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福建医药杂志》新生儿UVC与PICC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

  脐静脉置管(UVC)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开展,为危重新生儿的抢救和静脉营养支持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途径,但是两者各具优缺点。UVC主要运用于危重新生儿出生时的抢救和之后的静脉营养,但留置时间不易过长;而PICC可留置很长时间,但给刚出生的新生儿行PICC比较困难,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取长补短。目前我国关于UVC与PICC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报道数量非常有限。我院NICU 2007年4月开始开展了UVC和PICC技术的联合应用,现已成功开展155例。

  本研究前瞻性地观察了UVC和PICC联合应用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静脉穿刺的费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7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早产儿UVC与PICC联合组95例,符合以下条件:1)出生24 h内在我科接受UVC;2)由于各种原因(例如:置管相关感染,脐轮有渗出,脱管, 置管时间超过14天) 拔出UVC, 予以PICC置管。男65例,女3O例,胎龄27~36周,平均(31.2±1.27)周,体重1 000~1 900 g,平均(1 350± 311)g。PICC组为出生时未予以UVC,出生后7天予以PICC穿刺71例;男41例,女3O例;胎龄27~36周,平均(32±1.37)周;体质量1 100~1 950 g,平均(1 370-1-411)g。

  1.2 UVC操作方法:于患儿出生24 h内在产房或NICU完成UVC。UVC型号3.5或5.0 Fr。脐静脉导管选用美国进口专用一次性硅胶管。参照《实用新生儿学》脐静脉置管术的操作方法,置管,固定,然后摄腹部平片调整导管的位置。

  1.3 PICC操作方法:选择美国BD公司生产的1.9Fr规格的PICC包,常规消毒、铺巾、置管、固定,之后胸部x线摄片确定导管终端位置,并据此调整导管的深度。

  1.4 观察指标:两组患儿体重增长情况、用于静脉穿刺的费用、置管相关感染。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患儿置管相关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但UVC+PICC组患儿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较PICC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UVC+PICC组静脉穿刺的费用明显少于PICC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早产儿生后常常因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以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需要较长时间静脉营养。由于早产儿体质量低、胎龄小等特殊性,常用外周静脉穿刺,其操作简便,易于护理,但难以长期保留,不能输注高渗液体,反复穿刺易致外周静脉破坏,外周静脉穿刺成功率低,而反复穿刺又进一步增加穿刺的困难度和穿刺的费用。这就使得中心静脉置管(UVC与PICC)尤为重要。而且在现代的医疗技术环境下,成活的早产儿胎龄越来越小,体重越来越低,中心静脉置管的建立是这些早产儿维持生命及持续治疗的保障,UVC与PICC是NICU通常用作补液、营养支持、药物治疗的通道,还可用于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控血气、换血治疗等。然而UVC与PICC会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比如血栓形成、栓塞、出血、心律失常、渗出、门静脉的高血压、败血症等,但利是大于弊。

  由于初生新生儿脐静脉的特殊解剖特点,UVC具有临床可行性。国外一项随机研究提示UVC置管时间以不超过14天为佳,否则置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推荐UVC使用时限为14天,故我科UVC插管时间超过14天的可拔出,随后予以PICC置管。

  目前危重儿出生后立即进行UVC,约1周后行PICC已成为国外及香港地区NICU 的常规治疗手段,在国内NICU 应用PICC很普遍,但很少将UVC和PICC联合起来应用。UVC和PICC有操作简便、耐高渗、保留时间长等特点,避免了反复静脉穿刺为患儿带来的局部刺激、感染及静脉炎等问题。

  将UVC与PICC联合起来应用,与单纯应用PICC和外周静脉比较,能较快使下降的体重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明显缩短,同时降低了静脉穿刺的费用。本研究结果提示两组的置管相关感染率分别为22.1%、19.7%,与文献报道一致,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而置管相关感染又是UVC和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将UVC和PICC联合起来应用在不增加置管相关感染的情况下,还能减少医疗费用和较快地恢复出生体质量,因此UVC与PICC联合应用是维持一个可靠的、稳定的血管通道的方法,值得推广。

  本文节选自《福建医药杂志》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