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药的种类和药用价值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投稿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投稿 外科杂志投稿 医学核心期刊 医学期刊目录
一 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1、卡巴克络(肾上腺色腙,安络血) 此药无拟肾上腺素作用,不影响血压和心率。但应注意的是该药对大量出血和动脉出血无效,因此未提及在手术中使用。酚磺乙胺(止血敏) 除以上作用外还可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和粘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因此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可用于防治多种术前术后的出血,与其他类型的止血药(如氨甲苯酸、维生素K等)合用,可增强止血效果。
2、卡洛磺钠 该药在外科使用最广,作用机制是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进毛细血管断裂端的回缩作用,常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多种出血。本药的优势在于水溶性强,是安络血的50倍,可配置较高浓度而发挥量效关系。毒性极低,最大非致死量>2000/mg。不影响凝血机制,且可稳定血管周围组织中的酸性粘多糖,它决定着组织的形状、弹性和顺应性,也影响细胞附着、增生和移动,且无拟肾上腺素作用,不会造成血压和心率波动。
二、 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物(抗纤溶药)
1、氨甲环酸 能竞争性阻止纤维蛋白酶原吸附于纤维蛋白上,妨碍纤溶酶的生成而促进凝血,低剂量能抑制纤溶酶原蛋白凝块的裂解,高剂量还能直接抑制纤溶酶的蛋白溶解酶活性。本药对纤溶酶活性增高所致出血有良好疗效,其作用强于氨甲苯酸。临床用于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应注意的是本药一般不单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所致的继发性纤溶性出血,以防血栓进一步形成,影响脏器功能,特别引起急性肾衰竭。整理。
2、抑肽酶 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对纤维蛋白溶酶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体外循环术。使用此药前应先作过敏反应试验,若有过敏反应,则不能使用。体外循环术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血小板功能异常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天然抗纤溶药物抑肽酶可抑制体外循环中纤溶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并有保护血小板的作用,可使术后出血减少50%,但价格较贵,又可发生过敏反应。最近的一项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BART 试验) 表明,在高危的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抑肽酶会明显增加术后早期的病死率[1]。因此,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局(FDA) 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暂停抑肽酶的销售及使用。随后,中国食品及药品监督局也于2007 年12 月19日下令暂停抑肽酶在心脏外科的临床使用。但国内袁林辉[2]、王现强[3]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抑肽酶是安全有效的。所以在中国是否应该停用抑肽酶还需要国内做一些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三 影响血液中凝血酶的止血药物
1、维生素K:临床常用的维生素K1和维生素K3。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酶原的重要物质,其缺乏或活力降低时,可导致凝血因子II、VII、IX或X合成障碍,临床可见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主要用于:新生儿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和发育不良的婴儿),阻塞性黄疽、胆痊及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广谱抗生素致肠道内细菌合成维生素K减少或缺乏所致出血。天然的维生素Kl为脂溶性,口服后必须依赖胆汁才能吸收,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为水溶性,不依赖胆汁,口服可直接吸收,活性也较强。与K1相比,K3显效较慢,作用较弱。使用这类药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新生儿不宜使用维生素K3;②当患者因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严重出血时,短期内不能立即生效,可先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③对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及PT延长使用本类药无效。
2、凝血酶原复合物 含有在肝脏合成的VitK依赖的4种凝血因子(II,VII,IX,X),除用于乙型血友病外,更多的是用于治疗因维生素K缺乏或患肝病而引起的出血性症状。 凝血酶 为牛、猪、兔血中提取的凝血因子II,加入凝血活酶及钙激活而成,能凝固全血、血浆及不加其他物质的凝血因子I溶液。凝血酶是凝血机制中的关键酶,能直接作用于血液凝固的最后一步。外用于创口局部止血,也可口服或局部灌注用于消化道止血
创伤外科杂志投稿 http://www.qikanba.com/
一 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
1、卡巴克络(肾上腺色腙,安络血) 此药无拟肾上腺素作用,不影响血压和心率。但应注意的是该药对大量出血和动脉出血无效,因此未提及在手术中使用。酚磺乙胺(止血敏) 除以上作用外还可增强血小板的聚集性和粘附性,促进血小板释放凝血活性物质,缩短凝血时间。因此也可用于血小板功能不良引起的出血,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可用于防治多种术前术后的出血,与其他类型的止血药(如氨甲苯酸、维生素K等)合用,可增强止血效果。
2、卡洛磺钠 该药在外科使用最广,作用机制是能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进毛细血管断裂端的回缩作用,常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多种出血。本药的优势在于水溶性强,是安络血的50倍,可配置较高浓度而发挥量效关系。毒性极低,最大非致死量>2000/mg。不影响凝血机制,且可稳定血管周围组织中的酸性粘多糖,它决定着组织的形状、弹性和顺应性,也影响细胞附着、增生和移动,且无拟肾上腺素作用,不会造成血压和心率波动。
二、 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物(抗纤溶药)
1、氨甲环酸 能竞争性阻止纤维蛋白酶原吸附于纤维蛋白上,妨碍纤溶酶的生成而促进凝血,低剂量能抑制纤溶酶原蛋白凝块的裂解,高剂量还能直接抑制纤溶酶的蛋白溶解酶活性。本药对纤溶酶活性增高所致出血有良好疗效,其作用强于氨甲苯酸。临床用于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的各种出血。应注意的是本药一般不单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所致的继发性纤溶性出血,以防血栓进一步形成,影响脏器功能,特别引起急性肾衰竭。整理。
2、抑肽酶 为广谱蛋白酶抑制剂,对纤维蛋白溶酶有抑制作用,临床用于体外循环术。使用此药前应先作过敏反应试验,若有过敏反应,则不能使用。体外循环术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血小板功能异常和纤溶系统的激活。天然抗纤溶药物抑肽酶可抑制体外循环中纤溶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激活,并有保护血小板的作用,可使术后出血减少50%,但价格较贵,又可发生过敏反应。最近的一项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BART 试验) 表明,在高危的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抑肽酶会明显增加术后早期的病死率[1]。因此,美国食品及药品监督局(FDA) 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暂停抑肽酶的销售及使用。随后,中国食品及药品监督局也于2007 年12 月19日下令暂停抑肽酶在心脏外科的临床使用。但国内袁林辉[2]、王现强[3]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心脏外科手术中应用抑肽酶是安全有效的。所以在中国是否应该停用抑肽酶还需要国内做一些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三 影响血液中凝血酶的止血药物
1、维生素K:临床常用的维生素K1和维生素K3。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酶原的重要物质,其缺乏或活力降低时,可导致凝血因子II、VII、IX或X合成障碍,临床可见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主要用于:新生儿出血(多见于早产儿和发育不良的婴儿),阻塞性黄疽、胆痊及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广谱抗生素致肠道内细菌合成维生素K减少或缺乏所致出血。天然的维生素Kl为脂溶性,口服后必须依赖胆汁才能吸收,人工合成的维生素K3为水溶性,不依赖胆汁,口服可直接吸收,活性也较强。与K1相比,K3显效较慢,作用较弱。使用这类药需注意以下几点①新生儿不宜使用维生素K3;②当患者因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严重出血时,短期内不能立即生效,可先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③对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及PT延长使用本类药无效。
2、凝血酶原复合物 含有在肝脏合成的VitK依赖的4种凝血因子(II,VII,IX,X),除用于乙型血友病外,更多的是用于治疗因维生素K缺乏或患肝病而引起的出血性症状。 凝血酶 为牛、猪、兔血中提取的凝血因子II,加入凝血活酶及钙激活而成,能凝固全血、血浆及不加其他物质的凝血因子I溶液。凝血酶是凝血机制中的关键酶,能直接作用于血液凝固的最后一步。外用于创口局部止血,也可口服或局部灌注用于消化道止血
创伤外科杂志投稿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高职生道德信仰调查 本文版权由期刊吧所有
- •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问题
- • 医学论文投稿秘籍
- • 医学论文写作的程序介绍
- • 医学论文摘要的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叙述医学研究论文标引用词的选择
- • 医学论文写作五大妙招
- • 如何进行儿科临床科学研究选题
- • 医学论文写作的流程
- • 医学论文统计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总结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