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多元定位在高血压脑出血锥孔术中的应用

  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脑出血锥孔手术患者采取多元定位法穿刺42例,手术成功率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24例,女18例;年龄40—70岁,平均62.5岁。全部病例既往有高血压史,手术时机为发病后3~ 18 h,其中6 h以内6例。入院时病情GCS评分:9~12分26例,6—8分l3例,3—5分3例;一侧瞳孔散大1例;椎体束征单侧阳性26例,双侧阳性4例;术前血压150~210/95—110 mmHg之间。

  1.2 影像学检查术前CT检查显示:壳部出血22例,尾状核出血8例,皮层下出血6例,丘脑出血6例。35~49 m1者24例,50~60 II1l者17例,6o m1以上者1例,平均51.42 ml。

  1.3 手术方法第一步:根据外耳道及眼球确定穿刺平面的位置。大多数情况下头颅CT的外耳道与眼球不在一个扫描平面,需根据外耳道及眼球扫描平面之间的距离差,确定经过外耳道或经过眼球扫描层面的位置走向,然后平行于扫描平面向上找出穿刺血肿平面,对侧同样确定平面,应该两平面重合,并且所确定平面头围与对应的CT扫描层上测量的周长相等,否则有误差,需重新测量。第二步:通过CT片的测量,在穿刺平面需找出A、B、C、D四点(图1),并且使cT上测量的AC、BC、AD、BD四段距离与实地头颅穿刺层面的实地距离要相吻合,否责有误差,需重新测量。第三、有时为了避开外侧裂,可能会带角度穿刺,穿刺时需从C点指向D点方向穿刺,D点在穿刺前要有明确标记,有利穿刺方向的把握。穿刺的深度一般为CE+EF2/3。以上所有多元数据要与病人的实地测量相吻合,误差不能>5 mm。局麻下进行颅锥锥孔,徒手进行血肿穿刺,穿刺成功后,用5ml注射器抽出黑色血块,一般为出血量的1/3—2/3,达到减压即可,固定引流管深度。

  2 结果均一次穿刺成功,1O例痊愈,16例生活自理,12例生活部分自理,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

  3 讨论现代脑外科手术发展要求微创、精准,要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好的疗效。穿刺术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法,使无法开颅手术的患者有了一种治疗办法? ,定位准确的穿刺手术优点已得到大家认可 。采用多元定位法:首先,解决了我们实地工作中CT扫面不规范问题,大多数情况下头颅CT的外耳道与眼球不在一个扫描平面,根据我们前述方法找层面的办法,就保证了我们手术层面与我们看到的CT层面是同一个层面,使病人的出血在脑中的位置比较明确;其次,穿刺点的定位我们要求多点测量数据,并要与实地测量相吻合,从而确定穿刺点的精确性。

  高血压锥孔手术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简便、理想的方法 ,手术穿刺的精准是手术成功预后良好的关键 ,如果手术定位欠准确,一次穿刺不成功,特别是穿刺较小或较深血肿时,加上术者穿刺经验较少时,会有反复几次穿刺,才能找到血肿,这会增加脑损伤及再出血机会。术中抽吸血肿过多、过快,颅内压力突然下降,脑再灌注后出血。术后患者血压不稳,血管再次破裂出血。术后尿激酶过早过量血肿腔注入。术后处理不当,颅内感染发生率也较高 ,也会危及生命,导致手术失败。

  本文是节选自《南方医科大学学报》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