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青蒿素贴剂的处方工艺-医学影像杂志投稿
医学影像杂志投稿 海南医学杂志投稿 新疆医学杂志投稿 护理学论文投稿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站:2695-2996版;泵:Waters2695四元泵;检测器:Waters2996紫外检测器;透皮扩散使用仪TK-20A,上海锴凯科技贸易有限公司;电子天平,美国Mettler Toledo AB135-S;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自制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青蒿素对照品,批号100202-200402,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方法与结果
2.1 皮肤的处理
雄性SD大鼠,体重180~200 g,处死后用电动剃毛器将其脱毛,取腹部皮肤。剥离脂肪层,用蒸馏水冲洗后备用。
2.2 体外透皮试验
2.2.2 体外透皮试验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4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0.01 mol/L Na2HPO4-NaH2PO4)=6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 ℃[1-2]。在此条件下青蒿素与其他成分能达到基线分离,青蒿素对照品色谱图见图1,样品色谱图见图2。
2.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接收液5.0 mL置10 mL容量瓶中,加2.0 mL 0.56%氢氧化钠溶液,摇匀,于50 ℃水浴中反应30 min,取出,放冷,加0.19 mol/L冰醋酸至刻度,摇匀,过微孔滤膜,即得。
2.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青蒿素对照品10 mg,置1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青蒿素对照品1.0 mL,置25 mL容量瓶中,加40% PEG 400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此溶液0.1、0.2、0.3、0.4、0.5、0.6、0.8、1.0 mL于10 mL容量瓶中,补充40% PEG 400至5.0 mL。加2.0 mL 0.2%氢氧化钠溶液摇匀,于50 ℃水浴中反应30 min。冷却至室温,加0.19 mol/L冰醋酸至刻度,摇匀,过微孔滤膜,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20 μL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以青蒿素对照品的量(ng)为横坐标,相应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为:Y=1 024.3X+1 362.5,r=0.999 4,n=3。青蒿素在8~8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4 载药量的考察
载药量为70、100、150 mg/4 g压敏胶时,分别考察其体外透皮速率,并考察青蒿素在基质中的状态。结果青蒿素在国民淀粉压敏胶中的载药量为4%左右,当青蒿素含量达到6%时,其体外透皮速率达到稳态。故青蒿素的含量确定为6%,并通过加入结晶抑制剂的方法解决其结晶问题。
2.5 结晶抑制剂的考察
参考文献[3-4],分别考察了PVP K30和PEG 4000、PEG 6000对青蒿素的结晶抑制作用,试验发现,PVP K30对青蒿素的结晶抑制作用较好,且不影响压敏胶性质,而PEG 4000和PEG 6000对压敏胶的粘度有较大影响,故选择PVP K30作为结晶抑制剂,通过透皮速率和制剂成型结果,考察其加入量。结果结晶抑制剂的加入影响青蒿素的透皮速率,加入10%PVP K30即可解决青蒿素结晶问题,故确定PVP K30的加入量为10%。
2.2.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并重复进样6次。结果RSD=1.58%。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4、8、12、24 h进样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供试液在24 h内稳定。分别吸取青蒿素标准品溶液(56.62 μg/mL) 0.2、0.5、0.8 mL,各3份,置10 mL容量瓶中,用阴性对照接收液补足至5.0 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9份平均回收率为102.59%,RSD=5.53%,本法回收率符合规定。
将上述2种促渗剂配伍使用,考察其是否有协同作用,并分别考察厚度对其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2种促渗剂配伍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厚度对其透皮速率没有影响。贴剂一般载药量较小,只适合于活性高、用量少的药物。本试验针对临床用药剂量较高的青蒿素贴剂进行了研究,通过添加结晶抑制剂的方法提高了压敏胶载药量,使药物长时间维持稳定的透皮速率,为临床剂量较高的药物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各促渗剂对青蒿素促渗作用大小依次为:PG>Azone,两者配伍使用时有协同作用,贴剂的厚度对透皮速率没有影响,只是起到单位面积增加药量的作用,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医学综述网上投稿 http://www.qikanba.com/
1 仪器与试药
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工作站:2695-2996版;泵:Waters2695四元泵;检测器:Waters2996紫外检测器;透皮扩散使用仪TK-20A,上海锴凯科技贸易有限公司;电子天平,美国Mettler Toledo AB135-S;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自制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青蒿素对照品,批号100202-200402,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 方法与结果
2.1 皮肤的处理
雄性SD大鼠,体重180~200 g,处死后用电动剃毛器将其脱毛,取腹部皮肤。剥离脂肪层,用蒸馏水冲洗后备用。
2.2 体外透皮试验
2.2.2 体外透皮试验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Kromasil C18(4 mm×2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磷酸盐缓冲液(0.01 mol/L Na2HPO4-NaH2PO4)=60∶4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60 nm;柱温:30 ℃[1-2]。在此条件下青蒿素与其他成分能达到基线分离,青蒿素对照品色谱图见图1,样品色谱图见图2。
2.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接收液5.0 mL置10 mL容量瓶中,加2.0 mL 0.56%氢氧化钠溶液,摇匀,于50 ℃水浴中反应30 min,取出,放冷,加0.19 mol/L冰醋酸至刻度,摇匀,过微孔滤膜,即得。
2.2.2.4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青蒿素对照品10 mg,置10 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青蒿素对照品1.0 mL,置25 mL容量瓶中,加40% PEG 400至刻度,摇匀,分别精密吸取此溶液0.1、0.2、0.3、0.4、0.5、0.6、0.8、1.0 mL于10 mL容量瓶中,补充40% PEG 400至5.0 mL。加2.0 mL 0.2%氢氧化钠溶液摇匀,于50 ℃水浴中反应30 min。冷却至室温,加0.19 mol/L冰醋酸至刻度,摇匀,过微孔滤膜,作为对照品溶液;分别吸取20 μL进样,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以青蒿素对照品的量(ng)为横坐标,相应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为:Y=1 024.3X+1 362.5,r=0.999 4,n=3。青蒿素在8~80 n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4 载药量的考察
载药量为70、100、150 mg/4 g压敏胶时,分别考察其体外透皮速率,并考察青蒿素在基质中的状态。结果青蒿素在国民淀粉压敏胶中的载药量为4%左右,当青蒿素含量达到6%时,其体外透皮速率达到稳态。故青蒿素的含量确定为6%,并通过加入结晶抑制剂的方法解决其结晶问题。
2.5 结晶抑制剂的考察
参考文献[3-4],分别考察了PVP K30和PEG 4000、PEG 6000对青蒿素的结晶抑制作用,试验发现,PVP K30对青蒿素的结晶抑制作用较好,且不影响压敏胶性质,而PEG 4000和PEG 6000对压敏胶的粘度有较大影响,故选择PVP K30作为结晶抑制剂,通过透皮速率和制剂成型结果,考察其加入量。结果结晶抑制剂的加入影响青蒿素的透皮速率,加入10%PVP K30即可解决青蒿素结晶问题,故确定PVP K30的加入量为10%。
2.2.2.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并重复进样6次。结果RSD=1.58%。取同一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4、8、12、24 h进样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供试液在24 h内稳定。分别吸取青蒿素标准品溶液(56.62 μg/mL) 0.2、0.5、0.8 mL,各3份,置10 mL容量瓶中,用阴性对照接收液补足至5.0 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9份平均回收率为102.59%,RSD=5.53%,本法回收率符合规定。
将上述2种促渗剂配伍使用,考察其是否有协同作用,并分别考察厚度对其透皮速率的影响,结果2种促渗剂配伍使用具有协同作用,厚度对其透皮速率没有影响。贴剂一般载药量较小,只适合于活性高、用量少的药物。本试验针对临床用药剂量较高的青蒿素贴剂进行了研究,通过添加结晶抑制剂的方法提高了压敏胶载药量,使药物长时间维持稳定的透皮速率,为临床剂量较高的药物经皮给药制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各促渗剂对青蒿素促渗作用大小依次为:PG>Azone,两者配伍使用时有协同作用,贴剂的厚度对透皮速率没有影响,只是起到单位面积增加药量的作用,可以延长药物作用时间。
医学综述网上投稿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高职生道德信仰调查 本文版权由期刊吧所有
- •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问题
- • 医学论文投稿秘籍
- • 医学论文写作的程序介绍
- • 医学论文摘要的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叙述医学研究论文标引用词的选择
- • 医学论文写作五大妙招
- • 如何进行儿科临床科学研究选题
- • 医学论文写作的流程
- • 医学论文统计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总结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