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导报》高频彩超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的诊断价值
肠系膜淋巴结炎又可称之为Brennemann综合征,是导致小儿腹痛的常见疾病。此征在7岁以下儿童中好发,并且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其多属于病毒感染,冬春时节发病率较高,临床以发热、腹痛或者呕吐等典型症状为表现,一般无反跳痛,常常会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或者是其他腹痛性疾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随着临床高频彩超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小儿 Brennemann综合征的及早诊断成为可能。本文现对我院57例Brennemann综合征患儿和57例健康儿童的高频彩超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患儿57例(炎症组),其中男患儿31例,女患儿26例;年龄3.5—9.5岁,平均(4.7±1.6)岁;所有患儿均经临床以及高频彩超确诊。排除标准: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胃炎、肠套叠等患儿;大部分患儿临床均伴有食欲下降、恶心和腹痛的症状,腹痛多在右下腹,并以隐痛及胀痛为主。腹部查体有轻微压痛,无其他显着性的阳性体征。同时抽选57例健康患儿为对照组,男童30例,女童27例;年龄3—8.5岁,平均(4.5-4-1.4)岁。
1.2 方法检查仪器为飞利浦IU22彩超,患儿取仰卧位,探头频率选择5~7.5 MHz,分别扫查患儿脐周、左右下腹以及左右侧腹部的肠系膜区,对肠系膜淋巴结形态、边界、血流情况、内部回声以及淋巴门缺失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并记录,测量每个淋巴结的长径、短径及比值。
1.3 淋巴结肿大诊断 肠系膜显示有>3个淋巴结,其短径>5 mm,长径>10 mm,长短比值>2,超声多普勒显示淋巴结呈淋巴门型,其内血流丰富。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炎症组57例患儿,腹腔内高频彩超检测均可见淋巴结肿大,肿大淋巴结位于左侧腹10例(17.5%),脐周、右下腹47例(82.5%)。所有患儿呈多发性的淋巴结肿大,淋巴结<5个者6例(10.5%),>5个51例(89.5%)。结节大小不等,长径>10 mm者50例(87.7%),<10 mm者7例(12.3%)。
2.2 炎症组超声声像表现淋巴结多呈长椭圆形,边缘完整、光滑,皮、髓质分界尚清,肾形结构存在,呈低回声或者是等回声,纵横比值>2。部分肿大淋巴结可有回声强弱不均情况,间有散在无回声区。在肿大淋巴结内部或者是周边,予以彩色多普勒显像,可见血流信号增多,阻力指数为0.48~0.64,分布呈多条树枝状或者是稀疏散在斑点状。炎症组患儿经高频彩超确诊并予以积极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缓解,2周后高频彩超复查,淋巴结大部分已经消失或者是有所缩小,彩色多普勒示血流信号消失或是减少。
2.3 患儿淋巴结大小与血流速度对比 炎症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长径(L)、彩色血流信号、短径(S)及内部回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
3 讨论Brennemann综合征是一种多见于儿童的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肠系膜淋巴结大多是在肠系膜血管周围散在分布,回盲肠系膜含有异常丰富的淋巴结。小儿淋巴系统尚且还未发育成熟,发挥屏障作用的能力较差,来自消化道及呼吸道的病毒、细菌感染均会影响到肠系膜,造成肠系膜淋巴结炎。因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较常在脐周及右下腹等部位发生。本研究炎症组57例患儿腹腔内高频彩超检测肿大淋巴结位于左侧腹10例,脐周、右下腹47例;右下腹及脐周所占比例高达82.5% ,与报道基本一致。
Brennemann综合征患儿作腹部体格检查,其脐周及右侧腹常常有压痛但是却无反跳痛,应用解痉药物治疗腹痛亦无法缓解,临床表现上无特异性,因此,常发生误诊、误治 。本研究炎症组患儿肠系膜淋巴结的L、s均高于对照组P<0.05,以及内部回声和彩色血流信号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而在正常对照组患儿淋巴结内高频彩超基本显示无彩色血流信号。高频彩超检查对肿大淋巴结的形态、分布、血流信号、大小、数量均有清晰地显示,因此,通过高频彩超再与临床病史、体征相结合,可明显提高小儿Brennemann综合征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为临床诊断提供丰富的影像学参考信息。
在本病诊断过程中,需应用高频彩超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急性阑尾炎:超声显示右下腹呈盲管状低回声,作横切检测时回声呈强弱相间环形状,肿大淋巴结数量<3枚。因此,右下腹超声如有显示淋巴结肿大时,应检测有无增粗阑尾,避免发生漏诊、误诊。
肠套叠:超声纵切面时,显示“假肾征”或“套筒征”,作横切扫描时,呈现“同心圆征”。临床表现有阵发性哭闹、呕吐以及血便,腹部触诊有肿块。肠系膜淋巴结核:超声检测亦可显示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但其内回声不均,并且包膜不完整,有融合,晚期超声检查可见液化区和强回声的光斑。临床抗感染治疗无效,并且产生肠管粘连、腹水等。恶性淋巴结肿大:高频彩超显示淋巴结形态异常,呈圆形或者是不规则形状,常见融合成团,长径短径比值<1.5,内部结构紊乱,并且淋巴结门消失或者是严重偏移,中心液化坏死,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杂乱,并且呈多门分布,RI较低,可明显区别于Brennemann综合征。
本文节选自《中国医药导报》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高职生道德信仰调查 本文版权由期刊吧所有
- •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问题
- • 医学论文投稿秘籍
- • 医学论文写作的程序介绍
- • 医学论文摘要的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叙述医学研究论文标引用词的选择
- • 医学论文写作五大妙招
- • 如何进行儿科临床科学研究选题
- • 医学论文写作的流程
- • 医学论文统计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总结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Pedosphere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