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比较分析锁骨骨折钢针内固定与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医学核心期刊目录

医学核心期刊目录     医学类核心期刊目录   医学类核心期刊   中国医学核心期刊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6%—7%,其治疗方法繁多,现将我院2005年2月—2011年2月采用钢针内固定和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共86例,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8例,男21例,女17例:年龄21~68岁,平均38岁。左侧16例,右侧22例;车祸伤27例,坠落伤9例,砸伤2例。粉碎性骨折28例,横形骨折5例,斜形骨折5例,均系闭合性骨折。采用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19~75岁,平均36岁。左侧22例,右侧24例;车祸伤28例,坠落伤5例,砸伤2例,碰伤1例。粉碎性骨折33例,斜形骨折8例,横形骨折5例,均系闭合性骨折。
        1.2手术方法:患者仰卧,患肩垫高,采用颈丛麻醉或全身麻醉,以骨折断端中心,取锁骨前方切口,切口长度约为5-8厘米,切开皮肤,骨膜下剥离,充分显露骨折断端,进行初步复位。如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则取直径2mm或1.5mm钢针,先在锁骨胸骨端用2.0钻头垂直向下钻2—3孔,然后骨折复位,待复位满意后,从内侧胸骨端延骨孔将钢针顺行钻入骨折外侧端,顺行钻入钢针要求针尖钻入骨皮质内,针尾折弯后埋于皮下。遇有分离的骨块时,用可吸收线捆扎,术后患者锁骨带固定2~3周。如采用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则在显露骨折断端后进行复位,选用6~8孔锁骨解剖钢板,并根据锁骨弯曲的弧度将钢板附在骨折断端上做内固定。保持骨折两端各有2-3枚螺钉固定。分离的小骨块用可吸收线捆扎或用拉力螺丝钉固定。术后常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早期进行肩袖等肌肉的收缩练习,定期拍片观察愈合情况。
         1.3结果与随访:本组67例获得随访,其中钢针内固定28例,钢板内固定39例,随访时间4~23月,平均6个半月。 
钢针内固定欠佳。2例骨痂生长缓慢,延迟愈合。由于钢针松动引起肩部疼痛患者要求提前拔除钢针,导致骨不连接1例。钢板内固定组,1例螺钉松动导致延迟愈合。其余均无骨折不愈合,钢板螺钉断裂和再骨折发生。所有肩关节均无畸形。术盾6—12个月骨折线消失,骨折均愈合。术后1-1、5年取出内固定物。根据陈敖忠的功能评定标准,随访结果,钢针组;优12例,良10例,差6例。优良率72.0%。钢板组:优37例良2例,差0例,优良率95%。
       2讨论
        2.1锁骨骨折临床十分常见,治疗方法也比较多。我院地处山区乡村,交通工具以摩托车和汽车为主。摩托车交通事故较为常见,所以当地锁骨骨折的发生率比较高。当交通事故发生后驾驶员多向前外方跌倒,头颈和肩部首先着地,容易造成锁骨骨折,因肌肉的牵拉及上肢重力作用而产生明显移位。因固定方法不同,常发生畸形愈合。所以固定方法的选择,对骨折愈合非常重要。克氏针固定的优点是切口小,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钢针取出容易。
        2.1.1 缺点:钢针固定不牢靠,难以控制骨折断端旋转;钢针容易滑移、脱出甚至进入胸腔损伤肺叶;针尾滑出,刺破皮肤,引起感染,增加痛苫,虽然不明显影响肩关节功能,但有损美观。
        2.1.2 优点:锁骨解剖钢板符合锁骨解剖外形,钢板强度能够满足骨折内固定要求;固定牢靠,锁骨上侧是张力侧,解剖钢板放于上侧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可对抗弯曲应力和旋转应力。无钢板螺钉滑移发生:可进行肩关节早期功能锻炼。缺点是手术的剥离面较大,锁骨较细,内固定螺丝钉较短,故术后仍需用三角巾悬吊伤肢,较大范围活动需手术后4—6周进行。
        总之,锁骨骨折钢针内固定与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通过对照。我们认为锁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是治疗锁骨骨折的一种较好方法。
年内发表护理类论文    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