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颈椎病的CT影像学诊断价值探讨

  颈椎病又称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是指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肥厚增生以及颈部损伤等引起颈椎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刺激压迫脊髓、神经、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本文回顾性分析206例颈椎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就其特点进行了总结,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选择就诊于我院经临床和CT确诊为颈椎病的患者206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89例;年龄32~77岁,平均49.5岁。临床表现为颈背部及颈椎穴压痛者81例,上肢麻木69例,手指末节感减退18例,头昏、旋晕97例,下肢乏力17例,部分病例同时合并有2种或多种临床症状。
 
  1.2 方 法采用SIEMENS公司16层Somatom Semsa—tion螺旋CT扫描机,扫描条件为125 kV,100 mA,时间2.6 8。患者取仰卧位,两上肢尽量前伸,扫描前先做数控定位,扫描范围C~C,层厚和间隔2 mm(部分为3~5 ram)。全部病例均作平扫检查,其中8例平扫后再进行增强扫描。测量钩突纵径、横径、钩突与椎动脉间径、黄韧带厚度、后纵韧带骨化范围、椎间孑L宽度、椎管横径与前后径及横突孔前后径。
 
  2 结 果206例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CT征像,诊断分属4型,具体为:① 神经根型82例。CT显示为钩突纵径增大伴后缘明显骨质增生者69例,小关节突前后增生9例,椎间盘侧突8例,均可见椎间孔狭窄或直接压迫神经根。② 脊髓型62例。
 
  CT显示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者21例,后纵韧带骨化22例,椎管狭窄29例,黄韧带肥厚18例,椎间小关节面内缘增生9例,椎间盘膨隆或突出46例,均可见脊髓直接或间接受压,椎管内有效空间减少。③椎动脉型35例。CT显示为钩突横径增大,伴侧缘增生明显致椎动脉与钩突间径缩小,横突孔狭窄或直接压迫椎动脉。④混合型27例。
 
  临床上具有以上症状,其各型CT表现均可见。
 
  此外本型亦可见项韧带钙化、椎间小关节脱位及颈椎侧弯或曲度改变等一系列征像。8例平扫后行增强扫描患者的CT显示为推动脉变细征像。
 
  3 讨 论颈椎病是颈椎及其周围组织由于力传导异常(力学失衡)发生的多组症候群。颈椎上托运动的头颅,下承固定的胸椎,功能特殊,易受劳损退变而失稳。长期颈椎不稳易引起颈项部软组织劳损而发生颈椎关节紊乱。久之,导致肌肉韧带疲劳性损伤、弹性下降,组织变性、出血、机化和钙化改变。同时,椎间盘内压明显升高,诱发退行性变。
 
  颈椎钩椎关节、椎体后缘、后小关节等在牵张应力作用下,出现骨质增生。颈段生理曲度变浅、平直或反屈。在临床上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与体征。
 
  颈椎病多发生于5O岁以上中老年人,但在40岁以下人群中也不少见。本组病例中有5例年龄在32~34岁,由此可见此病有年轻化趋势,临床工作者应高度重视,提示人们强化颈椎保健意识。
 
  CT可充分显示颈椎横断层面图像及解剖关系。CT不但能显示骨性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而且对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等软组织病变也能清晰显示。本组有39例患者CT显示后纵韧带骨化式黄韧带肥厚。其中男性36例,女性3例,说明与体力劳动有一定关系。CT还可充分显示出椎动脉、神经根与骨质增生之间的关系。骨质增生的常见原因是颈椎慢性疲劳、损伤或是衰老的关节软骨逐渐退变。从生物力学的角度研究发现,颈4~5平面脊髓周围在解剖上相对薄弱,但该处受压、应力、剪力最大,活动多,所以是颈椎最易失稳的部位口]。骨质增生对周围结构的影响可分为2种方式:首先是直接压迫致使神经根或者椎动脉受压,分别造成上肢感觉、运动障碍及颈源性头昏、眩晕;其次骨质增生产生的激惹反应可诱发神经根充血水肿及椎动脉痉挛。本组8例患者平扫后增强扫描,显示椎动脉受压程度不明显,仅见椎动脉变细征像,而临床症状却相当严重,如果施行某些理疗措施,症状会明显缓解。由此可见,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大多由于骨质增生引起的激惹反应导致,而与骨质增生直接压迫关系不甚密切。
 
  在临床工作中有时发现某些病例影像学诊断与临床症状不符,即CT显示颈椎病的轻重程度与临床症状轻重程度不一致。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①脊髓型颈椎病。尽管椎管狭窄已达到CT诊断标准,但椎管内脊髓的有效活动空间却还有一定范围。② 神经根型颈椎病。尽管椎间孔或侧隐窝狭窄较明显,但个体对狭窄产生的炎性反应不敏感,故而神经根水肿不明显。③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椎间隙水平,由于椎动脉与钩突仅以一层骨膜相连,使得椎动脉周围间隙大小因人而异,产生激惹反应的轻重程度也随之变化。
 
  另一方面,椎动脉自身的疾病及身体其它因素造成椎动脉管壁驰张度变化,而产生的临床症状与钩突病变无关,这种状态不应包含在颈椎病范畴。
 
  因此,临床症状的轻重与颈椎病退行性变过程的快慢、机体代偿机能、全身状况及个体差异有一定关系。总之,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及CT影像可提高颈椎病分型诊断水平。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