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的中医对症治疗-中国畜牧兽医投稿
中国畜牧兽医投稿 畜牧兽医学报投稿 畜牧与兽医投稿 医学核心期刊
现代医学认为,排卵障碍是构成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的一种病理表现。虽然,西药克罗米芬、HMG、FSH、HCG等药物已可很好地解决排卵、超排卵问题,可获得较高的排卵率,在体外受精中得到较高的受精率、卵裂率和生化(化学)妊娠率,但由于此类药物在受体水平阻断雌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内膜DNA合成受阻,同时容易引起子宫内膜发育迟缓和不同步,最终导致低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增加[4。
中医学认为,肾主生殖,肾为天癸,冲任、胞宫之主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所处也”。卵子是生殖之精,生育之本,其藏于肾。卵子在肾精充盛孕育之下而发育成熟,但其正常的排出则有赖于肾阳的鼓动、冲任气血的调畅及其相互协同作用来完成[5]。随着生殖内分泌学及对中医脏腑经络本质的深入研究,发现补肾为主的中药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是诱促排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6]。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应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提高肾阴,促进卵泡发育,奠定成熟卵子的受孕基础;其二是通过活血化瘀诱导排卵。近代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能增加子宫输卵管蠕动,丰富神经营养,增加卵巢等内分泌腺体的供血,促成熟的卵泡排出,同时通过改善子宫的血液供应,促进蜕膜生长发育,有利于孕卵着床[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60例,年龄22~40岁的育龄妇女,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发病年龄最小22岁,最大40岁,平均29.9岁;原发性不孕症19例,继发性不孕症11例,不孕年限最短2年,最长11年,平均不孕年限4.24年;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5.2岁,月经后期17例,月经周期紊乱5例;对照组发病年龄最小21岁,最大40岁,平均28.1岁,原发性不孕症17例,继发性不孕症13例,不孕年限最短1~2年,最长12年,平均不孕年限4.62年;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4.6岁,月经后期20例,月经周期紊乱4例。两组病人年龄、妊娠情况、月经周期、初潮及病程等方面比较相似。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不孕与不育》[2]排卵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阴道B超监测优势卵泡直径>17~18 mm后卵泡消失,或卵泡壁塌陷,卵泡内出现密度较高光点为正常排卵。本实验选择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卵泡生长缓慢、无优势卵泡形成或形成优势卵泡后生长发育中萎缩、停育、迟缓、退化或变性,卵泡不破,比正常生长期明显迟缓,子宫内膜过薄,无排卵等排卵障碍为受试对象,并排除以下疾病:(1)生殖道畸形、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及子宫性闭经等器质病变;(2)卵巢功能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等高促性腺激素者;(3)肾上腺、甲状腺、糖尿病等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异常所致者;(4)3个月内用过激素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动态观察基础体温(BBT)曲线、宫颈黏液结晶、尿LH峰值、B超跟踪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等,根据女性正常月经周期的生理变化,分阶段选择下列经验方治疗:(1)经后期滋阴养血,补养肝肾,准备良好的物质基础,予以促卵泡汤,药用丹参10 g,白芍10 g,淮山药12 g,茯苓10 g,山萸肉10 g,紫河车10 g,女贞子12 g,菟丝子10 g,鸡血藤15 g,熟地12g等,经净后即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共服7~10剂。(2)经间期补肾助阴,活血化瘀,推动阴阳转化,予以促排卵汤,药用当归10 g,白芍10 g,茯苓10 g,淮山药12 g,川断10 g,泽兰15 g,熟地12 g,五灵脂10 g,桃仁10 g,鹿角片10 g等,在阴道涂片角化细胞指数达40%以上时开始服3~5剂。(3)经前期补肾助阳,暖宫促孕,予以促黄体汤,药用当归10 g,熟地10 g,山萸肉10 g,茯苓10 g,白芍10 g,白术10 g,川断10 g,菟丝子10 g,淫羊藿10 g,肉苁蓉10 g等,BBT上升呈高温相时服,共10~12剂。(4)行经期活血通经,重阳转阴,予以调经汤,药用丹参10 g,当归10 g,香附10 g,赤芍10 g,红花10 g,桃仁10 g,陈皮6 g,川牛膝10 g,益母草15 g,延胡索10 g等,连服3~5剂。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2 结果
临床妊娠 治疗组和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66.6%(20/30)和50%(15/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促排卵效果 治疗组有22例排卵,排卵率为73.3%,对照组有23例排卵,排卵率为76.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卵泡生长发育 服药前和服药后的LH-4、LH-3、LH-2、LH-1天卵泡生长发育在治疗组分别为11.0 mm2、11.4 mm2、12.6 mm2、14.0 mm2和13.2 mm2、14.2 mm2、15.0 mm2、17.5 mm2,在对照组分别为10.4 mm2、11.3 mm2、13.1 mm2、14.4 mm2和12.0 mm2、13.1 mm2、15.0 mm2、15.8 mm2,治疗组各时相服药后均明显增长(P<0.05)。
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 服药前和服药后的LH-2、LH-0、LH+1天子宫内膜的厚度在治疗组分别为7.3 mm、9.0 mm、9.4 mm和10.3 mm、10.7 mm、12.6 mm,在对照组分别为6.3 mm、8.4 mm、9.8 mm和7.5 mm、9.5 mm、10.2 mm,治疗组各时相服药后均明显增长(P<0.05~0.01),且明显好于对照组。
补肾调经法是笔者依据女性月经周期中四个时期,阴阳消长转化的理论而立治。以六味地黄汤和四物汤为主方。经后期的促卵泡汤中的丹参、鸡血藤益肾通经,熟地、女贞子补益精血,山药、山萸肉滋阴,茯苓滋补肝肾,白芍养肝和血,紫河车、 丝子温养肝肾,调补冲任;随着月经周期的后移,当归、川断、五灵指、泽兰、桃仁等活血化瘀,促卵子排出,加用鹿用片温补肾阳,以促进阴阳相互消长,BBT上升,即“阴得阳助,则泉源不竭”。促黄体汤运用淫羊藿、肉苁蓉等温润助阳之品,达到暖宫种子的目的。调经汤中赤芍、红花、益母草等活血调经,香附、陈皮、延胡索理气调经止痛,川牛膝引经血下行。
四川中医投稿 http://www.qikanba.com/
现代医学认为,排卵障碍是构成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的一种病理表现。虽然,西药克罗米芬、HMG、FSH、HCG等药物已可很好地解决排卵、超排卵问题,可获得较高的排卵率,在体外受精中得到较高的受精率、卵裂率和生化(化学)妊娠率,但由于此类药物在受体水平阻断雌激素的作用,使子宫内膜DNA合成受阻,同时容易引起子宫内膜发育迟缓和不同步,最终导致低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的增加[4。
中医学认为,肾主生殖,肾为天癸,冲任、胞宫之主宰。“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所处也”。卵子是生殖之精,生育之本,其藏于肾。卵子在肾精充盛孕育之下而发育成熟,但其正常的排出则有赖于肾阳的鼓动、冲任气血的调畅及其相互协同作用来完成[5]。随着生殖内分泌学及对中医脏腑经络本质的深入研究,发现补肾为主的中药有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是诱促排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6]。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应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提高肾阴,促进卵泡发育,奠定成熟卵子的受孕基础;其二是通过活血化瘀诱导排卵。近代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能增加子宫输卵管蠕动,丰富神经营养,增加卵巢等内分泌腺体的供血,促成熟的卵泡排出,同时通过改善子宫的血液供应,促进蜕膜生长发育,有利于孕卵着床[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共60例,年龄22~40岁的育龄妇女,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发病年龄最小22岁,最大40岁,平均29.9岁;原发性不孕症19例,继发性不孕症11例,不孕年限最短2年,最长11年,平均不孕年限4.24年;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5.2岁,月经后期17例,月经周期紊乱5例;对照组发病年龄最小21岁,最大40岁,平均28.1岁,原发性不孕症17例,继发性不孕症13例,不孕年限最短1~2年,最长12年,平均不孕年限4.62年;月经初潮平均年龄14.6岁,月经后期20例,月经周期紊乱4例。两组病人年龄、妊娠情况、月经周期、初潮及病程等方面比较相似。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不孕与不育》[2]排卵障碍的临床诊断标准。阴道B超监测优势卵泡直径>17~18 mm后卵泡消失,或卵泡壁塌陷,卵泡内出现密度较高光点为正常排卵。本实验选择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卵泡生长缓慢、无优势卵泡形成或形成优势卵泡后生长发育中萎缩、停育、迟缓、退化或变性,卵泡不破,比正常生长期明显迟缓,子宫内膜过薄,无排卵等排卵障碍为受试对象,并排除以下疾病:(1)生殖道畸形、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及子宫性闭经等器质病变;(2)卵巢功能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等高促性腺激素者;(3)肾上腺、甲状腺、糖尿病等其他内分泌腺功能异常所致者;(4)3个月内用过激素治疗者。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动态观察基础体温(BBT)曲线、宫颈黏液结晶、尿LH峰值、B超跟踪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等,根据女性正常月经周期的生理变化,分阶段选择下列经验方治疗:(1)经后期滋阴养血,补养肝肾,准备良好的物质基础,予以促卵泡汤,药用丹参10 g,白芍10 g,淮山药12 g,茯苓10 g,山萸肉10 g,紫河车10 g,女贞子12 g,菟丝子10 g,鸡血藤15 g,熟地12g等,经净后即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共服7~10剂。(2)经间期补肾助阴,活血化瘀,推动阴阳转化,予以促排卵汤,药用当归10 g,白芍10 g,茯苓10 g,淮山药12 g,川断10 g,泽兰15 g,熟地12 g,五灵脂10 g,桃仁10 g,鹿角片10 g等,在阴道涂片角化细胞指数达40%以上时开始服3~5剂。(3)经前期补肾助阳,暖宫促孕,予以促黄体汤,药用当归10 g,熟地10 g,山萸肉10 g,茯苓10 g,白芍10 g,白术10 g,川断10 g,菟丝子10 g,淫羊藿10 g,肉苁蓉10 g等,BBT上升呈高温相时服,共10~12剂。(4)行经期活血通经,重阳转阴,予以调经汤,药用丹参10 g,当归10 g,香附10 g,赤芍10 g,红花10 g,桃仁10 g,陈皮6 g,川牛膝10 g,益母草15 g,延胡索10 g等,连服3~5剂。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2 结果
临床妊娠 治疗组和对照组妊娠率分别为66.6%(20/30)和50%(15/3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促排卵效果 治疗组有22例排卵,排卵率为73.3%,对照组有23例排卵,排卵率为76.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卵泡生长发育 服药前和服药后的LH-4、LH-3、LH-2、LH-1天卵泡生长发育在治疗组分别为11.0 mm2、11.4 mm2、12.6 mm2、14.0 mm2和13.2 mm2、14.2 mm2、15.0 mm2、17.5 mm2,在对照组分别为10.4 mm2、11.3 mm2、13.1 mm2、14.4 mm2和12.0 mm2、13.1 mm2、15.0 mm2、15.8 mm2,治疗组各时相服药后均明显增长(P<0.05)。
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 服药前和服药后的LH-2、LH-0、LH+1天子宫内膜的厚度在治疗组分别为7.3 mm、9.0 mm、9.4 mm和10.3 mm、10.7 mm、12.6 mm,在对照组分别为6.3 mm、8.4 mm、9.8 mm和7.5 mm、9.5 mm、10.2 mm,治疗组各时相服药后均明显增长(P<0.05~0.01),且明显好于对照组。
补肾调经法是笔者依据女性月经周期中四个时期,阴阳消长转化的理论而立治。以六味地黄汤和四物汤为主方。经后期的促卵泡汤中的丹参、鸡血藤益肾通经,熟地、女贞子补益精血,山药、山萸肉滋阴,茯苓滋补肝肾,白芍养肝和血,紫河车、 丝子温养肝肾,调补冲任;随着月经周期的后移,当归、川断、五灵指、泽兰、桃仁等活血化瘀,促卵子排出,加用鹿用片温补肾阳,以促进阴阳相互消长,BBT上升,即“阴得阳助,则泉源不竭”。促黄体汤运用淫羊藿、肉苁蓉等温润助阳之品,达到暖宫种子的目的。调经汤中赤芍、红花、益母草等活血调经,香附、陈皮、延胡索理气调经止痛,川牛膝引经血下行。
四川中医投稿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高职生道德信仰调查 本文版权由期刊吧所有
- • 医学论文中的统计问题
- • 医学论文投稿秘籍
- • 医学论文写作的程序介绍
- • 医学论文摘要的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 叙述医学研究论文标引用词的选择
- • 医学论文写作五大妙招
- • 如何进行儿科临床科学研究选题
- • 医学论文写作的流程
- • 医学论文统计设计方面存在问题总结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