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316株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PA)属于条件致病菌,在临床分离的致病菌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也是目前医院感染中最主要的病原菌之一。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PA多重耐药性日趋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送检的316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PA进行耐药性分析,得到该时间段内,我院PA的耐药率及其耐药变化趋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l 对象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2010年1月一2012年12月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妇幼医院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PA,共316株。质控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
 
  1.2 方 法所有菌株经美国BD BBL Crystal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药敏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KB法),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的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试验操作方法和判断标准执行。药敏纸片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水解酪蛋白(MH)培养基由广州迪尔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WHO)开发并推荐的用于管理细菌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的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PA在临床标本中的来源分布表1显示,PA主要来源于痰及咽拭子标本,占70.2%。
 
  2.2 PA药敏试验结果表2显示,PA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耐药严重,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亚胺培南耐药率较低。使用,其耐药率也在逐年上升。
 
  PA的耐药日趋严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控制细菌耐药的关键因素。临床治疗除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外,还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及细菌耐药监测,以控制耐药现象的加重,同时为临床正确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3 讨 论PA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水、空气、正常人体皮肤、肠道、呼吸道及医疗器械上都有PA存在,很容易造成机会性感染,在临床感染的非发酵菌中占首位,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是医院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PA 的耐药机制异常复杂,包括:① 细菌产生抗菌活性酶,如金属酶、一内酰胺酶等;② 细菌改变抗菌药物作用的靶位,从而逃避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③形成生物膜,细胞外膜主动外排系统的表达,外膜蛋白改变致通透性降低等。这些因素的协同作用使其对抗菌药物易产生交叉耐药和多重耐药。
 
  该院分离的PA多数来源于痰及咽拭子标本,占70.2%,表明PA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本文研究结果显示,PA 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
 
  由于亚胺培南可与多种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胞溶解和死亡,且其对I3一内酰胺酶稳定,是治疗PA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之一,但由于该类药物在临床的大量。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