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医学论文写作指导

良性囊性畸胎瘤的诊断与治疗-医学伦理论文

医学伦理论文      医学方面的论文    关于医学的论文      医学论文写作
  良性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成分以外胚层的皮肤及附件为主,囊壁厚而坚,囊内充满液体脂肪、脱屑上皮和毛发混合物,有时可见牙齿和骨组织。CT可以清晰显示上述病理学特点,本组6例良性畸胎瘤均表现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不同程度均含有脂肪组织成分,CT值最低达-75 HU,其中4例出现脂肪-液面征,3例显示钙化和骨化,1例可见牙齿。恶性畸胎瘤由三胚层组织构成,其中含有较多未成熟、幼稚或胚胎性组织。手术复发率高,预后差,5年存活率<20%。CT多表现为分叶状实质性肿块,肿块内常有含脂肪、液体成分的囊腔,软组织成分中可见不规则钙化和骨组织。肿块外缘多不规则,常侵犯周围组织。本组3例恶性畸胎瘤均为囊实性团块,内含脂肪、液体及软组织成分,2例可见不规则结节状钙化骨化,1例可见牙齿。3例均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提示肿瘤侵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0年3月~2007年12月EB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63例,年龄16~71岁,平均57.6岁。绝经39例,占61.9%;月经紊乱19例,占30.2%。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有不同程度腹胀、腹痛、阴道不规则流血、下腹部肿块及腹水,仅4例为体检偶然发现。
  1.2  方法
  采用美国 Imatron C-150L型EBCT,所有患者均进行全腹部平扫及增强扫描,扫描范围由膈顶至盆腔底部。检查前2 h患者口服2%泛影葡胺1 000 ml,充盈小肠及膀胱。扫描序列为连续容积(CVS),层厚10 mm,重叠5 mm,矩阵512×512。增强扫描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浓度320 mg I/ml,速率2.5~3 ml/s,用量80~100 ml。
  2  结果
  手术及病理证实卵巢肿瘤及肿瘤样病变63例,其中:(1)良性肿瘤27例(包括浆液性囊腺瘤12例,黏液性囊腺瘤7例,囊性畸胎瘤6例,卵泡膜细胞瘤1例,腺纤维瘤1例);(2)恶性肿瘤25例(包括浆液性囊腺癌11例,黏液性囊腺癌5例,恶性畸胎瘤3例,卵巢转移癌3例,透明细胞癌、胚胎癌及未分化癌各1例);(3)肿瘤样病变11例(包括单纯性囊肿4例,巧克力囊肿3例,黄体囊肿和卵泡囊肿各2例)。
  CT表现:
  (1)囊性肿块:本组34例,呈球形或不规则形团块,大小2.3~24.7 cm。单房或多房,囊壁及间隔较薄而均匀。囊内为液体成分,密度较均匀,CT值-76~+36 HU。增强扫描部分囊壁及间隔有强化,囊内液体成分无强化。(2)实性肿块:本组8例,呈分叶状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大小3.6~13.2 cm。边缘较模糊,密度不均匀,实质内可见坏死低密度区,增强后不均匀强化。
  (3)囊实性肿块:本组21例,囊性团块中含有较多实性软组织成分,大小4.5~26.4 cm。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
  (4)钙化、骨化:本组3例浆液性囊腺癌囊壁可见不规则钙化。9例畸胎类肿瘤均可见不同程度钙化、骨化。
  (5)腹水:本组13例出现腹水,11例为恶性肿瘤,2例为良性肿瘤。
  (6)肿瘤转移:本组盆腔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5例,大网膜增厚呈饼状4例,腹腔种植转移3例,肝脏转移2例。
  转移性卵巢癌来源广泛,文献报道[6]常见的依次为乳腺、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70%~90%同时侵犯双侧卵巢,单侧者多来源于卵巢邻近器官癌肿的直接侵犯。CT表现为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多为双侧性,大小范围相差较大,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多较清楚。CT表现与原发癌的性质、部位无明显关系,与原发性卵巢癌不易鉴别,诊断应结合临床。有文献报道认为双侧卵巢实质性肿块,因考虑转移性肿瘤。本组3例卵巢转移癌,均为实质性肿块,边缘较清楚,临床分别有乳腺癌、胃癌病史。肿瘤样病变[2]常见有单纯性囊肿和功能性囊肿,后者包括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等。
  CT均表现盆腔内水样密度类圆形病灶,直径一般<5 cm,密度均匀,无分隔,边缘光滑,无强化。本组单纯性囊肿4例,卵泡和黄体囊肿各2例均表现典型囊肿征象,动态比较、随访观察有助于单纯性囊肿和功能性囊肿的区别。与囊肿与良性囊腺瘤主要鉴别点为后者一般较大,绝大多数直径>10 cm,常为多房,囊壁及分隔有轻度增强。巧克力囊肿系子宫内膜异位反复出血,纤维化及粘连逐渐形成囊肿,文献报道约80%子宫内膜异位于卵巢,而且约50%为双侧性,本组3例巧克力囊肿均为单侧性,可能为病例数较少缘故。巧克力囊肿因反复陈旧性出血而呈多囊样且密度偏高,边缘因纤维化粘连而模糊,结合临床有周期性痛经可明确诊断。
关于医学伦理的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