嚓是安全的,未出现再出血及血肿增大。
根据"血有蓄而结者,宜破之逐之"的中医基本理论,国内已有应用活血化痕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报道。中医认为离经之血便是痕血,脑出血患者血壳于脑,亦属"离经之血",是颅内痕血。实验室检查也有血痕证的依据。
本文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NEWS
- • 高职生道德信仰调查 本文版权由期刊吧所有
- •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问题
- • 医学论文投稿秘籍
- • 医学论文写作的程序介绍
- • 医学论文摘要的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叙述医学研究论文标引用词的选择
- • 医学论文写作五大妙招
- • 如何进行儿科临床科学研究选题
- • 医学论文写作的流程
- • 医学论文统计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总结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