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便秘的中西医综合疗法-医疗卫生论文

医疗卫生论文     医疗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    护理论文发表
  便秘主要是指粪便干结、排便困难或不尽感以及排便次数减少等[1]。便秘是很多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诱因,如结、直肠癌、肝性脑病、早老性痴呆、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还有痔、肛裂等肛肠疾病也与之相关。近年来,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及精神和心理压力的影响,便秘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已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就诊的患者日渐增多。对便秘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便秘需要综合治疗,不论是功能性便秘,还是器质性便秘,养成良好的生活和排便习惯都很重要。首先,要放松精神、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在女性患者中,1/4是由于精神因素造成的;第二,注意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多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杂粮、水果等,有助于大便性状的改善;第三,每日定时排便,避免久蹲,不在大便时看书、看报等。便秘患者排粪造影+结肠低
  对于功能性便秘,以药物治疗为主,各类通便药物需交替使用,以3~6个月更换一次为宜,避免因为患者产生耐药性而降低疗效。目前,我科多以渗透性通便药(如福松、杜秘克)、膨松剂(如非比麸、艾者思等)和中药(如六味安消胶囊、麻仁软胶囊等)交替使用,使用中药时避免长时间使用蒽醌类药物(如芦荟、番泻叶等),防止造成患者结肠黑变病。对慢传输型便秘,还可加用促动力剂,如西沙必利或莫沙必利等。应避免长期使用硫酸镁溶液和恒康正清散等刺激性泻剂。开塞露有润滑、软化粪便和刺激排便的作用,可用于粪便嵌塞时,其产生的副作用和依赖性很小。
  对于由器质性病变所致的便秘(如巨结肠)和出口梗阻型便秘,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适当的药物治疗也非常必要,如直肠前突所致的便秘,可行直肠前突修补术,经阴道或直肠均可;直肠脱垂所致的便秘,可行直肠黏膜局部注射固定术或PPH术式,但直肠全层脱垂的不适合以上术式;对于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和结肠冗长所致的便秘,在选择手术治疗时一定要谨慎,其远期疗效还需仔细评定[3]。此外,心理治疗和针灸治疗对各种程度的便秘患者均有积极的作用。
  慢性便秘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有原发的,如粗纤维食物摄入过少、排便习惯不良或欠规律、体弱无力等;有继发于其他疾病的,如肠道器质性病变、结肠运动异常、直肠肛管周围肌肉或反射异常、神经系统病变、内分泌紊乱等;也有医源性因素,如应用可待因、抗抑郁药、铁剂、抗胆碱药等药物不当,影响肠蠕动等。对于慢性便秘的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明确排便特点(粪便性状、便次、是否费力、有无阻塞感或不尽感)、伴随的胃肠道和其他症状、相关疾病及用药情况等,参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标准中对慢性便秘的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决定是否进行下一步的检查[2]。对于不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但又确实有排便不畅症状的患者,可进行生活习惯的调试,如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增加粗纤维和水分的摄入量、适当运动、放松精神等,不提倡药物的早期介入治疗。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首选进行肛门指诊、便常规+潜血和排粪造影+结肠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
  肛门指诊、便常规+潜血对结直肠癌的早期发肛肠科现有重要意义,检查结果为阳性时,马上进行结肠镜检查及取活检,明确占位性病变的性质,为下一步的诊治提供依据。排粪造影+结肠低张双对比造影是在一次的X线拍摄过程中,分别取静态和动态排便过程成像,对于便秘的病因学检查非常重要,既能除外结直肠的占位性病变,又能明确结直肠病变的解剖学改变,是器质性便秘的重要诊断依据。目前。我科对慢性便秘的患者基本普及了排粪造影+结肠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不仅诊断依据明确,同时也为以后的疗效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慢性便秘患者,多数病程较长或症状较重,或有依赖通便药物的病史,因此不建议行经验治疗,及时明确病因和便秘的类型,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有的放矢,是解决患者痛苦的第一原则。
  经过排粪造影+结肠低张双对比造影检查,多数患者能够明确便秘的类型,为针对性的治疗提供依据,部分患者可能还需要结肠慢传输试验、直肠肛管测定等进一步检查。结肠慢传输试验对重度的功能性便秘较有意义,是目前临床上诊断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重要依据,在使用中不要求确切测算结肠传输时间,尤其是对便次很少的患者。直肠肛管测定能检查排便反射是否正常、肛门直肠功能有无障碍,对盆底肌肥大、痉挛、缺如等具有诊断意义,但其检测结果不与临床症状成正比。
医疗论文发表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