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含漱预防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口腔溃疡的效果

  口腔溃疡是肿瘤患者化疗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引起剧烈的疼痛,影响说话和进食,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近年来,有文献道,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口腔溃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7年10月至2009年2月,笔者对66例放、化疗的患者采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含漱预防放、化疗后口腔溃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选择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血液科及军人病区住院的放、化疗的患者66例,男45例,女21例,年龄17~ 42(23.6± 4.2)岁,病程1~ l4(8.5±2.9)个月。其中急性白血病38例(急性髓性白血病26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2例),实体瘤28例[神经胶质瘤13例,NK/T细胞性淋巴瘤(鼻型)5例,鼻咽癌5例,舌癌2例,扁桃体淋巴瘤2例,腮腺癌1例]。急性髓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分别给予DA、MA 和HA 及VDCP、VDLP和VDCLP等化疗方案。实体瘤采用放疗及放、化疗联合治疗,化疗方案根据不同疾病分别采用PCV方案(甲基苄肼+司莫司汀+长春新碱)、DF(顺铂+5一氟尿嘧啶)、APF(阿霉素+顺铂+5-氟尿嘧啶)及IPF(异环磷酰胺+顺铂+5一氟尿嘧啶)等。
 
  将66例患者按人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2例)。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症状、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放、化疗后1 d采用rhG-CSF的生理盐水稀释液[rhG—CSF(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20063116)100 g+生理盐水250 mL],在早、中及晚3餐后30 min及晚间临睡前各含漱(用舌在齿、颊及腭面搅动,使漱口液充分接触口腔黏膜各个部位)1次,2O mL·次一,5 min·次一;对照组在放、化疗后1 d采用0.02 呋喃西林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批号:130227409)含漱,方法同治疗组。如患者出现呕吐,临时增加含漱1次;影响进食的患者,3餐前20 min各含漱1次。
 
  2组均连用至放、化疗结束后5 d。
 
  1.3 观察指标及口腔溃疡程度判断标准观察2组患者口腔溃疡程度(0一Ⅳ度)的发生情况。
 
  参照文献E33的WHO抗癌药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度标准,将口腔溃疡依轻重反应程度分为5度。0度:黏膜正常;I度:黏膜红斑,疼痛,不影响进食;Ⅱ度:黏膜红斑明显,疼痛加重,散在溃疡,溃疡直径0.1~0.2 cm,能进半流食;Ⅲ度:黏膜溃疡及疼痛比Ⅱ度明显,溃疡直径0.2~O.4 cm,只能进流质饮食;Ⅳ度:疼痛剧烈,溃疡融合成片状,溃疡直径0.3~O.5 crn,不能进食。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组口腔溃疡为0、工及Ⅱ度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
 
  3 讨论放、化疗所致口腔溃疡是指恶性肿瘤患者口腔黏膜组织对化疗或者放疗的一种炎性反应,特指肿瘤放、化疗所诱发的严重口腔黏膜损伤所导致的口腔炎症。口腔溃疡是患者放、化疗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24.8~67%。接受标准化疗剂量的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大约4O%;接受大剂量化疗的患者,口腔溃疡发生率几乎为100%。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化疗期间口腔溃疡的预防和治疗。
 
  放、化疗导致口腔溃疡的原因E7-93包括:1)放、化疗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黏膜组织基底层的前体细胞产生严重减弱或不能再产生新的细胞,成熟的上皮细胞持续丢失的结果就是黏膜剥脱,形成口腔溃疡。2)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提高恶性肿瘤治愈率的同时,对增殖旺盛的正常细胞(如造血系统和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等)有影响,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口腔溃疡是恶性肿瘤化疗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3)口腔内的真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有严重基础疾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的情况下,真菌大量繁殖,造成口腔感染,而形成溃疡。4)口腔溃疡可引起疼痛,影响进食,导致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尤其是叶酸、维生素B :的缺乏,二者的来源均为食物。叶酸、维生素B 摄人不足,使口腔黏膜代谢异常,易发生口腔溃疡,而口腔溃疡又进一步影响患者进食,形成恶性循环。
 
  呋哺西林属合成抗微生物药,为硝基呋喃类溶液剂,其干扰细菌的糖代谢过程和氧化酶系统而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主要干扰细菌糖代谢的早期阶段,导致细菌代谢紊乱而死亡。呋喃西林抗菌谱较广,对多种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在体外能抑制一般的细菌,高浓度时可杀菌,而0.02%呋喃西林溶液从黏膜和创面吸收极少,对组织无刺激。因此,常用于预防口腔溃疡。
 
  rhG—CSF是由植入人G—CSF基因的大肠杆菌通过重组DNA技术而制得。普遍认为,rhG—CSF的生物学作用是通过与效应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rhG—CSF—R)结合而产生的。rhG-CSF在体内可来源于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间皮细胞和内皮细胞。rhG—CSF作用于粒系祖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促进骨髓中中性粒细胞和干祖细胞向外周血中释放;缩短中性粒细胞成熟时间,增强成熟粒细胞趋化性、吞噬作用;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花生四烯酸、髓过氧化物酶及白细胞碱性磷酸酶,介导中性粒细胞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及抗体依赖的细胞杀伤活性作用 。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口腔溃疡为0、工及Ⅱ度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提示,rhG—CSF能迅速、有效地缓解疼痛,促进口腔溃疡的愈合。对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口腔溃疡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可明显改善患者放、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