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的兴起与发展-内部控制的论文
内部控制的论文 会计内部控制论文 审计内部控制论文 关于内部控制的论文
1,忆: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19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对高层建筑的需求不再是宗教信仰下的崇拜,而迅速发展的建筑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也使得建造更高更大的高层建筑成为了可能。不过,摩天大楼的拔高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在美国纽约划时代的摩天大楼帝国大厦兴建之时,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经济危机正在横扫资本主义世界。
当20世纪后半叶的欧美经济陷入低潮之后,亚洲作为经济新秀迅速崛起,而随之带来的则是各城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的众多超高层建筑。中国的高层建筑在改革开放之后得以大量兴建,作为中国经济的象征,380米的深圳地王大厦和420米的上海金茂大厦是一个时代的骄傲。
2,惊:新经济浪潮下的摩天大楼热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摩天大楼热迅速升温,越来越高的摩天大楼已经快要突破工程技术的极限。在法国巴黎,德芳斯越来越多的超高层方案已经突破了200米和300米的大关;在迪拜,建造超级摩天的热情从来就没有消退过。相比之下,中国的高楼计划同样让人闻之振奋, 628米的上海中心将于2014年投入使用。
3,问:什么是全球性摩天狂热的“原因”?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和消失都具有必然性,对于摩天大楼的狂热性追捧亦不例外。在蔓延全球的摩天热潮背后,我们究竟可以看见什么?
3.1从追求“天人合一”到对地标的渴望
摩天大楼建造动力首先来自人类潜意识里天人合一观念的驱动。历史上的中西文化虽然存在极大差异,但潜意识中都有“天人合一”的渴望。在古希腊雅典卫城,高大雄伟的帕特农神庙建在当地最高的石灰岩山岗上,在古希腊人眼中,超过海平面200米的神庙能让他们更接近守护神雅典娜。
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天人合一情节至今依然渗透在人类社会的生活中,通过科技再生产的方式,把天人合一的意识固化成现代都市中不断“攀高”的摩天大楼,当人们进入或仰视时,就如同走进哥特式大教堂的信众被激起神圣情绪一样,从而对现代科技产生敬畏。
3.2新经济时代对城市发展的认可
另一个方面,数百米高的摩天大楼涉及到的技术是难以想象的,摩天大楼应用的都是同时期最先进甚至超前的技术。对此,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来分析,人们总是希望把自己拥有的财富、知识、素质、意志变成具体的实在的产品,通过影响周围的人来实现自身价值。
由此看来,可以说摩天大楼是一个国家或城市技术、财富、想象力和雄心的物化体现。它不仅是技术工程的奇观,还是社会工程的奇观。因此,一座超级高楼对于城市的发展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论是帝国大厦之于纽约,还是金茂大厦之于上海,概莫能外。
3.3痛并快乐着的“面子工程”
除了经济实力的体现之外,人类天生的“攀高”天性更是形成了一种社会性的浮躁,而这最终使得高层建筑已经偏离了经济性和合理性,愈加开始朝着“形象化”发展。不管是资本家的资本主导式,还是政府的国家主导式,不变的只有对超高层建筑的狂热。
在中国,一个城市的城建往往决定了城市领导者的仕途,因此中国的城市领导者们更加的热衷于将摩天大楼“面子工程”化。浮躁的社会将“急功近利”的理念深刻的植入了当政者和普通市民的心中,而在他们眼中,建造高度可观的高层建筑是一个有效的“捷径”。
3.4不得不建的摩天大楼
当然,摩天大楼也并非一无是处,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很多城市已经开始通过建筑高层建筑来容纳更多的人口。以新加坡为例,作为一个土地面积不到660km2的国家,如何应对土地稀缺问题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出于对城市风貌和天际线的重构,适当的高层建筑可以起到一个引领视线的作用,占据城市制高点的高层建筑群可以有效的将城市的形象“向心化”,进而对城市的整体风貌起到带动和强化的作用。巴黎的德芳斯建筑群、莫斯科的新CBD、伦敦的金融城建筑群,都很好的巩固和完善了城市的天际线品质,同时对原有古迹的景观风貌也有着呼应。
4,思:高并不等于“高”
对于建筑而言,评断优劣的标准显然不应该是高度,一味的追求高度而忽略建筑的本质,实在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正确认识高层建筑本身就变得尤为重要。
4.1高层建筑对城市传统风貌的冲击
高层建筑对于传统城市而言,有几个方面的冲击是应该值得重视的。其一,原有城市格局是否能够满足高层建筑带来的交通流。大部分的传统城市都有相对脆弱的路网结构,道路尺度也相对较小,而高层建筑坐落其中,则必然会对路网的容纳量造成冲击;其二,高层建筑对于传统城市的地标性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在欧洲,传统城市的地标一般是教堂,而在亚洲,传统城市之地标一般为佛塔和钟鼓楼。高度和尺度都超越传统建筑的高层建筑势必会成为了一个吸引视线的新焦点,因此高层建筑与原有地标的融合问题是不得不进行考量的;其三,高层建筑的表皮一般都会有大面积的玻璃,那么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对城市造成的光线污染则更加不能忽视。
4.2高层建筑带给城市交通的压力
每一幢高层建筑都是城市中各种交通流的聚集点,而高层建筑所处区域的交通网络则是有效疏散交通流的必要保证。根据交通测算的规范,居住用地高峰小时吸引为1.1人/100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为1.8人/100平方米,社会停车场为5人/100平方米,对应到交通工具上,则是下表的分配模式。
公交出租车私家车自行车步行单位车
普通住宅24%2%4%40%27%3%
办公15%10%8%30%29%8%
而在城市中心区之中,对于一个总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的高层办公建筑来说,其高峰小时总共的人员吸引量为1700人,按照表1的分配方法和各种交通方式的容纳量,可以测算出该建筑共吸引公交车10辆,其他机动车390辆;而这仅仅是一个建筑高峰小时的吸引量。可以想象,如果在商务楼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其高峰出行压力将会有多么之大。
4.3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问题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一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层施工的某建成高层公寓楼突发大火,官方通报遇难人数接近60人。事件一出,举国哀痛,而这也让人们再次深思起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问题。对于高层建筑而言,主要需要考虑的安全性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建筑的消防问题,一个则是建筑本身的抗震性问题;而前者由于恶性事件频发而更加引起社会的关注。
由于自身结构的问题,高层建筑内部拥有大量管道、竖井、楼梯间、电梯井、排气道等各种纵向通道,会在火灾发生时形成“烟囱效应”。此外,高空位置气流运行速度快等高层建筑不可避免的因素,也会加速高层火势蔓延。而与消防设施的硬件缺失,同样给高层建筑的消防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5,望:博弈与融合,垂直城市不是梦
尽管高层建筑有着各种弊病,但是对于不断前进的人类而言,抛弃盲目的“攀高”并不等于彻底放弃发展超高层建筑。避免浮躁的追高风气本身就是一种追求客观、实际的思想,而出于人口增长和可用土地稀缺的无奈,高层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基于这个客观的现实,对于高层建筑的态度就需要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另外,我们在追求高度的时候,其实是对建筑结构极限的一种思考,高度没有极限,自然这个问题就会一直思考下去,这样的刺激是对品质的一种促进。
关于内部控制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1,忆: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
19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对高层建筑的需求不再是宗教信仰下的崇拜,而迅速发展的建筑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也使得建造更高更大的高层建筑成为了可能。不过,摩天大楼的拔高之旅并非一帆风顺,在美国纽约划时代的摩天大楼帝国大厦兴建之时,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经济危机正在横扫资本主义世界。
当20世纪后半叶的欧美经济陷入低潮之后,亚洲作为经济新秀迅速崛起,而随之带来的则是各城市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的众多超高层建筑。中国的高层建筑在改革开放之后得以大量兴建,作为中国经济的象征,380米的深圳地王大厦和420米的上海金茂大厦是一个时代的骄傲。
2,惊:新经济浪潮下的摩天大楼热
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摩天大楼热迅速升温,越来越高的摩天大楼已经快要突破工程技术的极限。在法国巴黎,德芳斯越来越多的超高层方案已经突破了200米和300米的大关;在迪拜,建造超级摩天的热情从来就没有消退过。相比之下,中国的高楼计划同样让人闻之振奋, 628米的上海中心将于2014年投入使用。
3,问:什么是全球性摩天狂热的“原因”?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和消失都具有必然性,对于摩天大楼的狂热性追捧亦不例外。在蔓延全球的摩天热潮背后,我们究竟可以看见什么?
3.1从追求“天人合一”到对地标的渴望
摩天大楼建造动力首先来自人类潜意识里天人合一观念的驱动。历史上的中西文化虽然存在极大差异,但潜意识中都有“天人合一”的渴望。在古希腊雅典卫城,高大雄伟的帕特农神庙建在当地最高的石灰岩山岗上,在古希腊人眼中,超过海平面200米的神庙能让他们更接近守护神雅典娜。
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天人合一情节至今依然渗透在人类社会的生活中,通过科技再生产的方式,把天人合一的意识固化成现代都市中不断“攀高”的摩天大楼,当人们进入或仰视时,就如同走进哥特式大教堂的信众被激起神圣情绪一样,从而对现代科技产生敬畏。
3.2新经济时代对城市发展的认可
另一个方面,数百米高的摩天大楼涉及到的技术是难以想象的,摩天大楼应用的都是同时期最先进甚至超前的技术。对此,从心理动力学角度来分析,人们总是希望把自己拥有的财富、知识、素质、意志变成具体的实在的产品,通过影响周围的人来实现自身价值。
由此看来,可以说摩天大楼是一个国家或城市技术、财富、想象力和雄心的物化体现。它不仅是技术工程的奇观,还是社会工程的奇观。因此,一座超级高楼对于城市的发展则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不论是帝国大厦之于纽约,还是金茂大厦之于上海,概莫能外。
3.3痛并快乐着的“面子工程”
除了经济实力的体现之外,人类天生的“攀高”天性更是形成了一种社会性的浮躁,而这最终使得高层建筑已经偏离了经济性和合理性,愈加开始朝着“形象化”发展。不管是资本家的资本主导式,还是政府的国家主导式,不变的只有对超高层建筑的狂热。
在中国,一个城市的城建往往决定了城市领导者的仕途,因此中国的城市领导者们更加的热衷于将摩天大楼“面子工程”化。浮躁的社会将“急功近利”的理念深刻的植入了当政者和普通市民的心中,而在他们眼中,建造高度可观的高层建筑是一个有效的“捷径”。
3.4不得不建的摩天大楼
当然,摩天大楼也并非一无是处,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很多城市已经开始通过建筑高层建筑来容纳更多的人口。以新加坡为例,作为一个土地面积不到660km2的国家,如何应对土地稀缺问题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此外,出于对城市风貌和天际线的重构,适当的高层建筑可以起到一个引领视线的作用,占据城市制高点的高层建筑群可以有效的将城市的形象“向心化”,进而对城市的整体风貌起到带动和强化的作用。巴黎的德芳斯建筑群、莫斯科的新CBD、伦敦的金融城建筑群,都很好的巩固和完善了城市的天际线品质,同时对原有古迹的景观风貌也有着呼应。
4,思:高并不等于“高”
对于建筑而言,评断优劣的标准显然不应该是高度,一味的追求高度而忽略建筑的本质,实在无异于缘木求鱼,因此正确认识高层建筑本身就变得尤为重要。
4.1高层建筑对城市传统风貌的冲击
高层建筑对于传统城市而言,有几个方面的冲击是应该值得重视的。其一,原有城市格局是否能够满足高层建筑带来的交通流。大部分的传统城市都有相对脆弱的路网结构,道路尺度也相对较小,而高层建筑坐落其中,则必然会对路网的容纳量造成冲击;其二,高层建筑对于传统城市的地标性作用是积极还是消极?在欧洲,传统城市的地标一般是教堂,而在亚洲,传统城市之地标一般为佛塔和钟鼓楼。高度和尺度都超越传统建筑的高层建筑势必会成为了一个吸引视线的新焦点,因此高层建筑与原有地标的融合问题是不得不进行考量的;其三,高层建筑的表皮一般都会有大面积的玻璃,那么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对城市造成的光线污染则更加不能忽视。
4.2高层建筑带给城市交通的压力
每一幢高层建筑都是城市中各种交通流的聚集点,而高层建筑所处区域的交通网络则是有效疏散交通流的必要保证。根据交通测算的规范,居住用地高峰小时吸引为1.1人/100平方米,公共设施用地为1.8人/100平方米,社会停车场为5人/100平方米,对应到交通工具上,则是下表的分配模式。
公交出租车私家车自行车步行单位车
普通住宅24%2%4%40%27%3%
办公15%10%8%30%29%8%
而在城市中心区之中,对于一个总建筑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的高层办公建筑来说,其高峰小时总共的人员吸引量为1700人,按照表1的分配方法和各种交通方式的容纳量,可以测算出该建筑共吸引公交车10辆,其他机动车390辆;而这仅仅是一个建筑高峰小时的吸引量。可以想象,如果在商务楼密集的城市中心区,其高峰出行压力将会有多么之大。
4.3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问题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胶州路一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层施工的某建成高层公寓楼突发大火,官方通报遇难人数接近60人。事件一出,举国哀痛,而这也让人们再次深思起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问题。对于高层建筑而言,主要需要考虑的安全性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建筑的消防问题,一个则是建筑本身的抗震性问题;而前者由于恶性事件频发而更加引起社会的关注。
由于自身结构的问题,高层建筑内部拥有大量管道、竖井、楼梯间、电梯井、排气道等各种纵向通道,会在火灾发生时形成“烟囱效应”。此外,高空位置气流运行速度快等高层建筑不可避免的因素,也会加速高层火势蔓延。而与消防设施的硬件缺失,同样给高层建筑的消防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5,望:博弈与融合,垂直城市不是梦
尽管高层建筑有着各种弊病,但是对于不断前进的人类而言,抛弃盲目的“攀高”并不等于彻底放弃发展超高层建筑。避免浮躁的追高风气本身就是一种追求客观、实际的思想,而出于人口增长和可用土地稀缺的无奈,高层建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基于这个客观的现实,对于高层建筑的态度就需要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另外,我们在追求高度的时候,其实是对建筑结构极限的一种思考,高度没有极限,自然这个问题就会一直思考下去,这样的刺激是对品质的一种促进。
关于内部控制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方面
-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面纱》翻译的分析
- • 论文写作面临的九大拦路虎
- • 什么是有效论文?
- • 论文修改的内容和范围介绍
- • 稿件内容规范要求
- • 论著是什么?
- • 学术期刊规范化的问题
- • 避免医学论文抄袭的基本要求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