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专业指导 > 综合论文写作指导

张家界旅游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一、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至2011年8月止,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人册达17大类730多项。其中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项,省级10项,市级34项,区县级200多项,省级传承人4人,市级传承人36人。

  1.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依据国务院和文化部的分类标准,张家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6类:传统音乐(民间音乐)、传统舞蹈(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杂技与竞技)、传统技艺(传统手工技艺)和民俗等。表中部分国家级遗产是由其它地方申遗而张家界赋存的。

  2.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1)民族特色鲜明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种类繁多,以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集中展示了张家界土家、白、苗等少数民族独特生活习俗和民族精神风貌,彰显了民族传统、人文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2)旅游功能丰富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土家、白、苗等民族古雅淳朴、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民族天性,富有强烈的民族生活气息,充满了欢快、娱乐、休闲、时尚的元素,旅游功能十分丰富,如土家族梯玛神歌、土家族摆手歌具有很强的表演性、教育性;土家歌、桑植民歌、白族山歌形式活泼,自由欢快,休闲娱乐性强,可参与和体验。

  (3)分布相对集中张家界少数民族众多,而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来源于这些少数民族,其中又以土家族、白族为主,主要分布在桑植地区,相对集中。

  二、张家界旅游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影响

  1.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1982年,张家界森林公园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5年,张家界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2004年被评为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列入国家首批5A级景区。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兴起,张家界政府及旅游部门开始注重挖掘民族文化特色资源,建立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领导小组,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和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搜集整理工作,先后出版了《张家界土家族 》《从远古走来的张家界》《桑植民歌大鲁 等系列丛书,2006年桑植民歌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省、市、区四级名录体系已初步建立。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得以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主要包括审美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考价值、教育价值、经济价值。张家界梯玛神歌、茅古斯舞、土家哭嫁、土家摆手舞、张家界鬼谷神歌等都不同程度地通过旅游项目得以开发利用。

  3.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通过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传播。

  2010年,张家界旅游接待人次达到了2 045万人次, 通过游客的参与,张家界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得以传播,提高了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2010年,经文化部和国家旅游局组织专家评审及社会公示,评出35家“国家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旅游演出类”第一批名录,张家界市饫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张家界·魅力湘西》两台节目名列其中。

  4.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转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经过市场运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市场经济机制相结合,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的经济属性,成为适应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文化产品。张家界致力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音乐剧《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张家界·魅力湘西》《武陵之魂·梯玛神歌》等一批文化产品,已经成为系列精品文化品牌。使得桑植民歌、土家哭嫁、茅古斯舞、土家打溜子、土家山歌、张家界鬼谷神功,梯玛神歌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向产业化转型。三、张家界旅游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消极影响1.原真性的退化原真性是衡量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标尺,也是保护文化遗产的根本依据。而张家界旅游发展中一些行为使得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退化。

  其一是片面开发。旅游开发商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开发过程中只注重形式,并没有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精神。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有的甚至扭曲了价值内涵。例如张家界哈里路亚大剧院的《烟雨张家界》中讲述的一个苗寨里的爱情故事,里面却加入了打溜子,而打溜子是土家人非常喜爱的一种民族传统打击乐。土家人结婚、岁时节令等喜庆时演奏的器乐合奏,是土家族特有的文艺形式。这是对打溜子的错误编排。

  其二是过度开发。表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过度的旅游开发和机械复制。在张家界魅力湘西剧场、张家界大剧场等,本来只是在土家苗寨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举行的神圣的梯玛祭祀、还傩愿、八部大王祭等宗教巫术活动在这些旅游景点可以常见,土家族的挖土锣鼓、薅草锣鼓只有在土家山寨春耕时节的田问地头特定的“文化空间”才有,但如今可以在旅游景点甚至舞台上随处可见。

  2.原生环境的破坏张家界旅游开发前,生活相对封闭,比较完整地保留了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外来旅游者大量涌入,不同的民族及其文化、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生活习俗的引入,使张家界少数民族的文化和风情逐渐被冲淡、同化甚至消亡。例如许多村民都漠视传统风格,以前住的大都是吊脚楼,现在都已被砖混结构和钢筋水泥结构的平房或楼房所代替。传统的民族服饰、祖传的民族图案和手工艺品被现代装饰图案和现代日用品所取代。

  3.对传承人的冲击张家界旅游发展过程中,传统手工技艺类机械化和假冒伪劣商品的显现,严重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商家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取利益,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机械化生产,严重影响手工技艺传承人的积极性。还有假冒伪劣现象,一些外地的假冒、粗糙的旅游商品进人张家界旅游市场,直接影响到当地传统手工技艺类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受到很大冲击。

  四、张家界旅游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良性互动的对策

  1.开展资源普查,加强数字化建设开展资源普查,摸清家底是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前提条件。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调查、清理、整理、归档。充分利用文字、录音、录像、图片等多种形式对其进行保存,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建立张家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加大宣传力度,开辟相应的论坛。数字化建设有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宣传和有效利用。

  2.发挥政府职能,完善法律法规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督促加快法制建设,出台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于不恰当的旅游开发行为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行为,依法加以限制和制止。应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规建设,使之保护与开发工作有法可依。

  3.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打造精品旅游文化品牌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产业化并被现代社会接受才有生命力。张家界目前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走产业化道路,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时,首先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引导和规划,适应市场需求,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第二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造品牌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请专利,将有利于该项目的市场化开发,并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建立传承保护机制,积极培养传承人“活态”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显着特征,尤其表现在对传承人的保护上,因此,我们不能轻视人的因素。优秀的工匠、歌师、戏师等人物承载着一个民族最优秀、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可以说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传承和创新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传承保护机制,积极培养传承人。减少张家界旅游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消极影响。

  本文由学术期刊吧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要分享到: