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认知行为干预降低大学生拔牙焦虑的效果分析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又称牙科畏惧症,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或某些环节所持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或害怕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机能亢进、敏感性增加、疼痛耐受性降低,甚至逃避治疗的现象 。牙科焦虑在临床上较为普遍,部分患者由于严重焦虑而拒绝治疗,延误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健康。因此,如何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轻或避免患者的牙科焦虑,提高治疗效果,是口腔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
 
  认知行为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近年来逐渐被应用到口腔临床治疗的各个方面,取得一定效果l2 j。国内关于认知行为治疗在口腔临床的应用研究尚未深入,本研究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对大学生牙科焦虑患者进行干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改善拔牙焦虑的效果,为临床上有效应对牙科焦虑,提高治疗效率提供依据。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 象选取2010年3月一2013年3月在西南大学医院口腔中心就诊的大学生拔牙患者230例。其中男生102例,女生128例;年龄18~25岁。所有患者无拔牙史,对本调查研究知情同意,无语言沟通障碍,无严重心血管疾病或其他躯体疾病。近半月内使用抗凝、抗焦虑和镇静止痛药物者除外。
 
  1.2 方 法
 
  1.2.1 评定工具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用于评价患者的牙科焦虑水平。由4个项目组成,每个条目都包括由轻到重的5个选项,最低计4分,最高计2O分,MDAS≥11分为牙科焦虑患者,分数越高,牙科焦虑程度越重。
 
  疼痛视觉类比量表(PVAS):该量表将一条10 cm 的线段分为10等分,让患者根据自己对疼痛的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从起点至记号处的距离长度代表患者感觉到的疼痛程度。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O,表示严重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
 
  1.2.2 研究方法从以上230例研究对象中,按照MDAS得分,筛选100例具有牙科焦虑(MDAS≥l1分)的拔牙患者,按单双顺序法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对照组与干预组各50例。
 
  对照组:常规给患者介绍拔牙的必要性和手术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履行术前签字程序,整个手术过程没有任何干预措施。
 
  干预组:除常规给患者介绍拔牙的必要性和手术并发症,履行术前签字程序外,在拔牙手术前1小时与患者面谈,了解患者的经历,并通过文字、图片和影像等方式向患者介绍拔牙具体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从行为认知方面让患者对拔牙充分认知,引导患者消除拔牙恐惧。
 
  1.2.3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两独立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大学生拔牙患者的焦虑情况230例大学生拔牙患者在拔牙术前的MDAS平均得分为10.23±4.16,最高分19分,最低分5分。表1显示,大学生拔牙焦虑的发生率为51.74 ;女性患者发生牙科焦虑的比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 2组患者拔牙前后MDAS得分比较表2显示,干预组患者拔牙前后的MDAS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声<0.01);对照组拔牙前后MDAS平均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2组患者拔牙前后疼痛程度比较表3显示,干预组患者在拔牙术前后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01);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拔牙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牙科焦虑一直是困扰广大牙病患者和口腔临床医生的问题,不仅影响患者口腔健康,还导致临床治疗困难,影响治疗效果。引起牙科焦虑的因素较多,主要与牙科医源性创伤、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有关。牙拔除术是基层口腔门诊最常见的手术。
 
  研究表明,拔牙是导致患者牙科焦虑的主要事件之一
 
  。研究证实,口腔认知与牙科焦虑关系密切,由于认知不足或错误,患者常常把看牙与疼痛联系在一起,而对疼痛的恐惧是导致牙科焦虑的直接诱因之一。减少拔牙焦虑,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治疗效果,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目前关于牙科焦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原因的调查研究方面,而对牙科焦虑的干预措施缺乏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随着医学模式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认知行为治疗作为目前最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已经逐渐应用到对牙科焦虑的干预中。
 
  有资料显示,我国约有90 以上的人曾有牙痛或患有牙病,牙科焦虑症的发生率为14.2%,其中18~25岁年龄组最高口 。因此,本文选择口腔门诊的大学生拔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认知行为干预运用到拔牙前后过程中,探讨其对缓解拔牙焦虑的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拔牙焦虑的发生率为51.74%,与男性患者比较,女性患者发生牙科焦虑的比率更高,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与女性自身生理状况以及自控能力或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关。
 
  另外,本研究发现,未经干预的拔牙焦虑患者,在手术前后均表现出较高的焦虑水平和疼痛感知度,表明常规治疗不重视对拔牙焦虑患者的认知和心理引导,只单纯完成手术过程,导致患者在整个诊疗过程中一直处于焦虑状态。然而,经过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拔牙焦虑患者在手术前后的焦虑得分和疼痛程度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表明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拔牙焦虑,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因此,临床上对具有牙科焦虑的拔牙病人,应给予相关认知行为干预,这样能有效缓解患者的拔牙焦虑情绪,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口腔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