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姜天麻特征的鉴别观察-2012年医药核心期刊

2012年医药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发表   医药核心期刊发表    医学护理论文发表
  姜天麻鉴别特征的观察
  2.1.1  性状特征
  自制姜天麻Ⅰ:为薄切片,厚1~2 mm。表面平坦,类白、黄白色;最外层切片的外表有浅黄棕色的残留表皮,具纵皱纹,有时可见点状横向排列的横纹(点状环节);对光透视可见多数纵向线状或短线状的筋脉(维管束)。质硬脆,易碎,半透明角质状,吸潮后变软。折断面平坦,角质样。气微,味微甜,有时微具姜味。自制姜天麻Ⅱ:与“自制姜天麻Ⅰ”相似。主要区别:质地为半透明或微透明角质状。微具姜味。自制姜天麻Ⅲ:与“自制姜天麻Ⅰ”相似。主要区别:质地为半透明或微透明角质状。具姜味。自制姜天麻Ⅳ:与“自制姜天麻Ⅰ”相似。主要区别:质地为半透明或微透明角质状。味微甜微酸,姜辣味明显。自制姜天麻Ⅴ:与“自制姜天麻Ⅰ”相似。主要区别:表面黄白、浅黄色,微具姜味。
  经观察比较可知,各种方法制备的姜天麻的性状特征相似,拟可作为鉴别真伪的特征。其中气味及表面颜色可受炮制方法的影响:当使用的生姜量相同时,采用“姜汁润透后切片、干燥”的方法制备的姜天麻,其姜味较明显,而采用“姜汁润透后,蒸至无白心,切片、干燥”的方法制备的姜天麻,其姜味较弱。这与蒸制的过程中,成分挥发及冷凝的水有洗涤或浸渍作用造成姜汁损失有关;当炮制方法相同时,使用生姜量与制备的姜天麻的姜味明显程度成正比;不用姜汁,而用“姜片与天麻相间密接,然后蒸”的制备方法,所制备出的姜天麻的姜味弱,但表面颜色变黄。
  2.1.2  显微特征
  姜汁:为具特异香气、味辛辣的液体,淡黄白色。以淀粉粒为主体,可见螺纹、梯纹、网纹、环纹导管;少量纤维、油细胞、草酸钙方晶。与文献[8]关于姜的鉴别特征相同。
  自制姜天麻Ⅰ:白色、类白色粉末,气微、味微甜,有时微具姜味。①大量糊化的多糖类物质团块,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大小形态不规则,团块状或碎片状,有时可见由轮廓不明显的长圆形、椭圆形颗粒组成;几无色或淡黄色,半透明,遇碘试液呈紫棕、棕紫、深棕色,少数呈紫蓝色。与天麻(材料“1.1”)平行试验比较:经姜制后多糖类团块与碘反应的颜色微趋于蓝色(多糖与淀粉相互融合造成)。②木化厚壁细胞成片或散在,常破碎,表面观呈多角形、长多角形,直径75~188 μm。壁呈淡黄棕色,厚约3.5 μm,部分壁呈连珠状;纹孔众多、明显。③薄壁细胞成片或散在,表面观呈多角形、长多角形,直径133~560 μm,壁非木化,几乎无色或微黄棕色,厚约3 μm,纹孔大且密集。④导管非木化或微木化,多为螺纹、网纹及环纹导管,直径7~50 μm。⑤可见草酸钙针晶束,散在或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34~75 μm。⑥少数糊化的姜汁淀粉粒团块,形状大小不规则,淀粉粒轮廓常不明显,遇碘试液呈蓝色。⑦偶见姜汁中的纤维碎片,无色或显黄棕色,边沿微波状,末端尖,或分叉,直径20~45 μm,壁厚3 μm。非木化,纹孔斜裂缝状,人字型。⑧偶见姜汁中的导管,多为梯纹导管,直径13~60 μm,其余类型的导管与天麻的无法区别。⑨偶见姜汁的油细胞,类圆、椭圆形,直径30~100 μm,内含淡黄色挥发油。
  2.2.2  检品粉末的主要特征
  淡黄白色。大量不定形团块为主体,散在或存于薄壁细胞中,大小不一,淡黄或无色,半透明,偶见球形、椭圆形淀粉粒的轮廓;遇碘试液呈蓝色、紫蓝色(糊化的淀粉粒),或呈红棕色、棕色、紫棕色(糊化的天麻多糖或多糖与淀粉相互融合),有时两种颜色的团块相互交错。除了自制姜天麻的各种特征外,还常观察到:①具缘纹孔导管,多破碎。可有管傍木薄壁细胞,方形、长方形,壁增厚,可见纹孔。②草酸钙簇晶,多存于薄壁细胞,直径约34 μm,晶瓣较大、角尖锐,有些碎散为砂晶状。检品Ⅰ粉末中,糊化淀粉团块极多,与碘试液作用呈蓝色。
医药导报核心期刊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