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黄芩提取工艺的优选对比-中华创伤杂志投稿

中华创伤杂志投稿   中华护理杂志投稿    外科杂志投稿   内科杂志投稿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1100系列高效液相色谱仪;电子分析天平(Sartorius,德国)。黄芩苷对照品;黄芩。乙腈(色谱纯,美国Fisher),磷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黄芩苷含量测定
  2.1.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Lichrospher-C18(5 μm,4.6×250 m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5∶45∶0.2);流速1 mL/min;柱温25 ℃;检测波长280 nm……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适量,置10 mL容量瓶中,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制成含黄芩苷50 μg/m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提取液1.0 mL,置10 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10 000 r/min离心10 min,即得。
  2.1.4  线性及范围
  吸取黄芩苷对照品溶液(50 μg/mL)1.0、2.0、5.0、10.0、15.0 μL,分别注入色谱仪,以峰面积为纵坐标,黄芩苷进样量(μg)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3.933 3+2 681.818 2X,相关系数r=0.999 9,线性范围为0.050~0.750 μg。
  2.1.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样品溶液10 μL,重复测定6次,黄芩苷峰面积RSD=1.06%。精密量取同一提取液6份,按“2.1.3”项下方法制备,分别测定,进样10 μL,各样品黄芩苷浓度RSD=1.24%。精密吸取提取液1.0 mL,按“2.1.3”项下方法制备,分别在0、2、4、8、12 h测定,黄芩苷峰面积RSD=1.73%。
  2.2  黄芩中黄芩苷回流提取工艺优化
  2.2.1  试验设计及结果
  预试验结果显示,黄芩回流提取的影响因素有: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及溶剂用量。数据结果在模型拟合中,回归在处理非连续变量时比较困难,根据实际情况,把提取次数(非连续变量)暂定为1次。根据星点设计的原理,每因素设五水平,用代码值-α、-1、0、1、α来表示(三因素星点设计的α=1.732)。代码值所代表的实际操作物理量见表1,试验安排与结果见表2。
  2.2.3  工艺参数优化和预测
  把因变量与另两因素拟合为三维曲面图,因只能表达含2个因素变量的函数,故固定3个变量中的1个为中值,再以拟合的目标函数为数学模型,绘制因变量曲面图(图略),在图上选取提取含量较佳工艺范围:X1为45%~55%;X2为90 min~120 min;X3为4~6倍,考虑到工业生产中的实际情况,选取最优工艺为:4倍量40%乙醇回流提取120 min。
  根据以上条件试验(投料量10 g,45%乙醇4倍量,回流提取120 min),提取率预测值为7.77%,真实值为7.6%。偏差率=(7.74%-7.77%)/7.77%×100%=-3.86%。表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所选工艺条件重现性好。乙醇回流提取黄芩的最佳条件是40%乙醇、10倍量溶剂、回流提取1 h;唐氏等[2]的研究最优条件是50%乙醇;熊氏等[3]用乙醇回流提取最佳条件是60%乙醇、10倍量溶剂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可见,在不同的研究结果之间存在着差异。可能是除黄芩提取的多个因素之间共同作用之外,各因素间还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试验结果。由于试验设计及试验结果的处理方法不同,结论的准确性有所不同。
中华血液学杂志投稿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