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医学论文,主要阐述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及临床价值分析,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的甲状腺癌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又因其逐年上升的发病率趋势,而越来越引起医学界的重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88年规定,肿瘤结节直径≤1.0 cm的甲状腺癌称为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 microcarcinoma,TMC)[1]。甲状腺所有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其所占比例可达到甲状腺恶性肿瘤的75%[2],近年来发现并命名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病灶中最大直径≤1 cm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3]。
新科技的应用,对于医学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先进医疗器械的开发应用,给医学临床诊疗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医学临床实践中,高新仪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仪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这使得甲状腺恶性肿瘤在常规体检中的漏诊率大大降低,特别是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检出效果最为明显,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原则中有重要意义。而如何与甲状腺良性肿瘤及其他恶性肿瘤相鉴别,则成为了超声医务工作人员的难题。本文将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超声诊断特点及其临床使用价值和意义概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2010年本院手术且病理诊断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患者48例,患者年龄在31~63岁(平均42岁),男女比例1∶1.7。其中经确诊的直径≤1 mm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4例,男性5例,女性9例,男女性别比1∶1.8。体检检出者11例;触及甲状腺包块者2例,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同时检出其合并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其他类型者达35例其中包括甲状腺腺瘤。
1.2 使用仪器
美国GE Voluson 730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仪,频率为7~12 MHz,高频探头SP6—12。
1.3 检查方法
患者所采取的体位:去枕平卧,头轻微后仰位以便充分暴露颈部;常规扫查患者甲状腺各叶及峡部,观察内容包括触及其大小、形状,有无结节及结节的数目、部位及结节的质地、形态、是否具有包膜、其界限是否清楚、结节内部回声情况及结节及其周边的血运如何,并记录二维及彩色多普勒指标。
1.4 超声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为[4—5],边缘:光整或毛糙(小毛刺状突起)。形态:规则(呈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失去正常形态)。结节纵横比:指结节前后径与横径之比。内部回声情况:包括低回声、等回声、稍强回声及混合回声四种;结节内部回声的分类是相对于甲状腺周围正常组织而言的。结节内钙化灶:根据结节内钙化灶的大小,分为轮状钙化灶(环形的钙化灶,常位于结节的边缘)、点状微小钙化灶(直径≤0.2 cm)和斑块样钙化灶(直径>0.2 cm)。颈部淋巴结肿大:当淋巴结检查发现其形态发生不规则、纵横比改变且比值≥1、淋巴结内皮、髓质比发生异常时,可诊断为淋巴结肿大;结节内的血运:Rago等根据血流情况将血流分为3种类型[6]:Ⅰ型,无血流;Ⅱ型,内部无或有少许血流信号,但周边可探及较丰富的血流信号;Ⅲ型,结节周边无或少有血流信号而内部血流丰富。
1.5 观查指标
(1)记录结节相关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如边缘、边界、声晕、被膜、内部回声强度、含液性成分或呈筛网状、砂砾样钙化。(2)记录结节的彩色多普勒特征:记录血流状态并依据文献提供的方法进行分类记录。
1.6 统计方法及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系统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
2 结果
根据诊断显示甲状腺腺瘤患者共34例,其超声征象显示声晕者23例,无声晕者11例;患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14例,其中单发11例(包括左侧叶3例、右侧叶7例和峡部1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患者3例;彩色多普勒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高达87.9%。其中经彩色多普勒诊断假阳性者1例,正确诊断应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另外误诊1例,正确的病理诊断应为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腺瘤超声特征详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仪因具有的图像清晰、分辨率高、血流显示灵敏等优越之处,已日益成为甲状腺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技术及高频超声探头的临床应用,使得直径≤1 cm的微小甲状腺癌的特征图像改变得以清楚地显示出来,已成为临床医师值得信赖的诊断手段[7]。
本研究分析了PTMC的各种二维声像图特征,并深入分析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并探讨其对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诊断价值。
3.1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病理特点及病理改变
肿瘤一般呈实性,肿瘤切面常灰白,中心部分可见纤维化改变,较大者还可发生囊性变,直径≤1.0 cm的肿瘤其结节内部可完全为实性结构。部分乳头状癌还可见到沙粒体。临床特点及改变:肿瘤直径≤1.0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其最主要的表现为甲状腺结节,一部分患者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
3.2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超声影像特征
PTMC的灰阶声像特点,(1)肿瘤发生的数目:Belfiore等的研究发现,肿瘤结节,单发与多发性患者发生癌变的可能性并无显着性的差异[8]。而Jun等的研究结果则发现48%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可发生多发结节的改变。(2)肿瘤的形态特点:肿瘤的前后径与横径之比≥1是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高特异指标。(3)肿瘤边界和包膜:肿瘤大部分无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肿瘤边界一般模糊不整,甚至毛刺状。这种特征是其具有恶性侵袭性生物学行为特征的重要超声特点和依据。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的程度决定其边界是否清晰,但直径≤1.0 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比较特殊,其边界可清晰也可模糊。由于甲状腺癌呈浸润性生长,其肿瘤病灶的生长方式决定了其必然累及到周围组织,因此其边缘呈不规则毛刺状的特征。(4)内部回声:PTMC大多表现为实性低回声的特征。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的内部回声是否均匀,各方所持意见说法不一,如Drozd等认为84%的恶性结节回声不均,Ohmori等也指出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回声不均匀;而Yuan等研究报道指出61%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为均匀的低回声。(5)周边回声特征:PTMC的周边回声特征基本一致于典型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表现为形态不规整,边界欠清晰,病灶周围多无声晕。排除一部分微小癌,其主要表现为规则的形态和清晰的边界。良性结节的特点则多表现为规则声晕。(6)后方回声:特别地对于PTMC,此特征有时并不明显。一般恶性肿瘤的后方回声通常会表现为衰减或消失。(7)微钙化:超声结果显示的甲状腺结节钙化特点对于诊断甲状腺癌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PTMC结节内钙化主要可分为粗钙化(>1 mm)和微钙化(≤1 mm),而PTMC钙化的发生率要高于直径≥1 cm的乳头状临床癌的发生率,特别是反映病理中的砂粒体的存在所提示的微小钙化,这种情况基本可以高度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8)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查:检查时需特别重视对颈部淋巴结及甲状腺周围的检查。因为以往的研究发现,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可高达20%~50%,而微转移率可高达90%。
本资料显示的约占29.2%的病例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大多无任何自觉症状,且绝大多数发现于常规体检中,肿块大小大多在0.4~0.9 cm,且由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多表现单发性结节,其超声图像特点与甲状腺腺瘤很难区分清楚。本研究结果提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多为实质性不均匀的低回声肿块(56.6%),其内部可簇状或散在分布强回声光点(63.9%),镜下观察可见砂粒体,此种超声影像特点则高度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结果。以往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微小钙化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其特异度可高达96.6%,由此可见,微小钙化是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最有意义的依据之一。本资料病例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者发现,微小钙化的特异度也高达94.4%,与文献报道趋势一致。
砂粒体:通常呈圆形或同心圆层状分布,其直径为10~100 μm的钙化灶,其形成系由于组织发生供血不足后导致的组织退行性变,伴有坏死后钙盐沉积所致,可成簇或散在分布,也可融合成团。
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影像结果显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结节内部的血管分布丰富且杂乱,即使于小结节的内部亦可见到粗大的血管及其分支,这些血管主要由肿块周边向中心穿行;而且笔者发现即使腺瘤内血管亦丰富,多呈环状、弧形排列于肿块周边;笔者还发现两组间肿瘤血管最大收缩期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未见明显差异。
4 小结
根据文献报道及本组研究总结可以得出:(1)肿瘤回声及形态学特征中发现肿瘤呈浸润性生长且形态不规则,毛刺状,边界模糊者。(2)肿瘤内出现微钙化,即发现肿瘤内出现散在细点状钙化回声或钙化斑者(据相关研究表明:在甲状腺癌诊断中,微钙化的特异性可达到91.33%。微钙化特征是影像学医师与临床医师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较为可靠的依据之一。)。(3)肿瘤周围出现肿大淋巴结者;以上指标为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重要指标。
本文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NEWS
- • 高职生道德信仰调查 本文版权由期刊吧所有
- •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问题
- • 医学论文投稿秘籍
- • 医学论文写作的程序介绍
- • 医学论文摘要的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叙述医学研究论文标引用词的选择
- • 医学论文写作五大妙招
- • 如何进行儿科临床科学研究选题
- • 医学论文写作的流程
- • 医学论文统计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总结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