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药物性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本文是一篇专业的医学论文,主要是对药物性肾损害的研究进展的阐述,详情请看下面的介绍。

  1 肾脏对药物毒性的易感性

  肾脏特别容易受到药物损害的原因包括:肾脏血流丰富,肾毒性药物更容易影响肾脏;肾脏代谢活性高,对药物肾毒性的易感性较高,同时肾内多种酶作用活跃,一些酶可将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等)降解为有毒代谢产物;存在肾髓质逆流倍增机理,使肾髓质和肾乳头部的药物浓度明显更高,容易导致肾乳头坏死;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表面积较大,容易产生免疫复合物大量沉积;肾小管在酸化过程中pH的改变会影响某些药物的溶解度,易使药物在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降解或沉积,造成小管腔阻塞;肾小管的主动分泌和重吸收功能可使药物在肾组织蓄积。

  2 药物性肾损害的机制

  药物可通过下述1种或多种机制导致肾损害[2]:

  1)直接肾毒性。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经肾脏排出时产生的直接毒性作用是药物导致肾损害的最主要机制。此类损害最易发生于代谢活跃且药物易蓄积的肾小管处,损害细胞膜,改变膜的通透性和离子传输功能,或破坏胞浆线粒体、抑制酶活性,损害溶酶体和蛋白的合成,损害程度与药物的剂量和疗程有关。

  2)血流动力学影响。药物可以通过引起全身血容量降低或作用于肾血管而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造成肾脏损害。例如,青霉素、利尿剂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脱水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非甾体抗炎药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抑制有舒张肾血管功能的前列腺素生成;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酶抑制剂(angiotensinⅡ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CEIs)、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onⅡreceptor blockers, ARBs)阻断血管紧张素Ⅱ效应,使出球小动脉扩张,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梗阻。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和病理作用产物可能导致肾内梗阻性病变,造成肾损害。例如,磺胺类药物、甲氨蝶呤(MTX)会在肾小管内析出结晶;血浆代用品(右旋糖酐、羟乙基淀粉等)以原形自肾脏排泄,在少尿状况下使用可能淤积并阻塞肾小管。此外,使用二甲麦角新碱可能引起腹膜后纤维化,导致输尿管阻塞,造成肾外梗阻。

  4)免疫反应。作为半抗原,药物进入机体后可能引发超敏反应;也可能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及血管,引起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膜性肾病,导致肾损害。此类损害与药物的剂量无关。

  5)代谢紊乱。利尿剂等药物引起的水电解质紊乱、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致尿酸和血钙水平增加、糖皮质激素引起的糖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等均可能导致肾损害。

  3 药物性肾损害的主要表现类型

  1)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 ARF)。最常见的原因为急性肾小管坏死(acute tubular necrosis, ATN)。药物可通过直接肾毒性引起ATN,病理上以近曲小管损害(坏死及凋亡)和间质水肿为主。药物还可通过引起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造成肾前性ARF、阻塞肾小管,造成梗阻性ARF,临床表现为少尿型或无尿型,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迅速升高、肌酐清除率下降、尿比重和尿渗透压降低,可伴有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2)急性间质性肾炎(acute interstitial nephropathy, AIN)。药物可通过免疫反应引起AIN,病理表现为肾间质广泛淋巴-单核细胞浸润,亦可有嗜酸和嗜碱粒细胞浸润,临床上可出现:①全身过敏反应,主要是药物热、药疹、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结肿大等;②肾脏表现,出现程度不一的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嗜酸细胞尿,若近曲小管受损还可出现尿糖、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直至肾衰竭。

  3)肾炎综合征/肾病综合征。主要累及肾小球,病理表现为微小病变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或急进型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表现出蛋白尿、血尿、血压升高和水肿,长病程中可发展至慢性肾衰竭(CRF)。

  4)肾小管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镁血症等)、尿异常(如Fanconi综合征、肾性尿崩症)、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5)CRF。病理表现为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和局灶性淋巴-单核细胞浸润,严重者可伴有局灶性或完全性肾小球硬化。CRF的临床表现常缺乏特异性,往往在实验室检查时才被发现,其中30%左右为肾乳头坏死。

  6)其他。肾血管损害、狼疮样改变等。

  本文有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