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老年患者心脏性猝死前门诊心电图分析
近年来,动态心电图的多项检测指标对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n death,SCD)的预警作用得到普遍认可。但由于SCD的无法预料性和快速性,患者往往在门诊就医期间就发生意外,让不少首诊医生措手不及,为此,从门诊心电图中早期识别高危因素显得尤为关键。笔者回顾分析了我院近1O年来老年患者发生SCD前的门诊心电图,旨在探讨SCD高危因素,减少心血管病死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门诊抢救的老年SCD患者24例。其中男21例,女3例,年龄6O~83岁,平均68.5岁。全部患者既往均有器质性心脏病史。
其中冠心病19例,以陈旧性心肌梗死为主(12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高血压4例;高血压心脏病2例;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24例中合并低血钾2例,心力衰竭1例,左室肥大6例。SCD前有18例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仅有轻微胸痛、胸闷、气促等不适,可行走。
1.2 研究方法:取患者SCD前20~60 min在门诊检查的同步12导联心电图进行分析。
2 结 果患者SCD前心电图全部异常,其中ST—T 改变24例(100%),异常Q 波14 例(58.33%),室性早搏9例(37.50%),长QT 间期7例(29.17%),U 波改变4例(16.67% )。7例急性心肌梗死中,出现4例J波型ST段抬高,2例“墓碑样”ST段改变,1例非ST段抬高型。1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缺血性ST—T压低11例,伴发2例ST—T电交替,心肌梗死再发1例。窦性心动过速5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快室率心房颤动2例,室内传导异常2例。
3 讨 论老年人SCD临床并不少见,患者往往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 h内忽然意外死亡。研究认为,老年患者由于储备及应激能力的退化,本身就是易猝死的高发人群,加上易患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在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下往往是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室颤致猝死最主要的因素。其发生机制多认为:严重缺血易引起心肌电生理紊乱,心室内时相的不一致、不对称状态;缺血后期心肌易导致交感神经的重构,缺血区心肌的复极不同步,导致心室复极离散度增加;随着心肌缺血、扩张、低钾等心电不稳定因素的发生,降低了室颤的阈值,最终增加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
本组24例均为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患者,大多为冠心病(多为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SCD前的心电图均出现不同形态特征的缺血性ST T改变。表现为:①ST段呈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T波倒置,压低越明显,受累导联越多,提示心内膜下缺血越严重,猝死越易发生;②ST段弓背抬高及T波高耸,为典型心肌梗死前期特征性改变;③ “墓碑样”ST段改变,伴发异常Q波,预示冠脉多支受累,预后差,猝死率较高;④ST—T电交替及异常J波型ST段抬高,预示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为预警有力的预测指标。
戴静等研究发现住院高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SCD前,心电图的3种以上异常率达75%,以ST—T改变为主。本组患者3种以上异常心电图达7O.83%,患者在缺血性ST—T改变的的基础上多伴发其他异常心电改变,以异常Q 波、室性早搏、长QT间期为多见。显然,在一定的病理基础上,室性早搏等异常心电改变就成为触发因素,它们的存在加重了时相不一致状态,引发猝死。异常Q 波(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病)患者,本身就是猝死的高危人群。复诊期间大多仅有非特异的胸痛、胸闷等病史,大部分患者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并没采取制动措施,在来回的走动检查时增加了心肌耗氧量,加重了心肌的缺血状态,升高了血压,使心肌应激性增加,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这也是本组老年患者猝死的另一诱发因素。
综上所述,如何减少老年人SCD的发生率,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作为心电图医师来说,门诊检查心电图时,应积极询问病史,密切结合临床,对有多种心电异常改变或高危心电改变者应及时同临床医师沟通,对患者采取制动措施,使他们得到及时诊治及心电监护,尽可能降低SCD的发生率。
本文是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的医学论文,感谢你的阅读!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高职生道德信仰调查 本文版权由期刊吧所有
- •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问题
- • 医学论文投稿秘籍
- • 医学论文写作的程序介绍
- • 医学论文摘要的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叙述医学研究论文标引用词的选择
- • 医学论文写作五大妙招
- • 如何进行儿科临床科学研究选题
- • 医学论文写作的流程
- • 医学论文统计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总结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Pedosphere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