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关于膈俞的古代文献研究-中国医药导刊在线投稿

中国医药导刊在线投稿   中国基层医药投稿       中国医药指南投稿   护理学论文发表
  膈俞古代文献
  1.1  定位
  膈俞首见于《灵枢·背俞》,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八会穴之血会。其定位方法,历代文献记载基本一致,即在第七胸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如:《灵枢·背俞》曰:“在七焦之间,夹脊相去三寸所,按其所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太平圣惠方》云:“在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半陷者中。”《针灸聚英》、《针灸大成》曰:“七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正坐取之。”《针灸甲乙经》中又指出其位居“第七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
  1.2  命名
  膈俞穴名及血会的来源大抵有如下说法:《会元针灸学》云:“膈俞者,即横膈之所系于背,膈者过也,足太阳之所过,故名膈俞。”《针灸穴名解》:“本穴内应横膈膜,而为之腧,故名‘膈腧’。凡膈肌有病,如格忒、心跳之类,均可取此。”《难经》曰:“血会膈俞。疏曰:血病治此。盖上则心俞,心主血,下则肝俞,肝藏血,故膈俞为血会。又:足太阳多血。”《针方六集》:“此穴居于心肝二俞之间,故为血会。”
  1.3  主治
  文献记载膈俞对胃脘痛、呃逆、呕吐、饮食不下、咳嗽、瘀血、出血、潮热、盗汗、脊强、胸满胁胀等均有调治作用,但总体来说以血证为主,其活血化瘀作用尤为突出。《备急千金药方》:“心痛如锥刀刺,气结,灸膈俞七壮。”《医学入门》云:“主胸胁心痛,痰疟,痃癖,主一切血疾。”《循经考穴编》:“主诸血证妄行,及产后败血冲心。”《医宗金鉴》云:“膈俞主治胸胁痛,兼灸痰疟痃癖攻,治一切失血证,多加艾灸总收功。”《针灸逢源》:“治诸血证及胸胁痛。”《针灸聚英》:“主心痛周痹。”
  膈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背部腧穴,是八会穴之“血会”,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与血相关病症的治疗。瘀血是血的病理表现之一,为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而停滞体内,或血液运行受阻,瘀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1]。中医认为,瘀血内积,使气血运行不畅,造成机体某一部分的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积瘀不散而凝结,则可形成肿块;瘀血阻塞脉络,血液不能循经运行而溢出脉外,则为出血;瘀阻脉络,血行障碍,全身缓慢而持久地得不到气血的温煦濡养,则肌肤黧黑或干燥;瘀血内阻,冲任不通,则为经闭;瘀血既成,正常之血必少,新血的化生亦受影响,故致血虚[2]。体内一旦有瘀形成,且达到一定程度不能消除时,便可引起多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和危重病在内的错综复杂的病变。
中国医药导报网上投稿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