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与戏剧
许祖华
孙淑芳
(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430079)
摘要
鲁迅具有很高的戏剧艺术素养,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这方面的艺术感受和审美经验融入到了自己的小说创作之中。鲁迅小说与戏剧不仅在精神层面有着某种深刻的粘连,而且在艺术层面也有着直接的关系和众多精妙的契合。文章从鲁迅小说人物与戏剧、鲁迅小说语言与戏剧中的装扮色彩、鲁迅小说的结构与戏剧的内外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鲁迅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戏剧性特征。从戏剧这一非小说艺术视角来透视鲁迅小说,不仅可以获知鲁迅小说所呈现出来的戏剧艺术般的审美效果和新的美学特质,也可以使鲁迅小说的主题意蕴得到新的开掘。
关键词
鲁迅小说;戏剧;人物;色彩语码;内外结构展读鲁迅的著述,我们可以发现,鲁迅所从事的戏剧活动相当丰富。这些活动包括观看戏剧演出、翻译介绍外国戏剧、开展戏剧批评、购买戏剧书籍、进行戏剧研究等。从这一方面看,鲁迅与戏剧
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对戏剧的内容和形式从整体上来说也是相当熟悉的。众所周知,鲁迅对待文艺的态度一向主张用“拿来”以致“创新”,就戏剧而言,鲁迅当然不会错过将其“拿来”的方便之机,他不仅在小说中涉及到古今中外的各种戏剧,而且有意或无意地借鉴、吸纳、融合了很多戏剧艺术的审美经验。我们在鲁迅小说的人物、语言、篇章结构等方面都可以发现戏剧的深刻影响,以及戏剧因素融入小说艺术世界后所形成的巨大的思想魅力、审美效果和新的美学特质。
一、鲁迅小说的人物与戏剧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从其与戏剧的联系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看戏者、唱戏者、演戏者和谈戏者。这些人物寄寓了深刻而丰富的意义,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戏和唱词的选择紧扣人物的身份、处境、心理状态,从而使戏剧的原初含义与经现实语境过滤后的含义之间形成巨大的张力,使小说具有了更为丰厚的艺术意味。虽然有时戏剧因素在小说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鲁迅却用自己的智慧,在人物与戏剧的关系中以四两拨千斤的艺术手法,深刻而又生动地塑造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小说的主题,有效地扩大了戏剧与人物的思想意义及艺术价值。
鲁迅小说中的看戏者当首推《社戏》中的“我”。“我”既是叙述者,又是看戏者。“我”不仅观看了京剧表演,也观看了社戏的演出,看京剧时“我”是成人,看社戏时“我”是儿童。成年的看戏者“我”,与其说是看了戏,不如说是看了看戏的观众,与其说是进了戏院,不如说是进了当时社会的一个小环境。看的是什么戏,在“我”并没有留下什么可资回味的印象,唯有那嘈杂混乱的环境以及看戏观众的表现更增加了“我”的坏脾气。所以,作者描写的重心不在戏,所表达的厌恶之情也主要不是针对所看的京戏,而是看戏的环境与看戏的人。看戏的环境是怎样的呢?首先是人多,达到了“为患”的地步,其次是由人多而形成的混乱,而那些看戏的人,不仅自私冷漠、愚陋倨傲,而且极其势利无聊,他们不仅抢座、占座使后到的“我”几乎无立锥之地,而且表现出鲜明而浓烈的“捧名角”的市侩气。鲁迅通过成年的看戏者“我”对北京剧场的环境及看戏者的观察与评议,以京剧戏园中观众之间的你争我夺为切入点,表现了都市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为生存空间而进行的激烈竞争,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没有真诚的同情,没有亲切的感情交流”的弊病,展示了当时处于军阀统治下的北京这个城市中恶劣的社会风气,贬斥了市民生活和心理的庸俗一面,将改造国民性的题旨通过看戏者“我”的感受与评说给予了生动而直接的表现。
本文来自学术期刊吧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最新文章NEWS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方面
-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面纱》翻译的分析
- • 论文写作面临的九大拦路虎
- • 什么是有效论文?
- • 论文修改的内容和范围介绍
- • 稿件内容规范要求
- • 论著是什么?
- • 学术期刊规范化的问题
- • 避免医学论文抄袭的基本要求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