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医学论文论重庆市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状况调查分析

  我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3.3%,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社区是老年人居住的主要场所,也是社区护理关注的重点区域。为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对辖区内的老年人进行营养状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道社区居住的356名老年人,同意参加本调查,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听力、智力正常,无精神疾患和语言交流障碍。
 
  1.1 方 法由经过专门培训的2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和营养状况评价。
 
  老年人的饮食情况由本人、家庭成员或保姆提供。
 
  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有无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婚姻状况、饮酒史、早餐情况等。营养状况采用简易营养评价精法(MNA—SF)量表进行调查与评价。该量表包括近3个月体质量丢失、应激、活动能力、神经精神疾病、食欲减退和体质指数(BMI)共6部分内容,总分值为14分,大于或等于11分为正常,小于l1分为营养不良。调查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使用 。检验,检验水准为一0.05。
 
  2 结 果
 
  2.1 一般人口学资料本研究共调查356例老年人,男性155例,女性201例;年龄60~93岁,平均(76.4±7.4)岁;86例患有糖尿病,104例患有高血压;243例老年人处于独居状态;208例存在咀嚼困难;267例每天坚持吃早餐;74例有饮酒习惯。
 
  2.2 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状况及影响因素356名调查对象中,有营养不良者122例,发生率为34.3%。81-90岁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最高为42.1%,6O~70岁最低为18.6%,不同年龄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6例糖尿病人中营养不良者35例,占4O.7%;104例高血压病人中营养不良者24例,占23.1%。有高血压、糖尿病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与无高血压、糖尿病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独居老年人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8.0%,而与家人同住的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8.1%,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存在咀嚼困难的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7.9% ,无咀嚼困难的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仅为18.9%,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无饮酒及是否坚持每天吃早餐的老年人之间营养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调查结果显示,重庆主城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34.3%,该数据比何扬利报道有独立生活能力的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5.0%~10.0%),比苏迎盈调查的养老院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低(52.4%)。重庆主城社区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其它社区,但比养老院的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低。这说明我国目前采用居家养老的传统模式比在养老院养老的模式更能保证老年人的营养需求,这可能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普遍都有人照顾,老年人在家进食也感觉更自由和方便有关。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重庆主城社区独居、有慢性疾病和吞咽障碍的老年人比例较高,同时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也相应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寿命逐渐延长,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逐渐老化,患慢性疾病和发生吞咽障碍的机率明显增加。疾病引起的营养消耗,老年所致的牙齿松动、脱落,或因不合适的假牙均使老年人的咀嚼能力下降,影响老年人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这些原因都可能导致老年人发生营养不良。
 
  本调查显示,有糖尿病和咀嚼困难的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分别是4O.7%和37.9%,均高于该社区老年人的平均水平。
 
  本调查还发现,有无饮酒习惯、是否坚持每日吃早餐的老年人,其营养不良发生率没有显著性差异,与普遍认为的饮酒和不吃早餐会影响营养状况的传统观念不一致。此数据因调查区域小、人数少,是否能反映老年人营养状况的整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老年人营养是老年病防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营养有助于延缓衰老、预防疾病,而营养不良有可能加速衰老和疾病的发生。因此,加强社区老年人的营养评估,重点关注独居、有慢性病和吞咽障碍的高龄老年人,及时给予老年人合理的营养指导,不仅可以减少老年人慢性病的发生,同时也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