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F―FDG显像在诊断结肠癌术后转移复发中的应用

  结肠癌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在我国,结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32%。结肠癌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结肠癌的复发和转移。结肠癌的术后复发率约为30%一40%,多数发生于术后2年内。因此发现早期复发灶以争取再次手术的机会,或进行积极系统的联合治疗,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预后存活率的关键。我们应用”F—FDG显像对结肠癌术后转移复发进行早期诊断,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6月一2012年10月结肠癌术后患者68例。男4O例,女28例;年龄32~79岁。平均49.7岁。
 
  其中病理诊断腺癌53例,鳞癌4例,粘液癌7例,腺鳞癌4例。
 
  显像时间为术后4~38个月。1F—FDG显像发现的复发或转移病灶在显像后1~2个月内经手术切除或穿刺病理证实。
 
  1.2 分组方法根据国际改良的Dukes改良分期方案进行分期。A期:病变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B1期:病变侵及固有肌层,无淋巴结转移;B2期:病变穿透固有肌层,累及浆膜层,无淋巴结转移;c1期:有区域淋巴结转移,但无肠系膜血管旁淋巴结转移;C2期:有肠系膜血管旁淋巴结转移;D期:有远处转移或腹腔转移,或广泛浸润无法切除。本研究中患者例数较少,故依据结肠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A+B组和C+D组,对各组”F—FDG PET/CT显像结果进行分析,分别计算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
 
  1.3 F—FDG显像方法
 
  1.3.1 仪器和显像剂。hPET/CT系GE Discovery VH符合线路显像仪。”F一脱葡萄糖(FDG)由GE公司提供,放化纯>95% 。
 
  1.3 2 显像方法。患者空腹3—6 h,常规测量空腹血糖,所有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为4.5~7.6mmol/L,平均(5.20±1.35)mmol/L。平静状态下通过三通管注射 F—FDG 187~352MBq,静卧休息60rain后开始显像,采用GE Discovery VH符合线路仪,先进行CT扫描10rain,然后行正电子显像,共采集30min。
 
  1.3.3 图像重建及融合。正电子图像重建采用有序子集最大期望值迭代法(OSEM),CT采用标准重建法。计算机自动将透射扫描图生成衰减图,经与正电子图像融合,获得横断、冠状、矢状面和三维图像、CT及融合图像。
 
  1.3.4 图像分析。 F—FDG图像由2位有经验的核医学医师阅片,CT图像由2位影像科医师阅片。沿病灶周边勾画感兴趣区(ROI),采用半定量法计算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T/NT)。T/NT比值>1为恶性,≤1为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比较采用x 检验。P<0.05为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FDG PET/CT及cT对结肠癌术后复发的诊断结果本组68例全部为结肠癌术后患者。 F—FDG显像阳性45例,其中假阳性5例;阴性23例,其中假阴性6例。全部患者行CT检查共发现阳性35例,假阳性11例;阴性33例,假阴性20例。
 
  2.2 F—FDG PET/CT在不同分期结肠癌术后复发的诊断结果A+B组患者行”F—FDG PET/CT显像后,诊断复发的灵敏度为44.4% (4/9),特异度为60% (6/10),准确性为52.6%(10/19)。C+D组患者行 F—FDG PET/CT显像后,诊断患者复发的灵敏度为97.3% (36/37),特异度为91.7%(11/12),准确性为95.9%(47/49)3 讨论近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经手术治疗,但复发率高,预后差,因此临床上如能早期诊断,准确判断术前结肠癌浸润范围、转移区域及术后复发或转移,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一些有转移或复发的患者将从中受益。目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CT、MRI多从解剖结构的角度来判断结肠癌,组织密度的变化常常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同时转移病灶特别是转移的淋巴结大多数<1cm,影像学检查易造成漏诊~15F—FDG PET属于功能显像,灵敏度高,能发现病变的早期变化,己成为肿瘤诊断的一种有用的检查方法 。
 
  本研究中”F—FDG PET探测结肠癌术后疑似复发患者的总体敏感度87.0% ,特异性77.3% ,准确性为83.8% ,较常规CT检查明显提高,此结果与之前国内外 学者研究结果类似,证明”F—FDG PET/CT诊断结肠癌术后患者较常规影像学检查更有价值。本研究中5例假阳性病例,其中1例为放疗后炎性反应,1例结肠肉芽肿,3例结肠息肉。分析 F—FDGPET/CT最常导致假阳性结果的原因是盆腔脏器的生理性FDG摄取”J,如最近行切开和活组织检查,引流管口周围,造瘘口周围,同样在结肠炎、肠脓肿、屡管、憩室炎和一些良性腺瘤也可看到FDG分布增高。本研究中6例假阴性患者的病理类型是粘液腺癌2例,浆液腺癌1例,淋巴结未摄取1例,肿瘤直径<0.8cm2例,在”F—FDG PET/CT显像上呈不摄取或低摄取FDG,最终导致假阴性的结果。
 
  F—FDG PET/CT一次全身显像不易遗漏远处转移灶,进而了解肿瘤患者全身病灶的全貌,有助于明确肿瘤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本研究结果还提示“F—FDG PET/CT检查在结肠癌C+D期组的敏感度为97.3% (36/37),特异度为91.7%(11/12),准确性为95.9%(47/49)均高于A+B期的44.4%(4/9),60%(6/10)及52.6%(10/19)。分析原因可能与结肠癌分期越晚,肿瘤细胞复发转移潜能越高,形成复发转移癌灶后细胞代谢旺盛,吸收利用 F—FDG越多,导致 F—FDG PET/CT检出阳性率越高,因本课题研究样本较少,还需要大样本研究及基础研究明确其中具体机制。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