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高良姜阵痛作用实验探究-临床内科杂志核心期刊

临床内科杂志核心期刊    医学杂志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临床护理论文
近年来发现高良姜中的黄酮及二苯基烷等芳香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镇痛[2,3]、抗炎[4,5]、抗菌[6,7]、抗病毒、抗癌、抗氧化等作用,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由于高良姜具有强烈的辛辣味,使其在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受到了限制。本文提取出高良姜芳香类化合物并分离出其中的辣味组分,对分离前后各组分的镇痛性进行评价和对比,为拓展高良姜的综合利用和特色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
  1.1  材料与试剂
  高良姜,人工种植3年,采于广东徐闻龙塘镇八角村。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粉剂(哈药集团中药二厂);消炎痛(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伊文思蓝(Fluka,进口分装);牛肉膏、蛋白胨、水解酪蛋白、琼脂粉(北京奥博星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醋酸乙酯、无水乙醇、石油醚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动物
  SPF级KM雌性小鼠,(20±2)g,1~1.5月龄,由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3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由本院病原生物学实验室提供。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采用MH培养基,培养24 h;白色念珠菌采用沙保培养基,培养48 h。
  1.4 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岛津LCMS-8000α型),旋转蒸发仪(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超声清洗仪(上海必能信超声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悦丰仪器有限公司);752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跃进医疗器械厂)。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与分离高良姜干燥根茎粉末(40目),以醋酸乙酯在室温下超声提取3次,30 min/次,提取液减压浓缩成浸膏;浸膏以72%乙醇和石油醚体系分离,分取浓缩分别制得72%乙醇提取物Ⅰ和石油醚提取物Ⅱ;提取物Ⅰ采用真空液相色谱(VLC),以石油醚-醋酸乙酯体系(7∶3~5.5∶4.5)进行梯度洗脱,在TLC及感官检测下,分别收集和浓缩得辣味部分Ⅲ和非辣味部分Ⅳ。
  采用离线TLC- MS及化学显色法对高良姜提取物中已有文献报道的化合物进行鉴别,表明提取物Ⅰ中主要含有高良姜素,山萘酚,高良姜素-3-甲醚,乔松素,山萘素-4'-甲醚,1-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5-醇-3-庚酮等芳香类化合物;Ⅳ中主要含有高良姜素等黄酮类化合物;Ⅲ中主要成分为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其中不含黄酮。
  2.2  镇痛实验
  2.2.1  热板法
  取(20±2)g雌性小鼠,置(55±0.5)℃的金属热板上,以小鼠自足底接触热板至出现舔后足所需时间(s)作为痛阈值。舔足时间<5 s、>30 s或跳跃者视为不合格,剔除。选取99只合格小鼠随机分为11组,各组按剂量腹腔注射给药,于给药后30,60,90,120 min分别测定各小鼠的痛阈值(>60 s,以60 s计)。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Ⅰ,Ⅲ,Ⅳ各剂量均能增加小鼠痛阈值,具有显着的镇痛作用。
  2.2.2  醋酸扭体法
  雌性小鼠99只,(20±2)g,随机分为11组。按剂量腹腔注射给药,于给药后30 min,腹腔注射0.8%醋酸生理盐水(0.1 ml/10 g)。记录注射醋酸溶液后20 min内小鼠出现扭体的次数。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差异,计算药物镇痛抑制率。结果表明,Ⅰ、Ⅲ、Ⅳ各剂量均能有效抑制因醋酸刺激腹腔粘膜引起的痛反应,效果优于消炎痛。高良姜作为食药两用的天然植物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富含黄酮类、二苯基庚烷类和挥发油类活性成分。由于高良姜芳香强烈、口感极其辛辣,使其在医药、食品等方面的应用开发受到了限制。将其中的挥发油、辛辣成分、黄酮类成分分别提取出来,可实现高良姜药用资源的综合开发、物尽其用。
 医学英语期刊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