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中医证型研究-中华医学论文发表

中华医学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期刊   医学论文发表  医学护理论文发表
  1  概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本病多侵犯手、足、腕等小关节,如不及时治疗,病情逐渐加重,最后可引起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西医普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修订的RA分类标准[1],对RA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
  RA是一种病因尚未明了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内分泌、代谢、营养、地理、职业、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差异、细菌和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等方面有关系。大多数西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感染、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肝肾损害、胃肠道不良反应,严重者有消化道溃疡、出血、穿孔等。这使得患者又担心药物不良反应或对药物实际作用效果信心不足,从而又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降低了从医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开发毒性小和不良反应轻的药物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中医辨证分型治疗RA疗效可靠[21],又可减轻西药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易于接受。但本病正虚邪实反复演化,病邪缠绵,邪毒相搏,又致病情复杂,表现变化多端,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因此了解其证型分布及各种证型的研究进展,对于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  RA中医证型的研究现状
  2.1.1  因虚致痹
  2.1.1.1  气血亏虚
  气血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充盛既可濡养机体又可抵御外邪。气血亏虚则邪气乘虚而入,流注筋骨血脉,搏结于关节而发生关节痹痛。《黄帝内经》在论述痹证的发病机制时指出:“血气皆少,感于寒湿,则善痹骨痛”、“血气皆少……善痿厥足痹”、“粗里肉不坚,善病痹”。这些皆说明气血不足,体质虚弱致皮肉不坚而病痹[2]。
  2.1.1.2  肝肾亏虚
  肝肾亏虚,一方面可致营卫气血滞涩不行,壅遏于骨节及周围而化痰、留瘀,使关节肿胀疼痛变形,屈伸不利;另一方面,又因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风寒湿之邪乘虚袭人,阻遏营卫,壅滞经络,深入筋骨,促使病情加重[3]。《金匮要略》在论述历节病的成因时指出:“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即说明了肝肾亏虚,水湿浸渍,伤及血脉留滞关节是历节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其中以肝肾亏虚为病之本,寒湿内浸为病之标。
  2.1.1.3  营卫失和
  营卫之气具有濡养、调节、卫外固表、抵御外邪的功能。营卫之气不固,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卫阳受损,卫阴偏盛,偏盛之卫阴逆行而成为内生之邪气流注于关节,凝津成痰,阻络为瘀,而发为本病。正如《素问·痹论》曰:“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2.1.2  感受外邪
  2.1.2.1  风寒湿邪入侵
  RA多由风、寒、湿邪痹阻而成病。《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类证治裁·痹证》曰:“诸痹……风寒湿邪乘虚内袭。”久居潮湿之地、严寒冻伤、贪凉露宿、睡卧当风、暴雨浇淋、水中作业或汗出入水等,外邪注入肌腠经络,滞留于关节筋骨,导致气血痹阻而发为风寒湿痹。风为百病之长,其为阳邪,开发腠理,又具穿透之力,寒借此力内犯,风又借寒凝之积,使邪附病位,而成伤人致病之基。湿邪借风邪的疏泄之力,寒邪的收引之能,风寒又借湿邪黏着、胶固之性,造成经络壅塞,气血运行不畅,则筋脉失养,绌急而痛发为本病。
  2.1.2.2  湿热侵袭
  久居湿热之地,外感风湿热邪、高温作业、素体阳气偏盛、喜食辛辣肥甘,内有蕴热或久病而化热与风寒湿气和侵袭肌体壅于经络、关节,气血郁滞不通,关节疼痛不能屈伸而为病。正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痹》所言:“从来痹证,每以风寒湿之气杂感主治。召恙不同,由于暑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着于经络,内受之邪,着于腑络。”《类证治裁》指出:“寒湿郁闭阴分,久则化热攻痛。”
  2.1.3  痰瘀痹阻
  2.1.3.1  瘀血痹阻
  导致RA的病因众多,无论风、寒、湿、热之邪或正气虚弱,均可导致血瘀的产生。在古代就有医家认识到痹证与瘀血有关,例如《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曰:“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壅闭经络,气血不行不能随时祛散,故久而为痹。”《类证治裁·痹证》言:“痹久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也明确指出:“痹证有瘀血”。吴启富等[4]对160例确诊为RA患者的临床体征、血液流变学、微循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组病例78.1%存在有血瘀证。现代医学认为,瘀血与局部缺血缺氧有关,与炎症病变及免疫功能障碍有关。本病的关节肿胀、疼痛、运动障碍等表现,实质上就是病变关节的缺血、缺氧与炎症病理的反应,因此用现代医学的病理学观点去分析血瘀与RA发病的关系,也可认为血瘀与RA的发病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5]。
  2.1.3.2  痰浊痹阻
  痰浊是由水湿停滞,聚湿而成。痰浊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如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或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水湿不行,聚湿成痰;外感湿邪,湿聚成痰;瘀血阻滞,经脉不利,水液道路不畅,水湿停滞,聚湿成痰。痰浊流窜骨节经络,闭阻气血,而为本病。
  2.1.3.3  痰瘀互结
  痰瘀互结多在RA后期,外邪入侵经年累月,气血俱伤,化为败瘀凝痰而为病。陈丽华等[6]对600例RA患者进行中医分型研究,结果显示痰瘀互结占7%。金实等[7]报道,179例RA患者中,肿胀局限,或有皮下结节者67例(占43.1%),骨僵硬畸形者112例(占56.3%),提示痰瘀互结是本病重要的致病因素。
医学论文发表期刊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