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实质与完善-现代饭店管理论文
现代饭店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投保医疗保险责任已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其最大的好处不仅在于可以很好的解决医疗纠纷,分散医疗风险,有效保障医疗双方的合法效益,而且解除了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而患者在遭遇医疗损害时也能得到公正的补偿,只要我国能够针对现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借鉴外国经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必能惠及人民大众。
一、现行《条例》对医疗损害赔偿的规定
(一)确定了赔偿的原则
《条例》确定了发生医疗事故给受害人以赔偿的原则,其向“有损害即有赔偿”的民法理念迈进了一步。
(二)明确赔偿根据
《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医疗事故的赔偿,因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
1.事故等级;
2.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的责任程度;
3.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三)赔偿项目与标准
《条例》明确规定了十一项赔偿项目和标准,此规定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一次性付清。具体为: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计算。
4.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计算生活费,自残疾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6.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8.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9.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10.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11.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用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二、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一)制定专门的《医疗损害赔偿法》
医疗行为虽然属于民事法律的调整范围,但鉴于其本身的特殊性,用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过于原则和模糊,不利于医患双方权益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专门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这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对于患者生命健康权和医疗机构正当行医权的保护。二是协调它与《民法通则》、《国家赔偿法》、《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之间的关系。专门的医疗损害赔偿法应属于民事法学范畴,主要涉及医疗事故鉴定,医疗损害赔偿等一系列的民事法律制度。
(二)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按照《民法通则》第119条的精神,在发生侵权行为的场合,加害人应当对受害人的损失负全部的赔偿责任。然而,《条例》第50条关于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损害的赔偿是有限的,并不是全部的赔偿。
有学者认为,医疗事故赔偿比国家赔偿和一般民事赔偿的标准低,是可以理解的。其理由是:医疗机构对医疗事故受害者予以赔偿,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对受害人的赔偿最终还是分摊在所有的患者上,而不是国家出资赔偿。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医疗事故责任险、医疗企业税后利润法定比例提取,社会各界捐资等途径来解决医疗事故赔偿金的问题,只有公正、公平地要求医疗机构承担其应承担的责任,才能不断的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才能确实保护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
有关饭店管理的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投保医疗保险责任已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其最大的好处不仅在于可以很好的解决医疗纠纷,分散医疗风险,有效保障医疗双方的合法效益,而且解除了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而患者在遭遇医疗损害时也能得到公正的补偿,只要我国能够针对现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借鉴外国经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必能惠及人民大众。
一、现行《条例》对医疗损害赔偿的规定
(一)确定了赔偿的原则
《条例》确定了发生医疗事故给受害人以赔偿的原则,其向“有损害即有赔偿”的民法理念迈进了一步。
(二)明确赔偿根据
《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医疗事故的赔偿,因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
1.事故等级;
2.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的责任程度;
3.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三)赔偿项目与标准
《条例》明确规定了十一项赔偿项目和标准,此规定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一次性付清。具体为: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对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计算。
4.陪护费:患者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5.残疾生活补助费: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计算生活费,自残疾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6.残疾用具费: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凭医疗机构证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费用计算。
7.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
8.被扶养人生活费:以死者生前或者残疾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扶养且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为限,按照其户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计算。对不满16周岁的,扶养到16周岁。对年满16周岁但无劳动能力的,扶养20年;但是,60周岁以上,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9.交通费:按照患者实际必需的交通费用计算,凭据支付。
10.住宿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补助标准计算,凭据支付。
11.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用计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赔偿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二、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一)制定专门的《医疗损害赔偿法》
医疗行为虽然属于民事法律的调整范围,但鉴于其本身的特殊性,用民事法律规范调整过于原则和模糊,不利于医患双方权益的保护,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由全国人大制定的专门处理医疗损害赔偿的法律。这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对于患者生命健康权和医疗机构正当行医权的保护。二是协调它与《民法通则》、《国家赔偿法》、《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之间的关系。专门的医疗损害赔偿法应属于民事法学范畴,主要涉及医疗事故鉴定,医疗损害赔偿等一系列的民事法律制度。
(二)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
按照《民法通则》第119条的精神,在发生侵权行为的场合,加害人应当对受害人的损失负全部的赔偿责任。然而,《条例》第50条关于医疗事故所造成的损害的赔偿是有限的,并不是全部的赔偿。
有学者认为,医疗事故赔偿比国家赔偿和一般民事赔偿的标准低,是可以理解的。其理由是:医疗机构对医疗事故受害者予以赔偿,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对受害人的赔偿最终还是分摊在所有的患者上,而不是国家出资赔偿。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医疗事故责任险、医疗企业税后利润法定比例提取,社会各界捐资等途径来解决医疗事故赔偿金的问题,只有公正、公平地要求医疗机构承担其应承担的责任,才能不断的促进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才能确实保护广大患者的合法权益。
有关饭店管理的论文 http://www.qikanba.com/
我要分享到:
最新文章NEWS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方面
-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面纱》翻译的分析
- • 论文写作面临的九大拦路虎
- • 什么是有效论文?
- • 论文修改的内容和范围介绍
- • 稿件内容规范要求
- • 论著是什么?
- • 学术期刊规范化的问题
- • 避免医学论文抄袭的基本要求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