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中假新闻传播背后所反映的相关问题-论文代理发表费用
论文代理发表费用 论文发表代理 发表论文费用 职称论文发表费用
假新闻传播由来已久,特别是快速文化发展的今天,微博的利用,更是让假新闻得以迅速的发展。因此,关于假新闻的思考不能到此为止。撇开对造谣者品德的唾弃,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应对假新闻传播的案例。从发布金庸“被去世”的假新闻,到争相传播,到质疑,求证,最终辟谣,短短的1小时不到,充分展示了在微博公民新闻发布平台上一个完美的虚假新闻形成、传播到灭亡的模型。
(一)微博的快速传播能力以及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
微博是现在最流行的信息获取、传播和分享的平台之一,每条微博容量约为140个汉字,发送信息快捷且无须审核,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在身边时,网友在微博上的爆料远快于传统媒体。上海高楼大火发生后几分钟,就有事发现场的网友上传自己拍摄的照片。但随着使用微博的网友数量增多,微博上也出现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甚至自从金庸“被去世”事件后,网络上兴起了一种说法,“微博是谣言的诞生地”。微博真的是谣言的诞生地吗?
前不久,有媒体在回顾过去的10年时心生感慨,“因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技术的高速助推,我们见证了中国‘全民记者’从萌芽到爆发的进程,展现着整个社会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2]。在10月份的中原网络文化发展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称,“微博最大的特点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发布信息,随时随地获取你感兴趣的或者关注的信息。这是互联网的一个新进展,它给人们的交流、社交、信息沟通,以至于对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都带来新的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载体的发达和多元,使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想发布一则消息轻而易举,而微博这种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便捷平台,更为信息“病毒”式集散提供了便利。
但是,也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微博成为假新闻的集散地。“其一,140字的低信息容量很难全面客观地传递信息,容易滋生假消息;其二,字数简短,阅读和传播方便,加上多数是匿名,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就喜欢发布一些耸人听闻和刺激的信息;其三,微博传播极易变成情绪传染。”[4]这也正是金庸“被去世”能够快速传播的一大原因。不过,在公民新闻时代,特别是微博的发达,也为扑灭谣言带来了便捷。甚至可以说,由于用户群的海量,以及权威人士的介入,使微博具有了强大的自我纠错功能。所以这起假新闻事件中,微博给我们留下的还是“辟谣先锋”的美好印象。
在微博这个公民新闻发布平台上,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以共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在这个平台上,不可否认的是会产生虚假信息。由于一些影响力小的虚假信息传播力太差而形不成危害,但面对“金庸去世”这等重量级的假新闻,网民们绝对不会听之任之,一定会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于是,在还不足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金庸去世”的谣言就被揭穿。这充分证明了微博具有无比强大的“自净”功能。“自净”的前提是尽可能多的参与,平等的参与。当话语空间中的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地位的时候,真相不出来都不行。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这个道理。
(二)微博假新闻传播中的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报道的“金庸去世”新闻被《中国记者》杂志社评选的2010年十大假新闻之一。为此,《中国新闻周刊》付出了不小的代价。7日上午,刘新宇提出辞去《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职务。
资深媒体人吕怡然在东方网发表评论《为虚假报道担责的勇气可嘉》:“尽管这则‘客里空’并非出现在《中国新闻周刊》的正刊上,尽管总监、总编们事先并不知晓那个编辑之作为,但是因《中国新闻周刊》乃隶属于中新社,而‘金庸去世’的消息又出现在其官方微博上,借助长期积淀的品牌公信力,致使虚假消息被‘当真’,以讹传讹,影响更为恶劣。在这个意义上看,老总难辞其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快捷。特别是随着载体的多元化演进,传播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条具有轰动效应的信息往往被多家媒体转载,以吸引公众眼球,赢得传播的主动权。在这样一种争夺战中,如果媒体不严格把关,必将带来严重后果。
当前,微博这个公民新闻发布的平台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平台。 “金庸被去世”事件发生后,有人慨叹,“微博爆料,你还相信吗?”随着微博的影响力的日益加大,把关相对严密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如今都纷纷在微博上开辟官方微博。《中国新闻周刊》遇到的问题与尴尬,也许是传统媒体在微博传播情境中同样面对的问题与尴尬。
(三)微博假新闻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微博拥有强大的关注和转发功能。“当你对某条微博进行转发和评论后,关注你的人都能看到你所转发的微博以及评论,如果他们感兴趣,便会再一次转发、评论,而关注他们的人也能看到这条微博和他们的评论……如此继续下去,经过无限次‘关注、转发’之后,关注的人数越来越多。”[5]被转发的微博在这种裂变式的传播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播。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成是一个以“舆论领袖”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既是传播的起点,又是传播的终点,都在这场壮观的信息辐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作为公民新闻发布平台的微博这种强有力的辐射力的帮助下,“意见领袖”可以轻松扩大自己在广大公民记者中的影响面。
目前,微博上的认证用户多为知名人士及媒体人员,他们在微博传播中充当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所以,这次假新闻的传播,不仅让微博尴尬,让那些在微博上转发了这条假消息、为假新闻的传播推波助澜的人也很尴尬,尤其是一些所谓名人和意见领袖,就更尴尬了——这些被网站加了V(身份认证)的名人名博,未加核实的消息发布和毫无怀疑的转发,让假消息看起来更像真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意见领袖也有犯错的时候。关键的问题在于,只要意见领袖们能够时时处处珍惜自己的名声与名誉,对自己不能有所把握的信息与新闻,干脆不转发,或者亲自去核实,去调查,这样就能避免假新闻的传播,使网络的天空更加澄明。
医学论文发表代理 www.qikanba.com
假新闻传播由来已久,特别是快速文化发展的今天,微博的利用,更是让假新闻得以迅速的发展。因此,关于假新闻的思考不能到此为止。撇开对造谣者品德的唾弃,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应对假新闻传播的案例。从发布金庸“被去世”的假新闻,到争相传播,到质疑,求证,最终辟谣,短短的1小时不到,充分展示了在微博公民新闻发布平台上一个完美的虚假新闻形成、传播到灭亡的模型。
(一)微博的快速传播能力以及强大的自我纠错能力
微博是现在最流行的信息获取、传播和分享的平台之一,每条微博容量约为140个汉字,发送信息快捷且无须审核,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在身边时,网友在微博上的爆料远快于传统媒体。上海高楼大火发生后几分钟,就有事发现场的网友上传自己拍摄的照片。但随着使用微博的网友数量增多,微博上也出现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甚至自从金庸“被去世”事件后,网络上兴起了一种说法,“微博是谣言的诞生地”。微博真的是谣言的诞生地吗?
前不久,有媒体在回顾过去的10年时心生感慨,“因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技术的高速助推,我们见证了中国‘全民记者’从萌芽到爆发的进程,展现着整个社会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的提升”[2]。在10月份的中原网络文化发展论坛上,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称,“微博最大的特点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发布信息,随时随地获取你感兴趣的或者关注的信息。这是互联网的一个新进展,它给人们的交流、社交、信息沟通,以至于对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都带来新的空间。”在互联网时代,传播载体的发达和多元,使人人都可以成为公民记者,想发布一则消息轻而易举,而微博这种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便捷平台,更为信息“病毒”式集散提供了便利。
但是,也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微博成为假新闻的集散地。“其一,140字的低信息容量很难全面客观地传递信息,容易滋生假消息;其二,字数简短,阅读和传播方便,加上多数是匿名,有些人为了吸引眼球就喜欢发布一些耸人听闻和刺激的信息;其三,微博传播极易变成情绪传染。”[4]这也正是金庸“被去世”能够快速传播的一大原因。不过,在公民新闻时代,特别是微博的发达,也为扑灭谣言带来了便捷。甚至可以说,由于用户群的海量,以及权威人士的介入,使微博具有了强大的自我纠错功能。所以这起假新闻事件中,微博给我们留下的还是“辟谣先锋”的美好印象。
在微博这个公民新闻发布平台上,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以共同的地位和身份发布言论。在这个平台上,不可否认的是会产生虚假信息。由于一些影响力小的虚假信息传播力太差而形不成危害,但面对“金庸去世”这等重量级的假新闻,网民们绝对不会听之任之,一定会把事情搞个水落石出。于是,在还不足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金庸去世”的谣言就被揭穿。这充分证明了微博具有无比强大的“自净”功能。“自净”的前提是尽可能多的参与,平等的参与。当话语空间中的所有人都有平等的摆事实讲道理的地位的时候,真相不出来都不行。所谓“真理越辩越明”,就是这个道理。
(二)微博假新闻传播中的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报道的“金庸去世”新闻被《中国记者》杂志社评选的2010年十大假新闻之一。为此,《中国新闻周刊》付出了不小的代价。7日上午,刘新宇提出辞去《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职务。
资深媒体人吕怡然在东方网发表评论《为虚假报道担责的勇气可嘉》:“尽管这则‘客里空’并非出现在《中国新闻周刊》的正刊上,尽管总监、总编们事先并不知晓那个编辑之作为,但是因《中国新闻周刊》乃隶属于中新社,而‘金庸去世’的消息又出现在其官方微博上,借助长期积淀的品牌公信力,致使虚假消息被‘当真’,以讹传讹,影响更为恶劣。在这个意义上看,老总难辞其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快捷。特别是随着载体的多元化演进,传播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条具有轰动效应的信息往往被多家媒体转载,以吸引公众眼球,赢得传播的主动权。在这样一种争夺战中,如果媒体不严格把关,必将带来严重后果。
当前,微博这个公民新闻发布的平台已经成为传统媒体获取新闻线索的平台。 “金庸被去世”事件发生后,有人慨叹,“微博爆料,你还相信吗?”随着微博的影响力的日益加大,把关相对严密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如今都纷纷在微博上开辟官方微博。《中国新闻周刊》遇到的问题与尴尬,也许是传统媒体在微博传播情境中同样面对的问题与尴尬。
(三)微博假新闻传播中的意见领袖
微博拥有强大的关注和转发功能。“当你对某条微博进行转发和评论后,关注你的人都能看到你所转发的微博以及评论,如果他们感兴趣,便会再一次转发、评论,而关注他们的人也能看到这条微博和他们的评论……如此继续下去,经过无限次‘关注、转发’之后,关注的人数越来越多。”[5]被转发的微博在这种裂变式的传播过程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传播。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看成是一个以“舆论领袖”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过程。每一个人都既是传播的起点,又是传播的终点,都在这场壮观的信息辐射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所以,在作为公民新闻发布平台的微博这种强有力的辐射力的帮助下,“意见领袖”可以轻松扩大自己在广大公民记者中的影响面。
目前,微博上的认证用户多为知名人士及媒体人员,他们在微博传播中充当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所以,这次假新闻的传播,不仅让微博尴尬,让那些在微博上转发了这条假消息、为假新闻的传播推波助澜的人也很尴尬,尤其是一些所谓名人和意见领袖,就更尴尬了——这些被网站加了V(身份认证)的名人名博,未加核实的消息发布和毫无怀疑的转发,让假消息看起来更像真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意见领袖也有犯错的时候。关键的问题在于,只要意见领袖们能够时时处处珍惜自己的名声与名誉,对自己不能有所把握的信息与新闻,干脆不转发,或者亲自去核实,去调查,这样就能避免假新闻的传播,使网络的天空更加澄明。
医学论文发表代理 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方面
-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面纱》翻译的分析
- • 论文写作面临的九大拦路虎
- • 什么是有效论文?
- • 论文修改的内容和范围介绍
- • 稿件内容规范要求
- • 论著是什么?
- • 学术期刊规范化的问题
- • 避免医学论文抄袭的基本要求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