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度胃肠炎并良性婴幼儿惊厥(BICE)的诊断与治疗-关于营养学的论文
关于营养学的论文 医学毕业论文 医学本科论文 护理医学论文
对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近年有不少报道。以前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识,造成了诊断和治疗上的混乱,常诊断为癫痫、疑似病毒性脑炎、低钙惊厥等。本组病例主要有以下特点: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期,1~2岁最多见,占62.5%。既往身体健康,无热性惊厥病史和癫痫家族史。临床表现为轻度腹泻及呕吐,少数有轻度脱水,无发热或低热。惊厥均为全身强直 阵挛样发作,可单发,也可以多发,发作持续时间短暂。惊厥发作多集中在胃肠炎病程的前3天,占68.8%。也有少数惊厥发生于胃肠炎出现之前。血液生化、EEG、头颅CT及脑脊液均无异常。惊厥易于控制,预后良好。本组病例中单次发作1次10例,2次4例,3次2例,有2例惊厥出现在胃肠炎之前。随访半年至2年,无复发病例,生长发育良好。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BICE患儿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6个月~12月4例,13个月~24个月10例,25个月~30个月2例。发病季节:1~3月份发病4例,4~6月份2例,7~9月份3例,10~12月份7例。所有病例均有轻度腹泻,每日排便3~10次,均为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9例有呕吐。11例无发热,5例低热(体温<38℃)。轻度脱水6例,无脱水征10例。
2.惊厥临床特点
吐泻出现第一天发生惊厥5例,第二天3例,第三天3例,第四天1例,第五天2例,有2例先出现惊厥,2~3天后才出现吐泻。于吐泻3天内出现惊厥者11例,占68.8%。根据家长描述及临床所见,所有惊厥均表现为全身强直 阵挛样发作,每次发作持续30 s~5 min。病程中发作1次10例,2次4例,3次2例。
3.实验室检查
16例均行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均未见异常。10例腰穿颅内压正常,脑脊液常规和生化均正常,细菌涂片及培养均阴性。血C反应蛋白阳性3例。血清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均正常。外周血白细胞升高(10~15×109/L)4例。大便常规呈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大便可见白细胞3~5个/HPE 4例。脂肪球10例。由于条件所限,未作轮状病毒检测。
4.治疗及预后
均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16例中9例于入院前已用过镇静剂或惊厥自然缓解,其中3例入院后再次发作。7例于入院后首次出现惊厥。入院后发生惊厥者均用安定0.3~0.5 mg/kg或苯巴比妥钠10 mg/kg静脉注射,再次惊厥者重复用抗惊厥药,惊厥停止后未再用镇静剂。获随访10例,随访时间半年至2年,均未见惊厥复发和后遗症,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
BIC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部分学者认为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特别是轮状病毒感染。有个案报道轮状病毒胃肠炎合并无热惊厥患儿的脑脊液中存在轮状病毒基因组和抗轮状病毒IgG抗体,并认为惊厥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脑炎的临床表现[1]。
根据BICE的主要表现,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需要与一些疾病相鉴别,如复杂型热性惊厥、病毒性脑炎、婴幼儿良性癫痫等。复杂型热性惊厥多在病初体温上升期发作,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上,一日内发作多次,发作前有神经系统异常,既往常有热性惊厥史或家族史。胃肠炎并病毒性脑炎患
儿脑电图检查多有慢性背景活动,脑脊液检查淋巴细胞数目增多,颅内压可轻度增高,而BICE患儿脑脊液检查则无异常。婴幼儿良性癫痫好发于3~12个月,可有良性惊厥家族史,发病前后精神运动发育正常,以部分发作为主,可继发全身性发作,脑电图无典型痫样放电,可有睡眠期Rolandic区小棘波,日后可反复发作,常需抗癫痫药治疗。BICE患儿以强直-阵挛样发作为主,很少反复发作,无需长期用药。短期内频繁部分性发作需与婴儿游走性部分性癫痫鉴别,后者常有难以控制的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后精神运动发育明显倒退[2]。此外还需与电解质紊乱、低血糖、中毒性脑病等相鉴别。
公共营养学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对轻度胃肠炎伴发良性婴幼儿惊厥近年有不少报道。以前由于缺乏对该病的认识,造成了诊断和治疗上的混乱,常诊断为癫痫、疑似病毒性脑炎、低钙惊厥等。本组病例主要有以下特点: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见,主要发生于婴幼儿期,1~2岁最多见,占62.5%。既往身体健康,无热性惊厥病史和癫痫家族史。临床表现为轻度腹泻及呕吐,少数有轻度脱水,无发热或低热。惊厥均为全身强直 阵挛样发作,可单发,也可以多发,发作持续时间短暂。惊厥发作多集中在胃肠炎病程的前3天,占68.8%。也有少数惊厥发生于胃肠炎出现之前。血液生化、EEG、头颅CT及脑脊液均无异常。惊厥易于控制,预后良好。本组病例中单次发作1次10例,2次4例,3次2例,有2例惊厥出现在胃肠炎之前。随访半年至2年,无复发病例,生长发育良好。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BICE患儿16例。男性10例,女性6例。6个月~12月4例,13个月~24个月10例,25个月~30个月2例。发病季节:1~3月份发病4例,4~6月份2例,7~9月份3例,10~12月份7例。所有病例均有轻度腹泻,每日排便3~10次,均为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9例有呕吐。11例无发热,5例低热(体温<38℃)。轻度脱水6例,无脱水征10例。
2.惊厥临床特点
吐泻出现第一天发生惊厥5例,第二天3例,第三天3例,第四天1例,第五天2例,有2例先出现惊厥,2~3天后才出现吐泻。于吐泻3天内出现惊厥者11例,占68.8%。根据家长描述及临床所见,所有惊厥均表现为全身强直 阵挛样发作,每次发作持续30 s~5 min。病程中发作1次10例,2次4例,3次2例。
3.实验室检查
16例均行脑电图及头颅CT检查,均未见异常。10例腰穿颅内压正常,脑脊液常规和生化均正常,细菌涂片及培养均阴性。血C反应蛋白阳性3例。血清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糖均正常。外周血白细胞升高(10~15×109/L)4例。大便常规呈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大便可见白细胞3~5个/HPE 4例。脂肪球10例。由于条件所限,未作轮状病毒检测。
4.治疗及预后
均给予抗病毒及对症治疗。16例中9例于入院前已用过镇静剂或惊厥自然缓解,其中3例入院后再次发作。7例于入院后首次出现惊厥。入院后发生惊厥者均用安定0.3~0.5 mg/kg或苯巴比妥钠10 mg/kg静脉注射,再次惊厥者重复用抗惊厥药,惊厥停止后未再用镇静剂。获随访10例,随访时间半年至2年,均未见惊厥复发和后遗症,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
BIC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部分学者认为与肠道病毒感染有关,特别是轮状病毒感染。有个案报道轮状病毒胃肠炎合并无热惊厥患儿的脑脊液中存在轮状病毒基因组和抗轮状病毒IgG抗体,并认为惊厥是轮状病毒感染所致脑炎的临床表现[1]。
根据BICE的主要表现,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需要与一些疾病相鉴别,如复杂型热性惊厥、病毒性脑炎、婴幼儿良性癫痫等。复杂型热性惊厥多在病初体温上升期发作,持续时间在15分钟以上,一日内发作多次,发作前有神经系统异常,既往常有热性惊厥史或家族史。胃肠炎并病毒性脑炎患
儿脑电图检查多有慢性背景活动,脑脊液检查淋巴细胞数目增多,颅内压可轻度增高,而BICE患儿脑脊液检查则无异常。婴幼儿良性癫痫好发于3~12个月,可有良性惊厥家族史,发病前后精神运动发育正常,以部分发作为主,可继发全身性发作,脑电图无典型痫样放电,可有睡眠期Rolandic区小棘波,日后可反复发作,常需抗癫痫药治疗。BICE患儿以强直-阵挛样发作为主,很少反复发作,无需长期用药。短期内频繁部分性发作需与婴儿游走性部分性癫痫鉴别,后者常有难以控制的癫痫持续状态,起病后精神运动发育明显倒退[2]。此外还需与电解质紊乱、低血糖、中毒性脑病等相鉴别。
公共营养学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高职生道德信仰调查 本文版权由期刊吧所有
- •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问题
- • 医学论文投稿秘籍
- • 医学论文写作的程序介绍
- • 医学论文摘要的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叙述医学研究论文标引用词的选择
- • 医学论文写作五大妙招
- • 如何进行儿科临床科学研究选题
- • 医学论文写作的流程
- • 医学论文统计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总结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