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天津规划年鉴》框架结构浅谈

    一、《天津规划年鉴》的基本框架结构

    《天津规划年鉴》的框架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附录三个部分。结构分为篇目、栏目、条目三个层次。以篇目为纲,条目是最基本单元。综合情况包括特载、文献·专文、新闻媒体关注天津规划、概况。动态信息包括城乡规划·城市设计、规划管理、法制建设、科技·调研·信息化、党群行政工作、市局派出机构、滨海新区规划工作机构、市郊区县规划局、局属单位、社团组织、交流·合作、综合统计。附录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及相关文件、天津市规划局局属单位和规划编制单位名录、索引。

    年鉴卷首有“图照”,卷尾设“规划之窗”。图照包括天津市市域地图、天津市中心城区地图、天津滨海新区地图,部、市、局级领导有关规划工作照片,全市城乡规划重要事件、重点工作及城乡规划建设成效等照片。规划之窗是为全市规划系统各单位提供扩大影响、强化宣传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可以图文并茂地宣传各单位的综合实力、服务水平,展示各项成果和工作业绩。

    二、《天津规划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

    从规划年鉴编纂的实践中我们体会到,遵循一定原则设计年鉴框架是年鉴工作的重中之重。规划年鉴的功能定位、结构特色和范围重点等,都需要遵循框架设计原则来体现。规划年鉴框架设计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规划年鉴是专业年鉴,专业年鉴相对于综合年鉴而言,其反映的范围是有限的,但反映对象是独特的、专指的,在这个主题范围之内,又是全方位的。规划年鉴框架设计坚持全局观念,围绕全市城市规划,多视角突出反映其各类成果、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同时,全方位地记录本行业各个单位的工作全貌。努力实现大事不漏,特事不漏,读者感兴趣、想了解的事不漏。

    (二)稳定性原则。年鉴是连续出版的资料性文献,相对稳定的框架结构形成对年鉴编纂的宏观控制,是年鉴质量的保证。规划年鉴内容逐年更新,但基本框架结构相对稳定。资料、信息连续记载,起到积累、总结、分析作用,既可以保持年鉴自身特色、风格和连续性,又可以掌握事物发展变化趋势,看到发展轨迹。

    (三)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年鉴的生命力,是年鉴存在的价值。规划年鉴立足“存史资政、服务社会”,框架设计充分考虑存史价值和满足本行业与社会广大读者的需要。年鉴中可以查到法律法规、各类成果、管理体制、队伍建设、统计数据、大事要事、重要文件、图纸、照片,以及有关单位工作职能、服务范围、联系方式等,几乎专业中的各类问题都可以在年鉴中找到答案和线索。

    三、规划年鉴框架设计与规划志的衔接

    2007年,根据市政府第二轮修志工作规划,市规划局开始《天津通志·规划志》编修工作。随着编纂工作的展开,资料缺失、不规范和重要成果要素不全等问题凸显,造成困难重重。由此联想到,编辑出版规划年鉴,按年度全面记述全市规划系统工作,可以有效防止资料散失。2009年,市规划局局长办公会决定,启动《天津规划年鉴》编纂工作。

    规划年鉴信息资料的密集量和覆盖面,完全可以为规划志书积累基础资料。关键在于首先要找到突破口和衔接点,而最基本的衔接点就是框架结构的确定和资料选取的统筹。年鉴与志书虽有不少共同点,但两者毕竟是不同性质和类型的资料性文献,各有不同的编纂体例与方法。要想成功地实现合作与互补,首先在框架设置上应求得大致对应。就规划志鉴框架结构而言,都是以类系文,反映在志书中为篇、章、节、目若干层次,层层相辖;反映在年鉴上是篇目、栏目、条目若干目次,目目相连。志鉴框架结构相似,资料相通,对于志书资料的积累、归并和存储,不断趋向条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意义十分重大。

    规划年鉴框架设计坚持全面性、稳定性、实用性原则,充分考虑年鉴和志书在结构上有机衔接。规划年鉴框架的全面性,为志书的“横不缺项”奠定了基础,确保志书门类齐全。规划年鉴框架的稳定性,为志书的“纵不断线”起到资料长编的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取舍与提炼的空间。规划年鉴框架的实用性,为志书积累了大量的质量高、价值大、有特色的史料,能够保证真实、客观、系统地记录历史。

    本文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