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药物治疗效果观察-微生物毕业论文

微生物毕业论文           医学核心期刊      医学论文发表       护理学论文发表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炎增多,且有流行倾向。而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一种没有细胞壁的病原体,因此,对于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等均不敏感,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药物如四环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敏感。故临床上通常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阿奇霉素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入细胞及组织的浓度较红霉素高,不良反应也少。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性取决于抗菌药物抗菌活性,在炎症部位的浓度及在最低抑菌浓度(MIC)以上维持时间,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的MIC在大环内酯类药物中最小,为0.00024μg/ml,在组织内药物浓度较高,细胞内外浓度比为79:1,阿奇霉素在组织中半衰期长达68小时,用量10mg/kg/日,每天1次,3天后有效组织浓度可维持10天[2]。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根据临床表现、X线胸片及支原体抗体检测阳性诊断为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年龄3个月~3岁;入院前1周未用过大环内酯类药物;无严重肝病,无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史;单用本药不同时使用其他抗生素。
  一般资料:78例患儿均符合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1]。男45例,女33例,3个月~1岁21例,1岁~2岁25例,2岁~3岁32例。发病季节:春季38例,夏季3例,秋季5例,冬季32例。
  临床表现:78例患儿于起病1天~1个月(平均8天)前来就诊,急性起病67例,缓慢起病11例。78例均有咳嗽,喘息43例,发热65例,体温38~39℃ 57例,~40℃ 6例,>40℃ 2例,热型不规则,热程1~7天,平均4天。气促13例,紫绀2例,肺部存在音70例,肺部未发现体征8例。肺外症状:消化道症状出现腹泻呕吐10例,5例发生高热惊厥。入院后有78例全部摄X线胸片,其中9例未见异常,51例双肺见斑点(片)状阴影,20例右肺见斑点(片)状阴影,7例右肺门增大。
  方法:记录患儿简要病史,治疗前症状及体征,并逐日观察及记录治疗后症状和体征变化。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患儿肝功能、肾功能及X线胸片,于入院后取血清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得到血清支原体抗体阳性结果后,采用以下方案治疗:注射用阿奇霉素10mg/kg加入葡萄糖液用1~3小时静脉慢滴,日1次,疗程3~7天(视病情决定)。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咳嗽、喘息消失,体温正常,肺部体征消失;②有效: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项目中有一项未完全恢复正常;③无效:用药72小时后病情无好转或加重。因不良反应明显而退出者,不统计在疗效中,但列入不良反应统计。
  结 果
  临床疗效:显效40例,有效3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78例均为阳性。本组患儿静滴阿奇霉素后症状、体征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2.31±1.85天,咳嗽消失4.34±1.32天,喘息消失4.85±1.43天,肺部音消失5.69±1.57天。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前后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变化:治疗前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均无减少。治疗前后对肝功能、肾功能各项指标测定值经t检验,无显着性差异(P>0.05)。见表1。表1 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变化
  不良反应:78例婴幼儿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有14例(17.9%)发生不良反应,其中10例出现纳差、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出现皮疹2例,静脉滴入处痛2例,除2例因出现皮疹而停药外,其他经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于1天后消失,未影响治疗。
海洋生物制药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