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与美国政治传播走向_教育教学期刊
教育教学期刊 教育教学类期刊 教学改革期刊 教学期刊
随着传播技术的创新普及,媒介与政治的互渗力不断提升。一方面,新媒体的开放、互动、共享等特征,使全世界范围内更多公民和媒体能够更方便地接近政治领域、参与政治过程;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传播效力也越来越突破地域和空间界限,吸引不同国家、民族、社会群体的政治关注,影响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政治沟通的模式。
在国家层面,站在世界数字技术前端的美国,较早认识到新媒体政治传播的战略价值,十分重视新媒体政治干预作用的发挥,在竞选、施政过程中新媒体政治角色地位不断加强。特别是近年来,奥巴马政府配合其外交政策,调整媒介策略,接连通过新媒体“出拳”,从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角度对他国施加政治影响,“新媒体外交”趋势渐强。
本文着力于探讨新媒体在当今美国对外传播中的政治地位、新媒体参与公共外交对他国文化安全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在美国关注之下中国所面临的媒介环境及应对之策。
以“新”换“旧”:
新媒体成为政治利剑
2011年2月16日,美国政府部门传出消息,从10月1日起,美国之音将会全面停止中文广播。包括停播现有的中文短波、中波以及卫星电视广播,全面取消粤语广播。此举意味着美国政府超过半个世纪的对华广播政治宣传时代即将结束。
消息传出,议论纷纷。有中国人乐观地认为这是美国对日益强大的中国所采取的无奈之策,显示了美国政治传播的削弱。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综合分析,此消息背后潜藏着更深刻的数字时代背景和政治原因。
美国之音是美国政府对外宣传的一个标志性产品。它开播于1942年,组建方为美国国防部的战时宣传组,专职负责对交战国的宣传和舆论攻心。二战后,美国之音更成为政府对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主要政治宣传机构。并在前苏联、东欧及前南斯拉夫解体和政权更替中代言美国政府,发挥了巨大的政治宣传作用,成为颠覆他国政体的重要舆论工具。
然而,这样一个曾为美国政府立下汗马功劳的广播媒介,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兴起,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近年来,其对外广播听众急剧下滑。有调查表明, 2010年中国网民数量达4.2亿,而美国之音普通话广播在中国的收听率不足千分之一,受众仅有20万,众多年轻网民甚至不知美国之音为何物。处于这种新媒体领跑的媒介环境,深谙媒体与政治传播互动之道的美国政府已感到美国之音广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日薄西山,“辉煌”难再,因此,挥泪断剑便成为必然之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美国政府而言,美国之音广播停播,仅仅代表了一个政治传播机构对外广播时代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美国之音本身失去了存在价值。实质上,美国之音甩掉旧媒体外衣穿上新媒体华服,改变的只是传播形式,强化的却是政治本质。据美国官员透露,曾为美国之音所有,原对华广播的时段、频段和设备,都将并入自由亚洲电台。同时,美国之音的中文网站将被保留。其普通话节目将悉数转入互联网播出。可见,这次停播并非是美国对外宣传战略的收缩,而只是一种针对新形势的宣传调整,反映了美国政府在数字化传播趋势下对媒介政治价值的重新认定和评估、对媒体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操控,及其看重实际效果的政治传播思维。其中道理正如美国广播理事会战略与预算委员会主席恩德斯•温布什所说,我们关注的是,在中国收听短波广播的人数过去几年一直微不足道,而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看来,掌控互联网等新媒体才是美国之音实现其未来政治抱负的新标的。
美国政治素有媒介政治之称,政坛历来注重运用大众媒体发挥政治影响。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和时代变迁,媒介参政能力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展,新媒体兴起以来,参政趋势更加明显。伊拉克战争、“9•11”事件、伦敦地铁爆炸案等国际重大事件中,新媒体迅速反应、频频发力、设置议题,传播价值观念,显示了超越大众媒体的特征,更吸引了美国政界的关注。而2008年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成功利用新媒体并获胜,使Facebook、Twitter等网络视频、社交新媒体政治价值凸显,开启了美国政坛与新媒体形态全面联姻的新时代。
几乎在宣布美国之音即将停播消息的同一时段,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华盛顿乔治大学发表了网络自由讲演,希拉里表示,美国国务院在使用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发送“Twitter”信息后,还准备推出中文及俄文的“Twitter”账户。
美国已再次强化了新媒体参政的信号:在美国政治视野中,互联网等新媒体正在取代大众传播“旧媒体”,成为一柄政治传播利剑,时刻准备着扩张其宣传攻势,由此而来的传播与政治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也将会变得更加广泛而深刻。
高等职业教育期刊 http://www.qikanba.com/
随着传播技术的创新普及,媒介与政治的互渗力不断提升。一方面,新媒体的开放、互动、共享等特征,使全世界范围内更多公民和媒体能够更方便地接近政治领域、参与政治过程;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传播效力也越来越突破地域和空间界限,吸引不同国家、民族、社会群体的政治关注,影响不同利益集团之间政治沟通的模式。
在国家层面,站在世界数字技术前端的美国,较早认识到新媒体政治传播的战略价值,十分重视新媒体政治干预作用的发挥,在竞选、施政过程中新媒体政治角色地位不断加强。特别是近年来,奥巴马政府配合其外交政策,调整媒介策略,接连通过新媒体“出拳”,从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角度对他国施加政治影响,“新媒体外交”趋势渐强。
本文着力于探讨新媒体在当今美国对外传播中的政治地位、新媒体参与公共外交对他国文化安全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在美国关注之下中国所面临的媒介环境及应对之策。
以“新”换“旧”:
新媒体成为政治利剑
2011年2月16日,美国政府部门传出消息,从10月1日起,美国之音将会全面停止中文广播。包括停播现有的中文短波、中波以及卫星电视广播,全面取消粤语广播。此举意味着美国政府超过半个世纪的对华广播政治宣传时代即将结束。
消息传出,议论纷纷。有中国人乐观地认为这是美国对日益强大的中国所采取的无奈之策,显示了美国政治传播的削弱。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综合分析,此消息背后潜藏着更深刻的数字时代背景和政治原因。
美国之音是美国政府对外宣传的一个标志性产品。它开播于1942年,组建方为美国国防部的战时宣传组,专职负责对交战国的宣传和舆论攻心。二战后,美国之音更成为政府对不同意识形态国家主要政治宣传机构。并在前苏联、东欧及前南斯拉夫解体和政权更替中代言美国政府,发挥了巨大的政治宣传作用,成为颠覆他国政体的重要舆论工具。
然而,这样一个曾为美国政府立下汗马功劳的广播媒介,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快速兴起,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近年来,其对外广播听众急剧下滑。有调查表明, 2010年中国网民数量达4.2亿,而美国之音普通话广播在中国的收听率不足千分之一,受众仅有20万,众多年轻网民甚至不知美国之音为何物。处于这种新媒体领跑的媒介环境,深谙媒体与政治传播互动之道的美国政府已感到美国之音广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日薄西山,“辉煌”难再,因此,挥泪断剑便成为必然之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美国政府而言,美国之音广播停播,仅仅代表了一个政治传播机构对外广播时代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美国之音本身失去了存在价值。实质上,美国之音甩掉旧媒体外衣穿上新媒体华服,改变的只是传播形式,强化的却是政治本质。据美国官员透露,曾为美国之音所有,原对华广播的时段、频段和设备,都将并入自由亚洲电台。同时,美国之音的中文网站将被保留。其普通话节目将悉数转入互联网播出。可见,这次停播并非是美国对外宣传战略的收缩,而只是一种针对新形势的宣传调整,反映了美国政府在数字化传播趋势下对媒介政治价值的重新认定和评估、对媒体资源的重新配置和操控,及其看重实际效果的政治传播思维。其中道理正如美国广播理事会战略与预算委员会主席恩德斯•温布什所说,我们关注的是,在中国收听短波广播的人数过去几年一直微不足道,而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使用互联网人数最多的国家。看来,掌控互联网等新媒体才是美国之音实现其未来政治抱负的新标的。
美国政治素有媒介政治之称,政坛历来注重运用大众媒体发挥政治影响。随着传媒科技的发展和时代变迁,媒介参政能力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展,新媒体兴起以来,参政趋势更加明显。伊拉克战争、“9•11”事件、伦敦地铁爆炸案等国际重大事件中,新媒体迅速反应、频频发力、设置议题,传播价值观念,显示了超越大众媒体的特征,更吸引了美国政界的关注。而2008年奥巴马在总统选举中成功利用新媒体并获胜,使Facebook、Twitter等网络视频、社交新媒体政治价值凸显,开启了美国政坛与新媒体形态全面联姻的新时代。
几乎在宣布美国之音即将停播消息的同一时段,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华盛顿乔治大学发表了网络自由讲演,希拉里表示,美国国务院在使用阿拉伯语及波斯语发送“Twitter”信息后,还准备推出中文及俄文的“Twitter”账户。
美国已再次强化了新媒体参政的信号:在美国政治视野中,互联网等新媒体正在取代大众传播“旧媒体”,成为一柄政治传播利剑,时刻准备着扩张其宣传攻势,由此而来的传播与政治的影响力和冲击力也将会变得更加广泛而深刻。
高等职业教育期刊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方面
-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面纱》翻译的分析
- • 论文写作面临的九大拦路虎
- • 什么是有效论文?
- • 论文修改的内容和范围介绍
- • 稿件内容规范要求
- • 论著是什么?
- • 学术期刊规范化的问题
- • 避免医学论文抄袭的基本要求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