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产力异常的诊断与治疗_护理学自考论文范文

【关键词】护理学自考论文范文  护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自考毕业论文范文  自考论文范文

【摘要】  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和膈肌收缩力以及提肛肌收缩力,其中子宫收缩力为主。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过强或过弱、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临床分子为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两类,每类分为协调性和非协调性。按症状出现时间不同,又分为原发性(产程开始既出现)、继发性(产程进展后出现)。临床上出现异常分娩多因子宫收缩力乏力为主。
        一、临床特点及诊断
        子宫收缩乏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子宫收缩乏力,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部不能如期下降,产程延长。
        2.继发性子宫收缩乏力是指产程开始时子宫收缩正常,在产程进入某阶段后,子宫收缩转弱,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停滞。
        临床主要表现为产程进展缓慢,宫口不能如期扩张,胎先露下降缓慢,产程延长有以下四种不同情况:
        (1)潜伏期延长  潜伏期延长是从有规律性子宫收缩到宫口开大3cm之间为潜伏期,因此必须识别假临产。临床上有两种情况之一应视为临产:①规律宫缩,间歇5~10分钟,持续30秒,并逐渐加强;②宫颈管消失,宫口逐渐开大,或使用杜冷丁后不抑制宫缩。初产妇正常约为8小时,最大时限为16小时,如超过16小时为潜伏期延长。
        (2)活跃期延缓或阻滞  宫颈口扩张3cm至开全为活跃期,初产妇正常为4小时,最大时限为8小时或宫颈扩张<1.2cm/h为活跃期延缓或阻滞;如宫口不再扩张达2小时以上期为活跃期阻滞。
        (3)胎头下降延缓或阻滞  为活跃期晚期,胎头下降速度<1cm/h为胎头下降延缓,如停滞不下1小时以上为胎头下降阻滞。
        (4)第二产程延缓或阻滞  宫口开全后1小时无进展为停滞,>2小时为二程延长,总产程>24小时者为滞产。
子宫收缩过强分为协调性和不协调性。
        1.协调性子宫收缩过强  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过强,过频。若产道无异常,宫口在短时间内开全,很快结束分娩,总产程不足3小时,称为急产。
        (1)对母体影响  急产对母体可致宫颈,阴道,会阴的裂伤。接产时来不及消毒可致产褥感染。产后子宫肌纤维缩复不良易发生胎盘滞留或产后出血。
        (2)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  宫缩过强过频,影响胎盘血液循环,造成胎儿宫内缺氧,易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或死亡。胎儿娩出过快,胎儿在产道内的压力突然解除,可致新生儿颅内出血。
        2.不协调子宫收缩过强  强直性的子宫收缩并非子宫肌组织功能异常,多是外界因素异常造成的,例如临产后产道发生梗阻或催产素应用不当等。临床上可见子宫呈强直性收缩,宫缩间歇时间短或无间歇。由于子宫的持续性收缩,触之如木板,在短时间强直性收缩后,胎儿缺氧,胎心明显减慢,甚至可引起胎儿宫内死亡。由于不协调的收缩可使子宫肌壁呈痉挛形成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 

多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在胎体的某一狭窄部位,常见于胎颈部,腰部。由于胎儿下降受阻,子宫体上段加强收缩,而下段越来越扩大,变薄,下腹部可见一环状的凹陷,子宫下段压痛明显,产妇常伴有剧烈的腹痛,扪诊可触及凹陷的缩腹环,称为病理缩复环。病理缩复的出现是子宫破裂的先兆,应紧急处理。
        二、预防及处理
        1.分娩宣教  ①应加强对孕产妇进行产前及分娩宣教,使孕妇了解到妊娠和分娩是生理过程;②如属于精神过度紧张者,应清除产妇对分娩的顾虑和恐惧;③加强分娩前后的管理,关心和体贴产妇,鼓励多进食,多休息,有亲人陪伴及专业医护人员陪护措施。
        2.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①产程过程中出现宫缩乏力,及时找出产科原因,积极处理,包括注意排空膀胱和直肠,补充营养和水分,必要时可静脉补充营养,可给予5%~10%葡萄糖液500ml~1000ml,内加维生素C 23g,已破膜达12小时者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补充钙剂,可以提高子宫体肌球蛋白及腺苷酶活性,增强子宫收缩力等;②产妇疲劳时可适当给予镇静剂;安定10mg肌肉注射或度冷丁100mg肌肉注射,待产妇充分休息后,子宫收缩可以转强,有利产程进展;③有电子监护仪持续监测胎心和宫缩。
外科护理学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