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塑保水剂在干旱区造林中的应用
1保水剂使用量
对于抗旱造林使用的保水剂,其使用量并不是越大越好。使用量应该科学合理,不但要确保很好的保水作用,还需要考虑成本和经济效益。使用量太小,发挥不了蓄水保埔的功放,使用量太大,不仅提高造林费用,并且雨季会导致士壤蓄水过量,以至于造成树根腐蚀。保水剂的单位使用量应该根据苗木类型以及规格、单位面积的种植数量、保水剂类型以及使用方式、立木生境等很多因素。
1.1不同苗木保水荆使用量
1.1.1不同苗木类型保水剂用量。苗木类型相对来说,树叶形状像针(即针叶)的树苗木使用保水剂的用量比较小,双子叶植物类(即阔叶)的树苗木的使用量比较多,经济类森林(即经济林)苗木使用量最多。但对某一特定种类的树种而言,还应该因地制宜。通过多年的试验结果显示:在降雨量为350-400mm的黄土高原半干旱气候区,培植2-3年生针叶的树苗木,使用量为每株20-25g;培植1-2年生阔叶的树苗木,使用量为每株30-4οg;培植1-2年生经济类森林苗木,使用量为每株40-60g。
1.1.2不同苗木规格保水剂用量。在通常情形下,保水剂使用量应该视茵木规格而定,苗木愈矮小而且根系愈少,保水剂的使用量愈小,反之则使用量愈大;结果期的经济类森林,树体愈大,使用量愈多;单产愈高,使用量愈多。
1.2合理的造林密度
对于规格比较接近、树种类一样的苗木,造林密度愈高,单位面积种植的苗木数量就愈多,保水剂的使用量也就愈大;反之,使用量就愈小。
1.3保水剂的类型
通常而言,像淀粉接枝丙烯酸盐聚合交联物这类的保水剂,它的吸水倍率相比而言比较大、吸水速度相比而言比较快,单位面积所需要使用保水剂的量比较小;而对于丙烯歌肢一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这类的保水剂,它的吸水倍率相比而言比较小、吸水速度相比而言比较慢,单位面积所需要使用保水剂的量比较多。然而,淀粉接枝丙烯酸盐聚合交联物这类的保水剂使用期限能够保持1-2年,而丙烯歌肢一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这类的保水剂使用期限能够达到3-4年,同样种类的保水剂,粒度愈小,吸水倍率就愈大、吸水速度就快,单位面积的使用量就愈小;反之,其使用量就愈多。
2保水剂的施用方式
种子造粒或者种子包衣,保水剂的使用量是种子自身重量的10-300倍。采取苗木蘸根方式,通常lkg干粉能够处理苗木的数量是2000棵。将其直接和土壤氓合施用,它的使用量应该根据苗木的类型而定。要是选用直径是15cm、长是40-50侧的棒形网袋,针叶类树苗木需要埋设2个网袋(等同于干保水剂粉末用量20-25g),阔叶类的树苗木需要埋设3-4个网袋,经济类森林苗木需要埋设4-6个网袋。用作大苗移栽造林的时候,每棵树需要干保水剂粉末用量大约60-80g。用作盛果时期的果树的时候,每棵树需要干保水剂用量大约l00-120g。
针对士层较深较厚、保水肥能力好的壤土或者粘土地,保水剂的使用量应该适量减小;而对于土层比较浅、保水肥能力弱的沙地、贫膺地,应该适量增加用量C在干旱或者半干旱气候区,应该适量增加用量;而季节性干旱气候区,可以适量减小用量,通常增加或减小的幅度大约为209毛c如果士壤的含盐量偏多的话,其使用量必须要大,特别是盐碱地。
3应该注意的事项
3.1选用合适的保水剂
按保水剂的主要构成来分,它可以分成淀粉接枝丙烯酸盐聚合交联物以及丙烯献脏一丙烯酸盐共聚变联物两大类型,每一类都有不相同的产品,就算成分完全一样,不相同厂商生产的产品也并不一样,尤其是在保水与吸水功能La所以,在施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当使用用途是为了种子包衣以及造粒的需要,就需要去选择那些符合要求的粉末状保水剂,特别是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交联物类型的保水剂为宜。
3.2合理的确定所需要的使用数量
具体应该使用多少的保水剂,不但需要考虑到实际需要达成的效果,还需要考虑到花费的大小。对于那些吸水性较好的保水剂其施入的数量需要适当的减少,但是对于那些含盐量高的土壤就需要尽量多的施入保水剂,对于蓄水保埔能力较差的土壤同样应该多施。保水剂在干施的时候因为土壤的颗粒之间存在有相互挤压的情况,保水剂的吸水'性能会有所降低,所以需要增加使用的数量。
本文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请勿转载!
最新文章NEWS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方面
-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面纱》翻译的分析
- • 论文写作面临的九大拦路虎
- • 什么是有效论文?
- • 论文修改的内容和范围介绍
- • 稿件内容规范要求
- • 论著是什么?
- • 学术期刊规范化的问题
- • 避免医学论文抄袭的基本要求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 Pedosp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