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医学论文范文:鼻腔冲洗在鼻内镜术后护理应用中的临床观察

  鼻窦内镜手术fESS)是近年来鼻科学领域中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诊治的一大革命,是一种创伤小,痛苦少的新手术方法。鼻内镜手术术后常出现诸如术腔结痂,分泌物积聚,黏膜充血、粘连、水肿等不良反应。为解决上述问题,天津公安医院耳鼻喉科开展鼻内镜术后鼻腔冲洗治疗,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促进了术腔黏膜的恢复,有效地预防术腔粘连和窦口闭锁。鼻腔冲洗(nasal irrigation)是一种低廉有效的治疗鼻腔疾病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欢迎。最近,在欧洲过敏与临床免疫学会(EAACI)及欧洲鼻科学会关于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指导纲要中将鼻腔冲洗作为鼻窦炎、鼻息肉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Klossek JM对鼻息肉病患者采取常规鼻窦内镜手术后,在术后给予应用鼻腔冲洗及局部类固醇激素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因此术后鼻腔冲洗能够巩固内镜手术的疗效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5月一2013年5月在本科行鼻内镜患者136例,男性87人,女性49人,年龄2l~(;4岁,平均41.21岁,所有患者均行鼻腔检查及鼻窦CT检查,并且明确诊断。其中鼻息肉鼻内镜术后65例,鼻窦炎鼻内镜术后71例,
 
  1.2 分组将136例鼻内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9例,对照组67例。两组患者经检查均无手术禁忌证。
 
  1.3 材料鼻腔冲洗器、0.9%等渗的生理盐水、0.1% 苯扎氯铵。
 
  1.4 冲洗方法① 0.9% 生理盐水+0.1% 苯扎氯铵15ml充分摇匀,倒人洗鼻器内。② 将喷头对向水池,来回按压手柄3—5回,排出管内空气,调节水流强度。喷头拉长,水流为柱状。③坐位或站立于水池边。颈部围治疗巾,一手持冲洗头,一手按压手柄。头略偏斜并稍前倾30°④ 冲洗时低头,面向水池,张口自然呼吸,将冲洗头置入一侧鼻前庭,慢慢按压手柄,使水缓缓冲入鼻腔而由对侧鼻孔排出(部分流入咽部,吐出即可)。两侧交替进行,先冲洗鼻腔堵塞较重的一侧,再冲洗对侧。⑤若冲洗时出现咳嗽、呕吐、喷嚏等不适现象,应立即停止,稍待片刻后再冲洗。洗鼻过程中要张嘴呼吸,最好发出“啊”的声音,防止水进入气道,如嘴里有水流出,不要吞咽,让它自然流下。冲洗过程中可轻轻擤鼻,有利于分泌物排出。⑥洗毕,头向前倾,让鼻腔内残余冲洗液排出,然后一侧一侧分别轻轻擤鼻,以助排净。⑦ 冲洗时间1次,d,3 min/次左右。勿用力擤鼻,以免造成咽鼓管感染。
 
  1.5 注意事项① 冲洗时询问患者有无进食早餐,尽量避免空腹操作,操作前最好饮少量开水。以免发生低血糖性恶心等现象。② 水温要接近正常体温,不宜太热太凉。③ 冲洗时勿与患者交流,以免发生呛咳。④液体进人鼻腔的压力由手按压的力度控制;冲洗压力不能太大,水灌入咽鼓管内,可导致中耳感染。⑤ 冲洗管前端锥形头与鼻孔要紧密接触,冲洗液进人鼻腔内,并从另一鼻孔流出。⑥ 冲洗完毕嘱患者勿用力擤鼻涕,以免用力过大引起鼻咽腔出血及中耳感染。
 
  擤鼻过急过猛,或同时紧捏两侧鼻孔用力擤鼻,易导致中耳感染,造成咽鼓管感染。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1周左右情况比较治疗组患者感觉鼻阻不明显,通气较好,分泌物及痂壳明显减少。检查见术腔较干净,肿胀明显消退,开放的各窦口显露较清晰。对照组患者感觉鼻阻明显,且痂壳及分泌物多,检查见术腔内大部分有痂壳,黏膜仍肿胀,开放的各窦口显露不明显,有痂壳阻塞。
 
  2.2 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在鼻内窥镜下检查时比较治疗组患者术腔黏膜肿胀不明显,少数有囊泡生长,各开放的窦口较清晰可见,术腔较干净,患者自觉症状明显较好。对照组患者术腔黏膜肿胀不明显,但多有囊泡生长,各开放的窦口显露不明显,尤以上颌窦口为主。且部分患者仍有脓性分泌物,患者自觉症状复发,如头昏,流脓涕等。
 
  3 讨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及多发病。其发病原因多是由于鼻部粘膜长期炎症水肿,窦口堵塞,引流不畅所致,以变态反应和慢性炎症为主要原因。目前多以鼻内窥镜卞手术治疗为主。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开展为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提供了一条新途径,解决了一些以往传统鼻腔、鼻窦手术难以解决的问题,使鼻窦炎、鼻息肉治疗的成功率大为提高,但是,手术治疗仅为疾病治疗的一部分。许庚等 把功能性内镜手术后粘连归纳划分为3个阶段,并提出各阶段处理原则。他们认为术后局部处理与手术同等重要。术后并发症也由于术后处理不当而较为常见,术后综合性治疗包括抗生素、皮质激素的应用,术腔清理和鼻腔冲洗等,原则上以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处理的好坏影响到术后的疗效,其中术后定期鼻窦内窥镜随访是预防和减少复发的重要措施。经证实,仅手术治疗而不行术后换药的患者容易复发。术后清理目的在于使鼻腔与鼻窦的手术创面迅速愈合,避免术后粘连。术后的综合处理是否得当,也能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术后鼻腔鼻窦黏膜肿胀,分泌物增多、肉芽及囊泡形成、增生、感染及变态反应等因素均影响治疗效果。这就要求患者要及时定期彻底地清理鼻腔,按时予以鼻腔冲洗,以便医生了解术腔情况,将新生的肉芽或者囊泡去除,以保证手术效果。鼻腔清理分两个阶段,即住院期间的清理与出院后的定期清理。复诊时间有的甚至要持续半年左右,因此,使用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进行鼻窦内镜术后的随诊治疗,是提高手术效果的主要措施。鼻腔冲洗经常被认为是一种辅助治疗措施,它适用于很多种疾病,如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和非过敏性鼻炎、非特异性鼻部症状(包括后鼻滴漏)、鼻中隔穿孔和鼻窦术后护理的患者。通常在使用鼻腔冲洗后,可减少药物的使用 。鼻腔冲洗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明显的缓解患者鼻腔、鼻窦的症状,同时由于减少药物治疗的用量,因此能够降低细菌的耐药性,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副作用很少,仅有少量文献报道有以下副作用,如鼻腔刺激、局部烧灼感、痒感、撕裂感、鼻出血、头痛、耳痛及冲洗后进入鼻窦的液体流出引起的不适等症状,但是大部分人认为这些副作用不重要,而且也不影响患者对鼻腔通气的改善。
 
  4 小结以上临床资料显示,进行鼻窦炎术后的鼻腔冲洗69例,以术后定期随访3个月为限,观察鼻窦内窥镜下术腔黏膜上皮化,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鼻腔冲洗可使鼻黏膜恢复时间缩短,鼻腔粘连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使用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进行鼻窦内镜术后的随诊治疗,是提高手术效果的主要措施。方便简捷,患者易于操作,且费用低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