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关于中药方剂的“基本方”概述-中国急救医学投稿

中国急救医学投稿    急救医学杂志投稿    小儿急救论文    急救医学论文发表
  方剂的“基本方”现象及研究意义
  有很多人发现,在数量逾十万众的经验成方之中,有一类方剂,组方结构简明,药味配伍规范,其确切的疗效历经临床考验,因而成为中医临床的基本用方,如四君子汤、四物汤、四逆散、平胃散、二陈汤、白虎汤、麻杏石甘汤等。虽然我们目前尚不能完全解释方剂之间确切的内在本质的逻辑内涵,但我们确实可以发现众多方剂之间的这种特殊逻辑主线——基本方。与各种简单笔画相似,“横、竖、直、弯、钩、撇、捺”等可以组合为数以万计的汉字,而基本方则具有汉字基本字形的相似架构和作用。这里所谓“基本”,除了指这类方剂使用频率高、是临床常用的方药外,值得强调的是:这类方剂实际上已成为组方因子或基干参与到组方用药中。
  以四君子汤为例,四君子汤加陈皮、半夏成为六君子汤,六君子汤再加木香、砂仁又组成香砂六君子汤,而四君子汤加四物汤又构成了八珍汤,等等。由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很多中医方剂的组成是由主要方剂衍生而出的,对衍生方剂来说,在药方结构上可视为某一或某些成方的异构体或共构体[1]。
  基本方的开始应用可以上溯到张仲景时代,其《伤寒论》载方113首,所用药物共89种,但作为众多方剂之基础的方剂只有8首:桂枝汤、麻黄汤、泻心汤、大承气汤、苓桂术甘汤、栀子豉汤、四逆汤、小柴胡汤。半数以上的伤寒方都是通过这些基本方加减化裁而形成的。但自《内经》起,“君臣佐使”理论逐渐成为中医方剂配伍方法的最主要原则,“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亦成为大多医家立方、释方的基本手段,因此“君臣佐使”理论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拓深。
  对于单一具体方剂,“君臣佐使”理论可以胜任制方原理的解释说明,但却不能揭示相关类方剂在制方方面所拥有的共性特征,使众多方剂之间尚不能构成联系,且解释无一定之规、各衷一是,只揭示其合理性的状况更是无法把方剂学构成为一门系统的知识[3]。目前,基本方的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对于基本方概念范围尚无公认的界定,且应用混乱。最常见的就是,临床医生处方常以“治疗某病的基本方”为基础,根据病情的具体差异进行加减治疗该病,这里使用的“基本方”皆属自拟方,与我们所研究的为精简的、广为使用且有效验的“基本方”有很大差异,故应严格区分并剔除。
  当今,方剂的数目发展得触目惊心,令人眼花缭乱,导致方剂虽越来越多,但相对应用机会却越来越少,故研究探讨数以万计方剂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众多方剂中提炼具有代表性质的方剂——基本方,并以此为切入点,是研究方剂配伍理论中具有突破性的工作。与以往研究方剂配伍关系不同的是,基本方并不涉及具体药物,因此避免了传统君臣佐使理论只能解释某一方剂却不能推及全部方剂的问题,以及难以有统一认识问题,从而在宏观角度上发掘整个方剂体系的内在联系和特征[2]。
广州医学院学报投稿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