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芦荟的药用价值及栽培技术分析-中国社区医师投稿

中国社区医师投稿   医师进修杂志投稿   当代护士杂志投稿 护理学杂志投稿格式
  1 具有药用价值的品种
  1.1 开普芦荟(Aloe fero Mil1) 又称青鳄芦荟、好望角芦荟、非洲芦荟,原产南非。株形很大,叶色深绿,叶缘有红褐色角质齿,30片~50片叶簇生于茎顶。茎粗而长,株高3 m~6 m。初春在叶腋中抽出总状花序,花色橙黄色,结蒴果,靠种子繁殖。在《希腊本草》、《德国药典》等书中记载的药用芦荟就是开普芦荟,因此又叫药典芦荟。从叶子的切口中收集滴落的汁液,起初为黄色,以后变成褐色,经日晒干燥后成块,粉碎后就是药典中记载的“芦荟末”。采割叶片时,有丰富的深黄色汁液,收集此液,蒸发浓缩,冷却凝固,即得“肝色芦荟”干胶。将汁液用狂火煮沸浓缩,冷却凝固,可得“光亮芦荟”干胶。富含芦荟大黄素和β芦荟甙。该品种主要用于生产芦荟干胶。
  1.2 树芦荟(Aloe arboresens Mil1) 又称日本芦荟、木剑式芦荟、木立芦荟,在我国民间称为龙角芦荟。原产南非,主要产于日本。叶片灰绿色细长,叶肉厚实,背部突出,两边呈锯齿状,主干茎部不断长出侧枝,可用作插枝繁殖,冬天抽穗开花,花像纺锤形,红色。含较多的芦荟大黄素,备受人们喜爱,已形成商业化生产,适合于加工成干粉,保健品,鲜叶可食用和药用。
  1.3 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1) 俗称美国芦荟。又名巴巴多斯芦荟、翠叶芦荟、沙漠芦荟、真芦荟等。原产中美洲的巴巴多斯岛和库拉索岛。茎短,叶呈螺旋状或轮生排列,披针状,叶长30 cm~70 cm,先端渐尖,基部宽4 cm~15 cm,边缘有小齿。叶灰绿色或蓝绿色,上有白色斑点,随叶片生长白色斑点逐渐消失。花黄色但不结籽,靠侧枝分枝繁殖。是目前利用最广泛的品种。含有丰富的凝胶,可加工成干粉、凝胶,鲜叶可直接食用、美容、药用。美洲大量栽培,中国也有栽培。
  1.4 皂质芦荟(Aloe saponaria) 又称皂角芦荟,几乎无茎,叶子表面具有斑纹,叶簇生基部,呈螺旋状排列,叶有半直立和平行状两种类型。叶肥厚,狭披扁平,有美丽的白色斑点斑纹,叶长20 cm~70 cm,宽3 cm~10 cm,叶先端渐尖,叶缘有刺状小齿。皂质芦荟由于其叶片上美丽的斑纹,最具观赏价值。叶片中几乎不含芦荟大黄素。药效平稳,对外伤、皮肤病、美容效果好,对溃疡病治疗效果明显。
  1.5 元江芦荟(Aloe yuanjiangensis Xiong Zheng sp.nov.) 别名亚哈菲、逼火丹、碧合草、火炼丹等。在我国云南干热河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广西、台湾以及缅甸、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分布。须根发达,具粗壮根状茎,长者可达1 m多。株型较松散,高1 m以上。叶簇生于基部,直立,叶在苗期呈螺旋状排列或轮生排列两种,到成株期呈螺旋状排列。叶肥厚汁多,狭披针形,皮壁较薄,叶片在生长过程中出现不规则的扭曲,两面平滑,先端渐尖。叶呈浅绿色,上有白色斑点,随叶片生长白色斑点逐渐消失。叶缘上有钝硬齿。被认为是早先引入的库拉索芦荟变种。
  1.6 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 chinesis (Haw.)aberg) 又名斑纹芦荟、中国芦荟、象鼻草、罗纬草、油葱等。主要生长在云南红河流域,是库拉索芦荟的变异品种,其形态酷似库拉索芦荟,但叶尖更尖,叶色呈浅绿色,有明显的白色斑纹,花粉红色或黄色,繁殖力强,靠分枝繁殖。鲜叶含丰富的水和凝胶,主要用于美容、食用、药用,可加工成饮料等。
  2 病虫害防治
  芦荟叶表皮具有角质层,很少受害虫危害。病害主要有芦荟炭疽病、褐斑病和软腐病。一般发病率为10%~15%重者可达20%~30%[5]。
  栽培中尽量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一般皂质芦荟最为抗病,其次是库拉索芦荟。温室大棚应特别注意保持芦荟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15 ℃~35 ℃)及湿度(75%~85%)。若冬季室内温度低于8 ℃时应采取增温措施并注意通风换气。在高温炎热强光照的夏季应适当遮荫,可选50%的遮阳网。春夏灌水要勤且量大,秋季逐渐减少次数和用量,每次都要灌透,避免从上部淋浇。雨后应特别注意防止雨水倒灌,以免导致炭疽病和褐斑病的发生或流行。肥料管理也要随季节更替而改变,春秋是芦荟生长旺季,施肥量偏多而勤,夏季量小次数少;冬季则更少。
  目前常用的预防药剂主要有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6.7%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喹枯灵、施宝克等。可在发病前每隔1周左右喷1次,连续3次~5次后即可达到明显的预防效果,上述药剂对早期的炭疽病和褐斑病还有治疗作用。对芦荟软腐病还可在发病初期向植株基部喷洒1∶1∶100的波尔多液或4 000倍农用链霉索,连续2次~3次,每次间隔7 d左右。总之,为了在芦荟整个生长过程中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通过利用抗病品种和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注意在早期消灭病原物及控制它们的繁殖和扩散,同时严禁从发病区调运种苗,以确保安全生产。
中国医师杂志投稿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