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抗菌药性作用的分析-动物医学专业导论论文
动物医学专业导论论文    动物医学毕业论文    动物疾病控制论文      医学论文发表
金线莲生长于山地林下阴湿地,在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江西、西藏等省区,俗称“金草”、“神药”、“药王”、“乌人参”等[1]。其化学成分除发现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糖类的含量较高外,还有黄酮类、甾体、三萜类等化合物分离鉴定的报道[2-4]。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菌株
金葡菌ATCC2592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大肠杆菌ATCC25922,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金葡菌8195(对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8220(对红霉素耐药)、流感杆菌8227,由同济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提供。
1.2液体培养基
血液增菌培养基170 g加无菌蒸馏水5 000 mL溶解,高压灭菌25 min,4 ℃冷藏保存备用;固体培养基:血液增菌培养基10 g,琼脂粉9 g,加无菌蒸馏水300 mL溶解,高压灭菌25 min备用。供试化合物Ⅰ和Ⅱ,由金线莲药材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纯度经鉴定在98%以上。金线莲药材由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镇供销社提供,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王映明教授鉴定。受试化合物溶于双蒸水,阳性对照药红霉素(EMA)、阿奇霉素(AZA)溶于DMSO中,配成1 280 μg/mL无菌溶液,分装至无菌小管中,保存备用。
1.3方法
取无菌小试管13支排于试管架,于第1管加入液体培养基1.8 mL,2~12管各加1 mL。将0 2 mL的药物原液加入第1管中,混合后吸出1 mL加入第2管中,用同法依次2倍稀释第2管、第3管……至第12管,从第12管吸1 mL加入到第13管,第13管为样本对照,则各管的浓度依次为128、64、32、16、8、4、2、1、0.5、0.25、0.125、0.06 μg/mL。将1~12管中加入已校正浓度的菌液0 05 mL(105 cfu/mL),混匀,13管不加菌液。取3只试管只加入肉汤1.0 mL,做为空白对照;取3只试管加入肉汤1.0 mL和菌液0.05 mL,做为菌液对照。混匀后试管加硅胶塞塞好,放置37 ℃培养18 h,观察结果,以无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法操作受试化合物,阳性对照EMA、AZA。
2结果
在所测试的2个丁酸衍生物葡萄糖苷中,kinsenoside为含有一个手性中心的丁内酯的吡喃葡萄糖苷,药理活性显着,它的独特结构已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6-9]。本研究将化学与药理方面有机结合,在对该化合物进行降血糖[6]、抗癌、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等活性测试的同时,也测试了金线莲中富含的主要成分kinsenoside[8]体外抑菌的药理活性,为全面评价活性化合物kinsenoside的药理活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该化合物及药材的药用价值开发奠定了基础。
本课题组通过对野生金线莲的化学成分研究,鉴定了2个丁酸衍生物葡萄糖苷β-D- glucopyranosyl-(3R)-hydroxybutanolide(Ⅰ,kinsenoside),methyl 4-β-D- glucopyranosyl-butanoate (Ⅱ)[5],其中Ⅰ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在药材中含量很高;Ⅱ为首次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Ⅰ和Ⅱ都是丁酸衍生物的葡萄糖苷(butanoic acid glucosides),其中Ⅰ的结构中的丁酸以内酯环的形式存在。Kinsenoside作为开春兰属多种植物含有的主要成分,其降血糖[6]、保肝护肝[7]、降血脂[8] 等活性已多有研究,关于抗菌活性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湖南农大动物医学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金线莲生长于山地林下阴湿地,在我国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江西、西藏等省区,俗称“金草”、“神药”、“药王”、“乌人参”等[1]。其化学成分除发现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糖类的含量较高外,还有黄酮类、甾体、三萜类等化合物分离鉴定的报道[2-4]。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菌株
金葡菌ATCC25923、肺炎链球菌ATCC49619、大肠杆菌ATCC25922,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提供;金葡菌8195(对红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8220(对红霉素耐药)、流感杆菌8227,由同济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提供。
1.2液体培养基
血液增菌培养基170 g加无菌蒸馏水5 000 mL溶解,高压灭菌25 min,4 ℃冷藏保存备用;固体培养基:血液增菌培养基10 g,琼脂粉9 g,加无菌蒸馏水300 mL溶解,高压灭菌25 min备用。供试化合物Ⅰ和Ⅱ,由金线莲药材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纯度经鉴定在98%以上。金线莲药材由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镇供销社提供,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王映明教授鉴定。受试化合物溶于双蒸水,阳性对照药红霉素(EMA)、阿奇霉素(AZA)溶于DMSO中,配成1 280 μg/mL无菌溶液,分装至无菌小管中,保存备用。
1.3方法
取无菌小试管13支排于试管架,于第1管加入液体培养基1.8 mL,2~12管各加1 mL。将0 2 mL的药物原液加入第1管中,混合后吸出1 mL加入第2管中,用同法依次2倍稀释第2管、第3管……至第12管,从第12管吸1 mL加入到第13管,第13管为样本对照,则各管的浓度依次为128、64、32、16、8、4、2、1、0.5、0.25、0.125、0.06 μg/mL。将1~12管中加入已校正浓度的菌液0 05 mL(105 cfu/mL),混匀,13管不加菌液。取3只试管只加入肉汤1.0 mL,做为空白对照;取3只试管加入肉汤1.0 mL和菌液0.05 mL,做为菌液对照。混匀后试管加硅胶塞塞好,放置37 ℃培养18 h,观察结果,以无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为最低抑菌浓度(MIC)。同法操作受试化合物,阳性对照EMA、AZA。
2结果
在所测试的2个丁酸衍生物葡萄糖苷中,kinsenoside为含有一个手性中心的丁内酯的吡喃葡萄糖苷,药理活性显着,它的独特结构已经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6-9]。本研究将化学与药理方面有机结合,在对该化合物进行降血糖[6]、抗癌、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等活性测试的同时,也测试了金线莲中富含的主要成分kinsenoside[8]体外抑菌的药理活性,为全面评价活性化合物kinsenoside的药理活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该化合物及药材的药用价值开发奠定了基础。
本课题组通过对野生金线莲的化学成分研究,鉴定了2个丁酸衍生物葡萄糖苷β-D- glucopyranosyl-(3R)-hydroxybutanolide(Ⅰ,kinsenoside),methyl 4-β-D- glucopyranosyl-butanoate (Ⅱ)[5],其中Ⅰ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在药材中含量很高;Ⅱ为首次分离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Ⅰ和Ⅱ都是丁酸衍生物的葡萄糖苷(butanoic acid glucosides),其中Ⅰ的结构中的丁酸以内酯环的形式存在。Kinsenoside作为开春兰属多种植物含有的主要成分,其降血糖[6]、保肝护肝[7]、降血脂[8] 等活性已多有研究,关于抗菌活性的研究国内外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湖南农大动物医学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高职生道德信仰调查 本文版权由期刊吧所有
- •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问题
- • 医学论文投稿秘籍
- • 医学论文写作的程序介绍
- • 医学论文摘要的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叙述医学研究论文标引用词的选择
- • 医学论文写作五大妙招
- • 如何进行儿科临床科学研究选题
- • 医学论文写作的流程
- • 医学论文统计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总结
推荐期刊Tui Jian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Pedosphere Pedosphere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