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某市中学生自杀意念与生活满意度的分析

  自杀是全世界公认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自杀已成为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重要因素。在我国,15—34岁人群的第1位死因是自杀,且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自杀意念是指各种威胁自己生命的意向,包括可观察到的行为,但未见行动,具有隐蔽性、广泛性、偶发l生以及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往往是自杀行动的先兆。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对预防自杀具有重要意义。中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容易发生自杀等各种极端的行为问题。本文以自杀意念为研究重点,以安徽芜湖地区的中学生为对象进行研究,旨在了解中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芜湖城市和农村各3所学校(初高中6个年级)共4 572名中学生,收回有效问卷4 479份,有效应答率97.97%。其中初中生2 027名,高中生2 452名;男生2 294名,女生2 185名;留守儿童854名,非留守儿童3 625名。

  1.2 调查内容及工具① 一般情况:包括学生的性别、年龄、年级和父母打工情况等。②生活满意度:

  采用《中文版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CV)调查学生生活满意度。该量表4J)个题目,包括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我五个生活满意度维度,每个维度代表一个生活领域。所有题目都按照同意程度由弱到强1—6级计分,其中有10个题目为反向计分。

  得分越高,代表满意程度越高。③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该问卷评估个体在生活中对各种事件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应对策略。该问卷共包含20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别作出1~5级选择回答,分积极应对(PC)和消极应对(NC)两个分量表,其中消极应对由2、4、6、7、10、12、13、16、17、19共10个条目累计得分,积极应对由另外10个条目累计得分。④ 自杀意念评定:过去认真考虑过自杀。

  1.3 调查方法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无记名自填式进行调查。被调查者按要求答卷,答卷当场收回,如遇到缺项漏项,则由学生本人当场补全。调查结束后,调查员对收回的全部调查表进行复查,不合格的调查表予以剔除。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EpiData 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3.0分别进行t检验、X2检验和多因素l ogistic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自杀意念报告率调查的4 479名中学生中,共有1 135名中学生报告有自杀意念,报告率为25.3%。

  其中男生2 294人,有自杀意念的457人,占19.92% ;女生2 294人,有自杀意念的678人,占31.03% ,女生显着高于男生(P=0.000)。高中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初中生(P=0.000)。留守儿童854人,有自杀意念232人,占27.2% ;非留守儿童3 625人,有自杀意念903人,占24.9% ,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2.2 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分析

  2.2.1 生活满意度和应对方式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无论是有无自杀意念,中学生对朋友满意度最高,其次为生活环境满意度和家庭满意度。其中有自杀意念的中学生对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与无自杀意念的学生相比得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O);有自杀意念的中学生积极应对方式得分较无自杀意念学生得分低,而消极应对方式较其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2.2 自杀意念的多因素分析将有自杀意念组赋值为1,没有自杀意念组赋值为O,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采用逐步向前法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和排除的标准分别为0.05和0.10。各相关因素赋值为:男生为1,女生为2;初中为1,高中为2;独子子女为1,非独生子女为2;积极应对方式得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和生活满意度各维度得分。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的有:性别、消极应对方式、对家庭的满意度、对学校和生活环境的满意度,见表3。其中家庭满意度、学校满意度和生活环境满意度得分越低,消极应对方式得分越高,越容易有自杀意念的想法,女性自杀意念率比男性高。

  3 讨论自杀意念往往是自杀行动的先兆。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本研究显示,本地区中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为25.3%,与国内类似调查结果相比较高 ,考虑与调查使用的调查工具不同、调查对象年龄范围不同及地域或城乡的差异有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女生有自杀意念率显着高于男生,与国内有关报道相一致。这可能与女生感情细腻、依赖性强以及男女生在家庭、社会中性别角色、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等有关。相关研究发现,青少年女性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表现出其脆弱性。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性别这个因素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最大,这提示我们女中学生是自杀行为预防的重点对象。而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独生子女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其原因可能和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缺乏情感交流,容易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关,最终导致自杀意念的发生。另外本研究显示高中生的自杀意念发生率较初中生高。出现这种原因可能是中学生进入高中学习阶段,需要应付考试和升学等压力明显增加,因而高中生会出现更多的心理矛盾和冲突,当出现严重的心理失衡状态,由于不能及时得到家庭或社会的帮助而往往有了自杀意念的想法,提示高中特别是高三学生是预防自杀行为的重点人群。

  本研究中,有自杀意念的中学生对家庭、朋友、学校、生活环境和自己的满意度的得分均低于无自杀意念的学生;而自杀意念组的中学生消极应对方式得分高于非自杀意念组,相反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低于非自杀意念组。不同的应对方式反映出自己的不同心理隋况。

  相关的研究证实,消极应对方式的个体,逃避现实、依赖他人并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在困境出现时负性情绪体验比较强烈 。中学生由于对生活的满意度不高,加上缺少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可能对学校和家庭生活表现出适应不良,在遇到不适应的情境中可能更多的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则容易产生自杀的想法,放弃生存的机会。进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对中学生自杀意念预测力最强的是性别,其次是家庭满意度,往后依次是:消极应对方式、学校满意度和生活环境满意度。由此可见,学校、家庭和学生的自身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生的自杀意念。

  对于中学生来说,尽管他们生理发育逐渐趋于成熟,但心理发育还相对滞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学校、家庭应加强联系与沟通,应加强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共同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心理教育,让学生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种种困难,以降低中学生自杀行为。

  本文节选自《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