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痔病术后的中医镇痛治疗-生物类核心期刊

 生物类核心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     药学论文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
  肛门部神经丰富,痛觉极为敏锐。手术创伤、炎症介质的释放、肛门括约肌痉挛等均可导致术后疼痛,同时由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精神紧张,痛阈降低,使术后患者对疼痛更为敏感,即使轻微触碰或震动都会使伤口剧痛难忍。术后疼痛严重地影响了痔病患者的术后康复,不仅影响患者的睡眠与生活,而且可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加重组织分解。同时,由于患者恐惧、焦虑情绪,甚至诱发或加重某些疾病。这就使术后疼痛成为肛肠科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难题。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临床医疗工作者对疼痛的认识加深,止痛技术的提高,有效的术后镇痛能够减轻患者应激反应,防止由于疼痛引起的并发症。
  痔病术后的无痛治疗,在世界范围内仍是一个难题,目前百家争鸣,镇痛药物应用混乱,缺乏一个规范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研究立足于平衡镇痛[1,2]的新理念,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充分应用止痛膏、生肌止痛栓、硝矾洗剂三种基础中成药,调理气机、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达到气血运行顺畅,通则不痛的目的,同时配以针灸刺激腧穴,使经络通达,气血及阴阳调和,局部克泽普注射液术区注射阻滞末梢神经传导,使之感受迟钝,针药并举,中西结合,最终达到强化镇痛之目的。最大限度的提高镇痛的有效率,并最大程度的降低毒副作用,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术后康复。为痔病术后无痛治疗,提供一套安全、有效、合理、科学的治疗规范。
  祖国医学认为:痔多因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迫大肠,以及外感六淫、久坐、负重、远行等,致血行不畅,而血液淤积,热与血搏,则气血纵横,筋脉交错,结滞不散而成。且术后又多湿热滞留,气血淤滞。故痔病术后肛门疼痛既有湿热滞留、气血淤滞的“不通则痛”;又有血运不畅、手术耗伤气血所致的“不荣即痛”。因此,在治疗上采用“郁结者解之,淤积者行之,湿阻者化之,亏虚者补之”,以标本兼治。
  本治疗方案以中医中药及针灸为切入点,以止痛膏、生肌止痛栓、硝矾洗剂及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4种药物为基础,辅以针灸穴位治疗,在应用西药对末梢神经进行传导阻滞的基础上,发挥中医中药消肿止痛、行气活血化淤、生肌收敛之功效,使之经络通达,气血通畅,阴阳调和。通则不痛,达到强化镇痛的目的。复方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其主要成分为盐酸利多卡因及薄荷脑。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局麻药,可与神经细胞膜钠通道轴浆内侧受体相互作用,阻断钠离子内流,可逆性阻滞神经纤维的冲动传导。具有作用快、弥散广,穿透力强、无明显扩张血管作用的特点。
  薄荷脑为中药薄荷中提取的饱和的环状醇,可与神经细胞膜脂质相互作用,引起膜脂质结构形态改变,使膜膨胀,细胞膜钠通道变窄,钠离子内流减少,神经细胞无法产生扩布性动作电位,从而产生局部神经阻滞作用。利多卡因是中效局麻药,其起效时间平均5 min,作用维持1~2 h。薄荷脑是长效局麻药,动物实验表明其局麻药效果可维持48~240 h。本注射液容媒中含适量甘油,其粘滞性可使局麻药在局部较长时间停留,从而维持有效药物浓度;乙醇可促进局麻药在局部组织中均匀分布,并加强其与神经膜的结合。各组分相互协同,使之具有速效和长效镇痛的双重功效。
  硝矾洗剂由朴硝、明矾、月石组成,具有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作用。此外,中药熏洗坐浴具有中医外治法的独特作用,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该处组织的充血,增强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而且温热刺激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减轻炎性水肿,解除患处神经的压力,使肌肉等组织松弛,从而达到明显的消肿止痛作用。生肌止痛栓含有血竭、煅龙骨、煅炉甘石、黄连、白芨、冰片、洋金花等,具有消肿止痛、生肌敛疮、清热利尿的作用。止痛膏主要含有当归、煅龙骨、血竭等中药,具有解毒生肌、止痛、止血、润燥的作用。
  其中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的作用,可用于痈疽疮疡,为外科的常用药,用于疮疡初期,可消肿止痛,用于痈疽溃后,可补血生肌。现代药理研究其还具有镇静、镇痛、抗炎、抗缺氧、抗辐射损伤及抑制某些肿瘤株生长和体外抗菌的作用。另外,从局部直接给药可以避免药物对胃肠道和肝脏的损害,提高药物的利用度。且针刺长强穴、环跳穴具有治疗痔疾和尾骶部疼痛的作用。通过中药调理气机,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达到气血运行顺畅,通则不痛的目的。同时配以针灸刺激腧穴,使经络通达,气血及阴阳调和。局部克泽普注射液注射阻滞末梢神经传导,使之感觉迟钝。本疗法中西医结合,针药并举,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及极低副作用,是痔病术后无痛治疗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生物科学核心期刊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