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从大学生营养现状谈营养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未来的接班人,其体质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国家的未来,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年龄一般处在青春期后,脑力和体力劳动都非常多,营养健康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状况,从不同视角分析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及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期望改善大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终身受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本校6个系的全日制大专生为调查对象,随机问卷调查学生460名,学生平均年龄为(20±1.01岁。生源分别来自全国不同省市,分属10个专业。
 
  1.2 调查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开展现况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食物、营养素、营养与疾病等营养知识、对营养及营养教育的态度、饮食行为等,共44个题目。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选定的人群中发放调查表,被调查者自行填完后由工作人员当场收回。在收回调查表时,由专人对问卷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及可靠性。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17.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问卷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460份,回收有效问卷445份,有效回收率为97%。
 
  2.2 营养知识知晓情况丰富的营养知识是建立正确营养态度,采取健康营养行为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基本营养常识还是有的。应答比较理想的是吃粗粮、吃鱼有益健康,饮食过咸可导致高血压,知晓率分别为92.5%、88.9%、86.2%。知道鸡蛋含胆固醇高者为73.O%。了解常见补铁、补钙、补锌食物的学生仅占42.0%、36.O%、33.0%。
 
  对某些稍深层次问题了解甚少,如只有25.1% 的学生知道脚气病与不吃粗粮有关。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普遍较低,深入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很有必要。见表1。
 
  2.3 营养态度现状调查显示,总体上大学生对于营养有较积极的态度并希望得到营养健康的相关知识。认为“营养对健康不重要”和无所谓仅为5.2% ;94.8% 的学生认为营养对人体健康很重要;80.2% 的学生表示“十分愿意”为了健康而改变自身不良饮食习惯;89.8% 的学生希望得到营养健康方面的指导。
 
  2.4 营养行为现状此次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学生中,只有14.6% 的学生在选择食物时非常注重营养搭配,学生中24.9% 人表示想注意但没时间。学生中每天吃早餐的比例仅为40%。57.3% 的学生吃饭用时在1O~20 min,23.7% 为20—30 min,19.0% 为10 min以下。针对学生的行为,采用适合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教育内容非常重要。
 
  3 分析与讨论高职院校大学生营养状况是影响其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直接影响体能与智力发育。从营养问题的宏观性来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及态度不仅影响自身的营养行为并最终影响其身体素质,还间接的影响整个国民的素质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此在高职院校广泛开展营养健康教育的意义重大。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家庭因素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以前的生活、饮食、起居都是由父母照顾,很多学生第一次离开家,自理能力差,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差。
 
  导致饮食习惯不良、饮食没有规律。
 
  3.2 营养知识摄取不够大学生掌握的营养知识主要是通过泛读和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获得,学校及家庭在营养知识的普及方面作用发挥不够。
 
  3.3 低收入水平大学生没有固定收入,主要靠家庭供给,每年大额的学费、住宿费已经让一个普通家庭不堪重负,大学生的饮食消费也只能在低层次上徘徊。尤其从偏远山区来到城市求学,经济负担大导致膳食习惯的偏差,也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4 讨论
 
  4.1 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通过调查结果与原因分析,不难看出,学生对一般营养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偏低,但是绝大部分学生具有较好的营养态度,但是总体上尚未形成科学的营养膳食行为。
 
  丰富的营养知识是建立正确营养态度,采取健康营养行为的基础。因此要从知识人手,在大学中开展营养健康教育,讲解基础营养知识、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着手,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及系列讲座。使营养知识进校园、进课堂。
 
  4.2 加大对困难生的政策扶植力度从长远开看,要想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要为来自农村的在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社会、学校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机会,使他们有能力改善个体的膳食结构。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