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58名医务人员锐器伤资料分析与对策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病原体感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伤皮肤,有可能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 。为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害,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保障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我院预防保健科对58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58名医务人员,其中医生7人、护士37人、实习护士9人、技师2人、护工人员3人;其中男11人,女47人。
 
  1.2 方法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立即填写本院设计的《血(体)液职业暴露锐器伤登记表》,并上报预防保健科。登记表内容包括:暴露者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科室、职业;暴露部位、方式及过程;暴露源情况,暴露后的局部处理及采取的预防措施等。
 
  回顾性分析职业暴露发生者的职业、科室分布、操作环节、防护意识及处理情况、暴露源病种和预防用药及暴露后随访结果等资料。
 
  2 结 果
 
  2.1 58名锐器伤医务人员分布构成58名职业暴露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比例最高为护士,占63.8% ,科室的分布以内科系统最高,占81.0% 。
 
  2.2 锐器伤发生的操作环节 拔针及拔针后处理不当占首位(53.5%),其次各种注射占15.5% 。
 
  2.3 暴露源分布、预防用药及暴露后随访情况暴露源构成比中,乙肝病毒暴露22例居首位占37.9% ,职业暴露后采取预防性免疫用药14例占24.1%,未用药44例占75.9%。58例暴露者经6个月跟踪随访,结果各项指标均正常。
 
  2.4 58名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防护意识及处理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100%接受相关知识培训。55人(94.8%)暴露者能正确处理伤口;45人(77.6%)接触与血液体液有关各种操作时未戴手套;38人(65.5%)暴露时不知道患者有经血传播疾病;58人(100.0%)暴露后24小时内进行传染病四项检测。
 
  3 讨 论本次调查锐器伤职业暴露发生的科室内科系统职业暴露率最高达81.01% ,这与以往相关文献报道外科系统暴露率高有所不同 。可能与我院系中医医院收治病人内科居多,内科业务量、工作量相对比外科大,而护理人员编制不足,在忙乱中易发生职业暴露;内科各种有创操作的增多又增加暴露的风险等因素有关。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最危险的因素,护士占所发生职业暴露的73.46% 。本资料显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占79.3% ,针刺伤占职业暴露的84.5% 与文献资料相一致。说明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具有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性。因此加强高危人群的保护,首先要在全院医务人员中开展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可有效地减少职业暴露发生率和危险性 。
 
  表2结果显示锐器伤是造成职业暴露主要危险因素,以针刺伤最常见,发生主要环节为输液结束拔针及拔针后处理不当占53.5%(其中分离BD胰岛素注射器针头刺伤29.0%),各种注射占15.5%。
 
  造成针刺伤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规范,操作人员粗心大意、技术不熟练,不正确的习惯动作如护士拔输液针后将针头回插入输液瓶的瓶塞,针头滑脱刺伤手指。使用利器盒不规范,操作后整理用物不小心受伤。要求医务人员禁止将使用后注射器针头重新回套,禁止徒手整理操作台。规范胰岛素注射笔使用流程,正确装卸针头。正确使用利器盒,操作时随身携带,加盖使用,装3/4满弃用。结果还显示有65.5%暴露者在暴露时不知道患者有经血传播疾病,有77.6% 的暴露者在接触血液体液有关的各种操作时未戴手套,反映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要强化安全防护意识的培训,改变不良的操作习惯和行为,要求进行各种与血液有关的操作时戴手套,降低暴露后血源性感染的风险。
 
  血源性传染病是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害的主要因素,中国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国家之一,医务人员发病的机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 ,在针刺伤后只需0.004 mL的带有HBV的血液就足以使伤者感染。
 
  本次调查结果发现我院职业暴露以乙肝为主占37.9% 。这与我院治疗乙肝有中医特色,每年收治乙肝病人例数占全市相当高的比例有关。因此乙型肝炎职业暴露是我院医护人员的高危因素,应加强临床医务人员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有效保护受刺伤者免受HBV感染。从表3可见暴露于感染源不明2l例占36.2% 。因此对于原因不明的感染源暴露后也要同样按照阳性结果处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8名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经追踪检测6个月,结果无一人发生血源性感染。目前我院已成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个人健康信息档案,每年为医务人员免费做传染病四项检测,并且要求住院的患者尽量做术前传染病四项检测,为暴露后立刻得知暴露源感染信息能及时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