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医学论文范文:无菌物品区域化供应的管理方法与体会

  近年来,消毒供应专业已经向专业化、集中化和信息化发展,同时社会卫生资源紧缺的国情使我国积极创建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迫在眉睫。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指具备对所在区域内多个医疗机构的全部可复用医疗器械进行接收、清洗、消毒、灭菌、发放功能的消毒供应中心。目前,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运行模式有政府投资模式、医院投资模式和社会投资模式3种。近年来,我院对区域内8所医院的无菌物品实施统一回收、集中处理、统一配送,进行消毒供应区域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我院是1995年卫生部首批命名的三级甲等医院,核定床位1 500余张,消毒供应面积1 100m。消毒供应中心有工作人员27名,其中护理人员l2名、消毒人员3名、其他工作人员l2名,并配置全套清洗、消毒、灭菌设备。从2007年由分散式向集中式消毒供应的模式转变,2008年完成对医院内所有无菌物品的集中供给。2010年在行政部门的协调下,开始为8所医院提供供应服务。
 
  2 方法
 
  2.1 优化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配置我院消毒供应中心集中式供应模式于2007年投入使用。医院配备了全自动清洗消毒设备4台、全自动高温蒸汽灭菌器3台,超声波清洗器、干燥柜、等离子低温灭菌设备、封口机、环氧乙烷低温灭菌器各1台等全套消毒供应设备。根据工作量弹性调配人员,错峰上班,对医院内无菌物品集中回收、集中清洗、集中灭菌,为开展无菌物品区域化供应节约时间及空间。在原有工作人员的基础上除增添1名司机外,没有额外添加工作人员。2.2 制订工作流程和相关制度为保证区域化无菌物品的规范管理,建立详细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例如:院外回收工作流程、点交流程、运送流程、包装流程、发放流程和相关质量标准。完善了无菌物品交接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沟通协调制度、器械更换制度、外来器械管理制度、查对制度、监测制度、物品的质量追溯与召回制度 j。
 
  组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学习相关流程和规章制度,以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素质,使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消毒供应中心区域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3 成本核算在医院财务部门的共同协作下,完成对所有无菌物品的全成本核算。每件器械消毒供应的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非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包含建筑折旧成本、设备折旧成本和办公家具折旧成本;固定成本相对稳定,变化不大。非固定成本包含耗材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售后服务成本等项目,是无菌物品定价的核心部分。我院通过弹性排班、合理配置人员、规范耗材的使用等方面控制非固定成本的支出,核定出单把器械和各种器械包的实际成本支出,平均每把器械固定成本和非固定成本在1~1.5元。通过院内成本核算,价格合理,得到了其他医院的一致认可。区域化供应后,首次大批更换器械产生的费用由市卫生局、我院和社区医院共同承担,我院以出租器械包的形式为各医疗机构提供灭菌器械包,其收费标准与本院相同。
 
  2.4 无菌物品区域化供应流程各医院每天下收下送一次,医院根据需要量备齐基数,保证24 h的供给。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物品的点交采用密闭式集装箱运输,器械包内物品统一配置,专人专车运送,各医院只需安排1名工作人员完成物品的点交和质量追踪。
 
  2.4.1 物品回收和点交我院安排1辆运送车,每天早上按顺序回收污染物品,各医院将预处理后的污染物品用密闭箱放置到指定地点,由我院工人集中回收,污染箱内附有清单及需要增加的物品;下午再将灭菌的物品用集装箱送到各所医院,箱内有无菌物品清单及收费价格,方便各所医院核对,运送车按规范清洗消毒。污染物品到达我院后由去}亏区人员核对点交,确认无误后输入计算机,各区域能准确查到每一件物品的具体数量,自动收费记账。
 
  2.4.2 器械的清洗和包装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器械后对器械进行清点和分类,根据l生能选择不同的清洗方式,机械清洗的器械必须预处理后再进入全自动清洗机内进行清洗,特殊感染性物品按规范进行处理并与包装区进行交接;清洗后的物品采用目测、灯检ATP酶测试棒等方式进行质量检查;包装时双人核对,同一名称器械包的内容物相对统一。根据各医院物品使用的周期选择不同的包装材料(价格有区别)。各类器械包均有品名、内容物、打包人、灭菌人、锅次、锅号、灭菌时间、失效期和医院名称。
 
  2.4.3 器械灭菌、监测根据器械的不同性能,采用不同的灭菌方法。高温蒸汽灭菌每周生物监测2~3次;等离子低温灭菌每天早上第1锅生物监测;环氧乙烷每天生物监测1次,生物监测合格后发放物品。所有植入型器械采用统一灭菌、统一生物监测的方式,待生物监测合格后,出具证明给各医院,生物监测原始报告存档。
 
  2.4.4 质量追溯 医院采用信息化系统对物品进行质量追溯,去污区的计算机记录物品的医院名称、锅次、锅号、时间和责任人,当物品确认提交后,方可进行下一个追溯程序;包装区的计算机录入检查、包装、锅次、锅号、灭菌时间、打包人等信息后进入无菌物品发放区,该区域无菌物品冷却、查对、确认后提交信息,完成物品从清洗到包装和灭菌的追溯管理。除信息化管理外,科室还成立质量控制小组,各医院供应室护士为质量控制联系人,对区域化供应的无菌包在运输过程中和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跟踪,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2.5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技术资料采用例数、百分比进行描述,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服务前后无菌物品消毒质量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8所医院接受区域化消毒供应服务前后消毒供应运营成本比较采用 检验。
 
  3 效果
 
  3.1 无菌物品的清洗和包装质量提高
 
  3.2 消毒供应中心的运营成本降低8所医院接受区域化消毒供应服务前平均消毒供应运营成本为(12.O0±2.O0)万元,而接受区域化消毒供应服务后平均消毒供应运营成本为(6.13±0.79)万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152,P=0.000)。
 
  4 体会
 
  4.1 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服务提高了消毒质量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服务前,部分三级医院缺少低温灭菌设备和快速监测设备,多数基层医疗机构未设独立的供应室,配置不足,监测落后,没有专人负责,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消毒供应中心规范的清洗、消毒、包装、灭菌及监测,规避了其他医院浸泡消毒或者直接灭菌等不规范行为,确保了灭菌包的质量。结果显示,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服务提高了消毒质量(P<0.01)。区域化消毒供应模式下集中处理的医疗器械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保证了器械彻底清洗的效果,使器械清洗不彻底、包装不规范、包布不清洁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使无菌包更安全、更规范,提高了消毒质量。
 
  4.2 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服务降低了消毒供应运营成本结果显示,开展区域化消毒供应服务降低了消毒供应运营成本(P<0.01)。实施各种医疗器械包集中供应,合理利用设备、人力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员、设备投入,降低了运营成本。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既能保障合格的无菌物品,又避免了重复投资建设,保障了有限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又降低各所医院的医疗成本 。社区医院以往消毒供应中心至少有2—3名工作人员,自从实行区域化后,每天只需安排1名工作人员上午1 h回收、下午1 h下送,每月半天时间汇总即可完成原来的工作量。我院除了增加运输费用外,不需增加额外设备;工作时间弹性调整后没有增加工作人员;各种清洗、包装、灭菌因满负载运作,单件器械的实际成本反而下降,自运作以来,减少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综上所述,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既能保证合格的无菌物品,又能保障有限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既降低了医院的医疗成本,又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值得推广运用。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