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艾里莫芬烷倍半萜抗肿瘤作用研究-内科护理类论文

内科护理类论文       心内科护理论文       内科护理毕业论文    呼吸护理论文
  1  仪器与材料
  Bruker-4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Bruker公司); Agilent 1100LC/MSD Trap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安捷伦公司); NICOLET Impact 410 红外光谱仪(Thermo Nicolet公司);X-4显微熔点仪(温度未校正);PE-241MC旋光仪 (PerkinElmer公司);XPA光化学反应仪(南京胥江机电厂)。恒温CO2培养箱(德国Heraeus);酶联免疫检测仪(美国Bio-RAD)。RPMI1640培养基(Gibco-BRL life Technologies Inc);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程材料有限公司);MTT(Sigma公司)。受试化合物:艾里莫芬烷倍半萜化合物1-12(结构见图1), 纯度≥98% (HPLC);受试化合物溶液(1mg/ml):用培养液配制,加5%DMSO助溶,用0.22μm滤膜过滤除菌。细胞株: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
  2  方法与结果
  2.1   橐吾酮结构修饰以橐吾酮(9)为原料通过光敏氧化转化为内酯倍半萜(10),通过还原和乙酰化反应获得了2个呋喃倍半萜修饰物(11,12)合成路线见图1。
  2.1.1  橐吾酮(9)的光敏氧化参照文献[9]方法。将橐吾酮770mg、玫瑰红30mg溶于300ml甲醇中,缓慢通入空气,在光化学反应仪中,用汞灯(300W)照射1 h,回收甲醇,残渣溶于4 ml吡啶中,缓慢滴入1ml醋酐,反应物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加水终止反应,用醋酸乙酯萃取,石油醚重结晶,得到无色针晶化合物10 (135mg)。
  2.1.2  橐吾酮(9)的还原按照文献[11]方法用LiAlH4还原橐吾酮得化合物11,无色结晶。mp 70~72℃,[α]25D=-6.8°(c, 1, CHCl3)。分子式:C15H22O2;ESI-MS m/z :257[M+Na]+,235[M+H]+;IR νmax(KBr): 3 445,1 654,1 580 cm-1,与文献[11, 12]基本一致,故确定化合物11为epiligularol。
  2.1.3   Epiligularol(11)的乙酰化按照文献[11]方法用乙酸酐将Epiligularol乙酰化得化合物12,无色结晶。mp 51~53℃。分子式:C17H24O3;ESI-MS m/z :299[M+Na]+,277[M+H]+;IR νmax(KBr):1 738,1 649,1 571cm-1,与文献[11, 12]基本一致,故确定化合物12为epiligularol acetate。
  2.2  MTT法测定体外抗白血病活性取处于指数生长期状态良好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一瓶,制成细胞悬液,计数约105个/ml,接种于96孔板,100 μl/孔,用含有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于含有5%二氧化碳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 h,换培养液,加相应浓度受试化合物继续培养48 h,加10 μl MTT(终浓度0.5 mg/ml)置培养箱孵育4 h,终止培养,小心吸弃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50 μlDMSO溶解,平板摇床上振摇5 min,酶联免疫检测仪于570 nm处测吸光值,计算细胞抑制率和半数抑制浓度(IC50)。
  3  结果
  由表1可见,内酯艾里莫芬烷倍半萜对HL-60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内酯化合物1~6的IC50<10 μg/ml,内酯化合物7,8,10的IC50在10~20 μg/ml之间,具有C9和C10位不饱和结构的内酯倍半萜(1~6)活性较强;所有呋喃倍半萜没有抑制活性,而橐吾酮通过光敏氧化转化的产物-内酯倍半萜有抑制活性。初步抗肿瘤活性实验表明, 艾里莫芬烷倍半萜类化合物的12(8)内酯环可能是抗白血病HL-60的关键活性基团,具有C9和C10位不饱和结构的内酯倍半萜活性较强。
护理管理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