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应用耳鼻喉综合治疗台为清醒患者留置胃管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护理操作,也是一项侵袭性操作,给患者带来痛苦体验。虽大部分护士能掌握操作方法,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如患者置管时不配合、鼻腔狭窄,护士置管技巧等因素,置管困难、置管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烦躁、气管切开的患者,更易导致置管失败。为了减轻患者置管时的痛苦体验、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我科应用耳鼻喉综合治疗台(下称治疗台)在直视下为清醒患者留置胃管,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神志清楚、能主动配合患者115例,均需行鼻饲或胃肠减压,其中男62例、女53例,年龄25~81岁,平均56.0岁。食管癌18例,鼻咽癌17例,淋巴瘤8例,胃癌24例,结肠癌28例,肺癌5例,乳腺癌3例,胰腺癌7例,肝癌5例。将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需留置胃管的57例设为对照组,将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需留置胃管的58例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方法
 
  1.2.1 置管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方法置管。观察组在耳鼻喉科门诊应用北京启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ENT 2800MG 型耳鼻喉综合治疗台留置胃管,除常规留置胃管的物品外,另将治疗台2个喷枪药壶内分别装入2 盐酸麻黄碱20 mI 和1 丁卡因20 mI 。操作前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做丁卡因药物试验(将棉签蘸1% 丁卡因药液少许涂于患者嘴唇上,15 min后询问患者有无口麻、心慌等不适,判断结果)。阴性者可使用丁卡因,阳性者则不能使用且退出本研究。嘱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靠于五官科座椅上(座椅调至120。)。操作者面对患者,戴额镜、开治疗台光源,用湿棉签清洁患者双侧鼻腔,左手持前鼻镜撑开鼻腔,观察双侧鼻腔有无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将左、右鼻腔间隙较宽的一侧定为置管侧。取装有盐酸麻黄碱的喷枪,将2 麻黄碱药液均匀喷射于置管侧鼻腔黏膜表面l~2次,再取装有19/6丁卡因的喷枪,嘱患者张口,分别向V1咽部及鼻腔喷人丁卡因。5~10 min后,用无菌液体石蜡润滑胃管前端,在额镜直视下沿鼻底向下、向后经下鼻道缓慢置人胃管,待胃管置入15 cm左右,嘱患者做吞咽动作,边送管边鼓励患者,至胃管置入所需长度。若置管不顺,可嘱患者张口,观察胃管是否盘绕于口腔内。按常规检查胃管在胃内后取医用鼻贴妥善固定,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1.2.2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恶心呕吐及疼痛不适发生率。
 
  1.2.3 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Y。检验,检验水准P=0.05。
 
  2 结果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恶心呕吐、疼痛不适发生率比较。
 
  两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恶心呕吐、疼痛
 
  3 讨论
 
  3.1 应用治疗台置管的优势 常规置入胃管多采取卧位及半卧位,彭志红等 报道左侧卧位头稍向前屈时喉头位置前移,易于胃管顺右侧梨状窝进入食管。
 
  本观察组采取的是坐位,头稍向后仰靠于五官科椅上,此时,喉头亦向前移,胃管更容易借助重力顺鼻底向下、向后滑行,顺利通过口咽部进入食管,减少了胃管在口腔盘绕的现象。
 
  2 盐酸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可直接激动血管平滑肌的a、8受体,使皮肤、黏膜以及内脏血管收缩。喷于鼻腔黏膜表面可使鼻甲收缩、鼻甲问腔隙变大、增宽,易于胃管插入并顺利通过,避免因反复插管致鼻腔黏膜出血。常规置管前用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胃管,仅能起到润滑作用,但并不能减轻胃管对咽部喉上神经的刺激,也不能降低喉上神经的敏感性。胃管置入对患者鼻咽、食管、胃有很强的刺激,可造成患者恶心、呕吐、呼吸加快、血压升高,如不能一次顺利成功置管,可加重上述症状。
 
  当胃管通过咽喉部时刺激喉上神经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致插管失败。丁卡因是一种酯类局麻药,黏膜穿透力强,1丁卡因作表面麻醉1O~15 min就能奏效,维持时问3 h,对咽喉部黏膜及食管胃黏膜可起到表面麻醉作用,能有效阻断局部的神经反射,减轻了胃管的刺激,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减轻痛苦,有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插管的一次成功率。治疗台由正压泵输出正压,经调节压力后输入喷枪,当按下喷枪按钮,药液就会呈雾状喷出。相比喉头喷雾器更省时、省力,药物喷射均匀,与黏膜表面接触范围更广,易快速发挥药物的作用。另外,治疗台带有冷光源与投射灯,可任意调节照明角度,投射光线由额镜反射至口、鼻腔,操作者能在直视下插管,避免了常规置管时的盲插,减轻了由盲插导致的疼痛与不适,提高了置管的准确率。结果显示,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恶心呕吐及疼痛不适发生率因使用丁卡因黏膜表面麻醉剂后,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O.01)。
 
  3.2 置管时的方向 在护理教科书中,对胃管置管时的方向没有给予明确的指示,大多数护士盲目置管。本研究在了解鼻腔的解剖结构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额镜辅助在插管时顺着鼻底以抛物线方式,向下、向后的方向置入胃管使胃管较容易通过鼻腔下至口咽部。
 
  3.3 置管速度 本研究还发现,缓速置管能提高置管成功率,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张红艳等l4报道缓速置管法使患者精神放松,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从而取得患者的合作,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
 
  缓慢置管时因速度较慢、用力较小,对患者食管刺激症状明显较快速置管小,患者吞咽动作与操作者送管动作易于配合一致,可以有效防止胃管前端形成夹角而盘在咽喉部,从鼻腔至胃内一般应控制在20 S内。
 
  在置管过程中要随时与患者交流,鼓励安慰患者,使置管过程体现人性化护理。
 
  经鼻留置胃管是临床上一项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但因操作的侵入性会引起患者疼痛与不适,应用治疗台置管利于胃管置入,鼻腔喷洒麻黄碱能使鼻腔黏膜血管收缩,使鼻道更宽敞,利于胃管插入,局部表面黏膜麻醉剂的运用能有效地减轻胃管对喉上神经的刺激,减轻疼痛、恶心、呕吐等不适体验,使患者能较好地配合操作者置管,额镜的运用使插管变为直视,避免了盲插,提高了操作成功率,减少了对鼻腔黏膜的损伤。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