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提高的成因及对策
一、困扰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提高的成因分析困扰商业银行效益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甄有历史包袱原因,也有现实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的影响 究其影响效益提高的主要方面,有以下几点。
1、企业效益不高是造成银行效益差的直接原因
企、 经营状况不住.效益不高给银行效益的提高造成直接的影响。 一家商业银行为例 到1996年1月底,由于企业效益不好,造成欠息就达12888万元 其中195万元,表外6693万元.帐外约5000万元 在所又息的企业中.少则几十万元,多则达到几百万元。仅某个机械企业欠息就达1900万元。类似上述企业的情况在该区普遍存在,不仅已经成为社会现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发展和生存,同样也荑系列银行对企业的再支持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2、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是形成经营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高质量的信贷资产.必然产生高质量的效益。反之,无论是银行效益.还是企业和社会效益都无法达到最佳水平。同样以上述这家商业银行为例,截止月末,投放绪企业的贷款已经达到138269万元,占该区整个贷款的22%而已经形成呆滞、呆帐贷款就有14532万元,逾期贷款2814O万元+只有71.3%的贷款属于基本正常。由此可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是效益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3、管理不科学,经营粗放是影响效益水平一个不可忽规的因素髓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探索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体制和手段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其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管理意识不强,薄弱环节增多;经营与管理脱节,目标与措施不配套;管理行为表面化,现代的、科学的新型管理机制明显滞后;基础工作放松,引发问题的因素增多等+所有这些一都表现为管理模式传统化,管理手段简单化.与之商业银行的现代化管理要求差距甚远从经营方式匕讲.粗放经营仍表现突出,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在束缚着管理与经营的手一、困扰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提高的成因分析困扰商业银行效益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甄有历史包袱原因,也有现实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在的影响 究其影响效益提高的主要方面,有以下几点。
1、企业效益不高是造成银行效益差的直接原因企、 经营状况不住.效益不高给银行效益的提高造成直接的影响。 一家商业银行为例 到{996年0月底,由于企业效益不好,造成欠息就达12888万元 其中袁内]195万元,表外6693万元.帐外约5000万元 在所又息的企业中。少则几十万元,多则达到几百万元。仅某个机械企业欠息就达1900万元。类似上述企业的情况在该区普遍存在,不仅已经成为社会现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发展和生存,同样也荑系列银行对企业的再支持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2、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是形成经营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高质量的信贷资产.必然产生高质量的效益。反之,无论是银行效益.还是企业和社会效益都无法达到最佳水平。同样以上述这家商业银行为例,截止月末,投放绪企业的贷款已经达到1 38269万元,占该区整个贷款的22 而已经形成呆滞、呆帐贷款就有14532万元,逾期贷款281 4O万元+只有71.3 的贷款属于基本正常。由此可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是效益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
3、管理不科学,经营粗放是影响效益水平一个不可忽规的因素髓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探索管理科学化、现代化体制和手段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其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管理意识不强,薄弱环节增多;经营与管理脱节,目标与措施不配套;管理行为表面化,现代的、科学的新型管理机制明显滞后;基础工作放松,引发问题的因素增多等+所有这些一都表现为管理模式传统化,管理手段简单化.与之商业银行的现代化管理要求差距甚远从经营方式匕讲.粗放经营仍表现突出,过去那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仍在束缚着管理与经营的手无从来源 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责、权、利相结合的现代企业制度,拓宽企业的生存空问。通过加快金融体制、投资体制和财税体制改革的步伐,全面转换政府职能,推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达到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提高信贷资产运行质量。
一是确保信贷增量的良性循环 银行对新投放的信贷资金,包括收回再贷的贷款,一定要确保投向效益好、信誉好 风险小、还贷有保证的企业;使新增的贷款产生最佳效益
二是要逐步盘活信贷存量 对已经形成的呆滞、皋帐和逾期贷款,银行要制定盘活计划,根据每一个企业的经营和信誉情况,分清形成“两呆 和逾期贷教的原因,据此采取不同的清收对策和措施。在盘活存量上,要充分运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逐步进行收回 要克服消极畏难情绪,对那种办法已经想尽,力量已经用尽,措施已经使尽的悲观论调彻底加 解决。 对信贷资产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帮助企业出主意、当参谋,增强企业的还贷意识,确保这部分贷款显露效益。
三是要把政府行为降到最低限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加之《人民银行法》 《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了,政府行为已大为减少。但政府行为在信贷管理中的影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企业有困难生产、流通资金稍有紧张就习惯地利用政府行为向银行施加压力的做法尚未从根本上消除,有少数地方甚至有蔓延的趋势。为了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增加效益致府对银行要多帮助,少埋怨多支持,少干预,要千方百计重视,支持银行扭亏增盈,提高经营效益。四是要积极分散风险。一方面要肪止企业利用建制转轨之机,有意悬空和跳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另一方银行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分散信贷风险,通过发展直接融资;降j氐信用放款扩大票据贴现和有效抵押担保贷款 建立金融资产保险 开办人股信贷和利用法律手段解决信贷风险集中的问题,使信贷资产质量不断走向良性化,
3、大力调整负债结构,积极开拓新型业务,寻找新的效益增长点。负债结构不合理成本过高,利息和费用支出过大影响了效益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在大力调整负债结构,降j氐负债成奉上做文章。一是要破好题。且前商业银行的存款中,定期存款约占80%以上,储蓄存款又约占三分之二。加之商业银行之问的不规范竞争实际上加剧了负债成本的竞争,消耗了内部的效益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之间首先要靓范竞争,以疆务和信誉参与竞争.在此前提下,要努力增加对公存款和活期存款比重努力实现负债结构合理化 二是要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加新的效益增长点。诸如代收、代付、代保管、代发工资、代理各种保险发展牡丹卡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等,这些都是聚资和生财的重要渠道。
4、强化收息工作责任制,加大收息工作力度利息收^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抓住了这个重要环节,就抓住了效益的“牛鼻子 。因此,必须大力强化收息工作责任制和收息手段具体做到一个量化”,“两个细化”、“三个强化 和。两个重点突破”。“一个量化”是,量化收息指标 根据利润计划,采取“倒逼 的方式确定收息任务。“两个细化是,细化任务分解,细化考核办法。收息指标一经量化,就要及时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落实到每一个信贷企业并与每一个信贷企业签订逐月收息协议,使收息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三个强化”是,强化收息手段,强化收息指标的刚性强化收息奖惩办法。在收息手段上要充分运用银行信贷政策和利率杠杆加以清收,不能手软,同时要依靠地方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必要时借助法律手段进行清收 对收息指标一经确定,不可作人为的改动,必须当作硬性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 “两个重点突破 是,对旧欠企业的贷教利息要重点突破,对影响和左右效益全局的欠息大户重点突破。从而使收息工作走上正常化、健康化的轨道。
5、加强财务管理向增收节支要效益实践证明财务管理好坏,成本控制如何,增长节支工作抓得是否得力,对提高经营效益关系很大。
在财务管理方面,一是要真正体现和发挥以地、市行为基本经营核算单位的职能,正确和有效地对基层行、处实施财务管理、财务监控,并进行科学的财务核算。二是要完善财务管理体制,地、市行的会计部门应成为全行经营预测、效益核算、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的中心,搞好规划、分解和考核。对固定资产购、建和大额费用开支要坚持统一管理,集体研究、审批,堵绝不必要的花太钱和乱花钱行为,三是要大力倡导勤俭持 家 的优良传统。要学会当家理家,精打细算,量人为出.四是要加强分析、预测工作,要围绕效益且标的实现接月进行费用成本、财务收支和利润计划的分析与预测,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当好参谋。
6、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适应商业银行需要的管理人才商业银行的兴衰,关键在于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商业银行的优秀管理人才 一是要把那些勇于进取,敢于创新、善于开拓新业务、思想活跃、思维敏捷的人选配到管理岗位。二是要注重选拔有科学头脑的人才,随着商业银行经营和操作手段的不断现代化,亟待培养一批有科技知识、有科学的经营头脑适应现代发展趋势,敢于在“潮头”上迈开脚步的人才。在人才的选拔、使用上切忌凭近、疏论英雄凭仲手、拉关系给官位 凭资历捕平衡,那样做不仅埋没真正的人才,而且必然要误大事。
本文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NEWS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在大数据时代的服务
- •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整理和数字化方面
- •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面纱》翻译的分析
- • 论文写作面临的九大拦路虎
- • 什么是有效论文?
- • 论文修改的内容和范围介绍
- • 稿件内容规范要求
- • 论著是什么?
- • 学术期刊规范化的问题
- • 避免医学论文抄袭的基本要求
推荐期刊Tui Jian
-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Pedosphere
-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