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药理学教学中的记忆困难及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不断地深化改革,各高校在教学理念、教材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着眼于培养应用性创新型医学人才。毋庸置疑,医学教育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教材综合性提高、教学课时缩短而教学内容未作实质性变动等,大大增加了学生记忆负担。

  同时,许多学生缺乏远大理想和吃苦精神,学习主动性差,这更加剧了其对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困难。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内容繁杂,系统性很强,大量记忆内容很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有鉴于此,我们结合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就记忆困难的原因作初步分析,以便提出适宜措施来帮助他们。

  1 学习记忆困难的原因

  1.1 医学生培养方案与教材的矛盾对记忆产生影响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医学教育改革都在不断地探索进行中,我国也不例外。各高校在医学生培养目标和方案方面都做了重大调整,如加强医学生通识教育、提高人文精神修养、加强应用性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等。与此相对应的是,医学生传统知识系统性、精细化学习有所淡化,而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提倡培养学生自我管理与学习能力。由于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变化,与传统教学相比,课堂教学时间大大缩短,很多课程学时数只有原来的1/2,甚至1/3。如我院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由改革前的92学时缩减到改革后的54学时,而护理学专业,直接将其融合到人体机能学课程中,药理学内容更加简明扼要。由于药理学课程内容的系统化和繁杂化,如此精简课时,而没有合适教材加以取代,往往使学生学习缺乏系统性,对药理学课程中许多记忆内容缺乏深刻理解,加重了学生记忆负担。

  1.2 教师的教学定位与理念对学生记忆的影响教师的目标定位和教学理念主宰着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效果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记忆负担很重。针对这种情况,特别是生源较差的医学院校,改革后出现了另一种极端错误指导思想,奉行“少而精”的原则:教得少一些,教得细一些,让学生减少理解难度,减少教学信息量 J。

  这种教学的结果是教师机械、重复地强调和复习一些最简单而基础的内容以满足学生考试的需要,特别对药理学这种系统性强而繁杂的课程,丝毫不能解决学生记忆的负担。由于学生都是一知半解,片断、零碎的记忆内容很快会遗忘,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减弱了其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引起厌倦情绪而抵制学习。

  1.3 医学生信心和兴趣缺乏对记忆的影响 记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与人的精神状态、心理暗示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许多医学生在刚开始接触医学课程时,不了解记忆规律,盲目机械记忆,尽管花费很多时间,但收获颇微。这严重挫伤其信心和学习兴趣,以致大多数人认为医学是一门记忆非常困难的学科,无疑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不利于其有效记忆知识。另一方面,学习兴趣可来自后天培养,特别是勤奋学习而体验到其中乐趣或取得优异成绩时,这会激发其学习热情。大量实例证明,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在初始阶段刻苦好学而逐渐产生了这种学习乐趣,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极为强大的信念支持。而药理学是一门理论性、系统性极强的课程,来自内心的强大自信和兴趣可激发良好的记忆能力。

  1.4 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对记忆的影响 由于我国长期施行应试教育,这导致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都存在严重缺陷。很多学生在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学能力较差,对教师依赖性强,而不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或阅读相关参考书加深理解。学生习惯于通过例题和习题进行记忆,否则记忆深度就会受到影响 。显然,中学时代的学习模式和方法无法适应大学课程学习的需要,特别是医学课程。

  这就需要医学生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其中首要是摒弃被动学习方式,培养主动学习。此外,药理学课程具有自身特点,大多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或三年级上学期开设,前期基础课程的学习成绩好坏及学习习惯是否养成,对其产生重大影响。对医学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加强其记忆能力,有利于药理学课程的学习。

  2 克服记忆困难的若干措施

  2.1 根据培养方案选择合适教材,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各高等院校要根据生源和培养目标,设置符合自身的培养方案。重点医学院校或综合性大学,主要培养创新性、综合性、复合型高端人才,其生源大多优秀,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要选择系统性强、内容丰富、理论性较强的教材。教师讲解重点部分,安排大部分内容让其自学或阅读相关专业书籍来深化理解,加强对药理学知识的记忆。

  对于地方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弱,主要培养实用性、专门性、技术性人才,那么教材选择时不宜太难,教师讲授时重点突出,不宜有过多自学内容,因为他们自我管理学习能力需要培养。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教学大纲、教材的选择要一致,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对于药理学教学,合适教材选择和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2.2 教学理念要符合学生的最终培养目标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医学教育,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不同层次高校应根据自身情况,贯彻合适的教学理念。不顾教学对象,一概反对医学知识系统化教育,提倡知识实用化、简单化、迎合学生口味的粗放式教学是不可取的。以我院为例,改革后医学知识系统性体系被打破,新的教育培养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很多教学内容没有很好的前后衔接,学生缺乏深刻理解记忆的基础,而抽象记忆、机械性记忆让很多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学。我们的体会是,要根据医学课程自身特点,课程安排上要有一定的连贯性和承接性。系统地记忆本课程的重点内容非常必要,它是形成、改变学生整体知识、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以上目标定位,在教学中有必要优化内容,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弹性处理,要认真地确定上课的重点和难点。

  2.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主动学习能力药理学课程的学习,一般来说,医学生已经历了大学两年的适应性学习,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前期基础课程学生重视度不够、学习方法不正确,将导致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会严重挫伤其锐气,学习兴趣会明显下降。

  因此,在药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进度,既要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又让学生接受足够的教学信息量,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从而获得不可替代的记忆能力和其他学习能力的训练。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讲解临床疾病治疗药物应用的案例,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热情 。

  2.4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尽管我国应试教育在各个阶段都非常突出,然而高等教育,特别是医学教育与中学时代的教育目标和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医学生进入专业知识学习时,必须摒弃中学时代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学会主动学习,适应医学专业自身的特点。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有规律的主动学习记忆专业知识外,更多的是勤于思考,深刻理解知识,掌握各种记忆方法。就药理学课程来说,课堂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是非常基本的学习方法;同时,要把知识系统化,归纳总结,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图,掌握主要脉络线,运用多种记忆方法来消化吸收各个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轻松记忆课程中繁杂内容。

  总之,药理学是医学中一门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记忆能力有相当高的要求。如果教育管理者、教师及学生都能克服影响记忆的这些不良因素,那么医学生对药理学的记忆不再产生畏惧情绪,学习成绩会有大幅度提高,学习也就变得轻松愉快。

  本文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