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重庆医学》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因素探讨

  随着老龄化人El基数的增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s)的患者越来越多。1987年,Galibert首次提出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1asty,PVP)治疗VCFs ,该术式以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性高、早期即可稳定骨折、强化椎体并缓解疼痛等优点得以推广沿用。随着该技术在临床上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骨水泥渗漏是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引起骨水泥渗漏的因素很多,本文通过探讨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预防或减少骨水泥渗漏提供参考和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2o11年在我院接受PVP 治疗的OVCFs患者共1l2例,其中有38例42椎出现骨水泥不同程度的渗漏,均无神经症状,男9椎,女33椎,平均年龄(75.1±6.28)岁;余74例74椎无骨水泥渗漏,男15椎,女59椎,平均年龄(71.0±9.97)岁。

  1.2 术中及术后处理:患者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后局麻。采用单侧人路经椎弓根穿刺,在C臂机透视下确认穿刺针位置及进针深度,待穿刺位置满意后配制骨水泥,均匀搅拌至骨水泥拉丝状时,在透视下用注射器将骨水泥缓慢注入椎体。当注入压力增大或骨水泥到达椎体边缘时立即停止注入,并记录骨水泥注入量。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骨科医师完成,术中采用同类手术器械和同种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术后24 h内常规使用抗生素,腰围外固定,口服抗骨质疏松药。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及重体力劳作。

  1.3 研究方法:术前常规行椎体x线、CT 检查及骨密度测定。术后3 d复查椎体CT,将CT资料导入Mimicsl0.0软件,重建出椎体及骨水泥渗漏的三维形态,并由此相应测算出病椎的压缩率及骨水泥渗漏的体积。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17.0处理,先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四格表卡方检验方法,再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结果通过偏相关分析法进行多因素分析。Pd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单因素分析结果。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椎节段及骨密度对患者术后渗漏的发生率无相关性(P >0.05)。

  而注入量与压缩率对术后骨水泥渗漏率有明显影响(P<0.05)。

  2.2 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结果,即注入量和压缩率,带入偏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注入量时,压缩率与渗漏体积呈正相关(r一0.635,P< 0.05);在控制压缩率时,注入量与渗漏体积呈正相关(r=0.41,P>0.05)。

  3 讨 论骨水泥渗漏是PVP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PVP的渗漏率约在26.5 ~65 r。轻者会产生一过性疼痛症状,重者可导致灾难性的后果。本研究旨在探讨骨水泥渗漏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提高PVP手术安全性提供一定的帮助。

  大量文献报道骨水泥渗漏主要与其注入量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注入量与渗漏体积呈正相关,提示注入量越大,渗漏越多。Ryu等 研究发现注入量过多时会导致注射压力增高,而出现骨水泥渗漏。当注入量达7 mL时,惟体内的压力即可升高6倍,极大地增加了骨水泥渗漏的风险 j。

  但注入量为多少时适宜,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郑召明等认为一般3~4 mL可获得满意的效果,而且渗漏率极低。另有研究表明,骨水泥的注入量与椎体强度、椎体高度恢复及临床止痛效果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因此,术中不宜过度增加骨水泥的注入量。

  本研究发现,椎体压缩程度与骨水泥渗漏也有一定的关系,在控制变量为注入量时,压缩率越大,渗漏体积越大。椎体骨皮质的破裂为流动的骨水泥向椎体外渗漏提供了解剖学基础,病椎压缩程度越大,上下终板受损越重,椎体皮质越容易破裂,此时未凝固的骨水泥可沿着破裂口向外渗漏。

  此外,有文献报道影响骨水泥渗漏的因素还有骨水泥的黏稠度、注入骨水泥的时机和速度、穿刺部位的选择等。骨水泥过稀时,可能会通过椎骨内静脉系统流注到椎管内或椎管外静脉系统。骨水泥注入过早,因其流动性较大易发生渗漏,故应选择在骨水泥呈拉丝状时注入,并以逐渐递增方式进行。再者,有学者指出穿刺针离骨折区域越远,骨水泥渗漏的概率越小;反之,渗漏概率越大。理想的针尖位置应达到椎体前中1/3交界处,并位于椎体上半部或下半部以避开椎基底静脉丛 。注入时应沿着椎体内压力较低的部位进行以减轻注射压力,减少渗漏。

  综上所述,PVP术后发生骨水泥渗漏是多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表明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折压缩程度是骨水泥渗漏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术者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结合椎体压缩程度调整注入量,以减少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本研究由于病例数尚少,观察指标有限,故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扩大样本量和增加观察指标进一步完善研究。

  本文节选自《重庆医学》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